王健  >>  正文
汉字仍是了解越南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王健
2014年11月03日

在越南大街小巷路过的时候,笔者发现每条街道上都会有保存完好、甚至修缮一新的数家庙宇寺庙或祠堂,而这些庙宇寺庙或祠堂的牌匾、对联以及记载历史所用的石碑几乎都是用汉字构成的。

当今,越南官方、民间所用的文字已经完全拉丁化,在越南语词汇中虽然仍保留着大约70%的汉越音字词,但由于已经没有了汉字象形的外表,现代越南人,特别是年轻人,如果不懂汉语,已经很难追寻到用拉丁字母拼写的越南拼音文字相对应的汉字的确切含义,更难洞察到汉字映射出的厚重深远的历史背景。

汉字仍是了解越南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位于越南河内市嘉林县富市乡富瑞村的大杨崇福寺正门。因大门平时不开放,门前临时停放着临街的蔬果集市的小贩的一辆摩托车。大门两侧是用汉字书写的牌匾对联。中国日报记者  王健

 

为了弄清楚这些庙宇寺庙或祠堂中保存完好的汉字载体对现代越南人,特别是年轻人,包括来越南旅游的游客了解越南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所发挥的作用和意义,笔者2014年10月31日来到位于河内市嘉林县富市乡富瑞村的大杨崇福寺(Đại Dương Sùng Phúc Tự),走访了这里的主持和释女以及俗家佛子(信奉佛教的人)。通过实地访谈,笔者了解到,汉字仍是越南百姓以及国外游客了解越南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汉字仍是了解越南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大杨寺侧门前的碑亭,石碑和亭子上文字都是汉字。中国日报记者  王健

 

大杨崇福寺又称大杨寺,是属于越南古代京北地区土垒庄的古寺庙。

走近寺庙,第一个接待笔者的是尼姑,释女慧慈。应笔者请求,释女慧慈向笔者提供了介绍寺庙历史的越南语版本的材料。材料称,据越南史学院流传的材料,该寺庙始建于佛教进入越南的初期。该寺庙所处的富市是古代雄王时期越人早期居住的古村落,位于升龙至垒楼(Luy Lâu)的主干道路上,距离垒楼9公里,是汉属时期越南国家的中心,也是公元一世纪越南的大的佛教中心。富市是数千年来越南百姓文化活动之地,也成为18世纪以来越南百姓咨询风水和考学登科事宜的所在地。

汉字仍是了解越南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端庄秀美肃穆的大杨寺侧院中走廊的拱形大门上也是汉字。中国日报记者  王健

 

笔者注意到,寺庙建筑呈丁字型布局,有7间殿堂,3间后宫,两排走廊,每排走廊由7间房屋组成,走廊前端与殿堂相连。

据寺中遗迹区的石碑记载,由于寺庙风景秀美灵应、众多著名高僧来此住持说法,古代宫嫔、王妃、达官显贵常来此寺庙供奉功德。

汉字仍是了解越南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大杨寺钟亭前槟榔树和菩提树掩映下的汉白玉佛像前摆放着印有“佛”字的功德箱。中国日报记者  王健

 

据大杨寺尼姑释女慧慈提供的材料称,在1945年8月革命之前,以及在抗法、抗美期间,大杨寺遗迹区是越南革命干部的汇聚之地。其中两位革命老干部高辉平、阮春健在日本代替法国政府占领越南期间(1945年),曾在寺内约800年树龄的大榕树下进行过“富市爱国青年团”组建仪式。在1945年前这里还开办了平民识字扫盲学习班。抗美战争期间,大杨寺遗迹区曾是越南很多部队的隐藏地,也是嘉林综合医院的疏散地。据称,越南开国功臣、时任越南祖国阵线主席、总工会主席、越南最高人民检察院院长的黄国越同志曾多次来大杨寺探访,第一次是代表越南党和政府探访并慰问在美国向河内嘉林火车厂投掷炸弹时受伤并被综合医院疏散到寺庙进行救护调养的受害者。

汉字仍是了解越南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大杨寺院中在一棵约800年树龄的大榕树下一名蓄发修行的佛子正在清扫落叶。中国日报记者  王健

 

据大杨寺历史资料记载,正因为富市遗迹区具有重大的历史和艺术价值,越南文化部1989年承认该寺庙为国家级文化历史遗迹区。2005年越南政府投资50多亿越南盾(1元人民币约等于3340越南盾)对该寺庙遗迹区进行了重修。当时,周边百姓也非常兴奋,纷纷捐款捐物,为寺庙重修尽心尽力。

据寺中尼姑释女慧慈介绍,“现在,大杨寺已经成为越南的名胜古迹,往来客人无不爱怜忘返”。

汉字仍是了解越南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在十八罗汉走廊下,寺中削发尼姑释女慧慈女士正在指导两位佛子摆放供奉用的鲜花和水果。中国日报记者  王健

 

释女慧慈说,她的老家在越南南定省,距离河内市100多公里。看到释女慈慧身着淡蓝色服装,笔者好奇地询问越南佛教的分支以及着装区别,释女慧慈说,“越南主要是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北方主要是大乘佛教。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着装区别已经不大,基本以酱紫色和浅蓝色为主”。

释女慧慈说,由于越南佛教徒信仰的是大乘(Mahayana)佛教,不要求教徒参加特定的宗教仪式,也没有像天主教那样具有严格等级的教会体系,因此,很难认定一个越南人是否为佛教徒。但有研究认为,目前,越南90%以上的人口都参加各种形式的宗教活动,持有某种宗教信仰,主要是佛教信仰。

汉字仍是了解越南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奉祖堂前一名身着酱紫色服装的佛子正走向位于另一个院落的大杨崇福寺正堂。中国日报记者  王健

 

汉字仍是了解越南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身着不同服装的佛子正在唱诵佛经。佛堂横匾和立柱上悬挂的对联均用汉字书写。中国日报记者  王健

 

当被问及出家原因,释女慧慈说,“由于从小就经常到寺庙玩耍,所以对寺庙生活有着特殊的感情。我也是大学毕业生,曾在河内工业大学学习数学财会专业。在上大三的时候就开始进入寺庙从事佛事活动,上大四的时候,就已经进入寺庙蓄发修行,白天在学校上学,晚上就在寺庙学习经书,进行修行。通过努力,我最终拿到了大学文凭。从大学毕业到现在,我已经在寺庙修行了3年”。

释女慧慈介绍说,“寺庙中的佛经原来都是用汉字印刷的,因现在的佛子大多都不认识汉字,所以佛经目前都用越南的拉丁拼音文字印刷”。

当笔者指着寺中的牌匾上的汉字请慧慈解释时,释女慧慈面露羞涩地说,“我的专业不是汉语,所以目前我认识的汉字还不多。但我将来会好好学习汉字,以此研究佛经原本,提高自己的学识修养”。记者开玩笑说,争取早日当上本寺主持,释女慧慈笑着说,“河内的寺庙很多,大概有600多座呢。争取到别的寺庙当主持吧”。

释女慧慈说,“越南也有佛学院,在河内的朔山县就有一家佛学院,院内还有博士呢”。

释女慧慈接着说,“我必须要学好汉字,因为大约于2世纪开始佛教从中国传入越南,现在很多懂佛经的人将汉字佛经翻译成越南现代拉丁文,并经过有关部门批准才能印成拉丁文越语佛经。但如果我不懂汉字,就很难读懂佛经原本,也就很难弄懂佛教的真正含义,从而很难使自己提升。”

汉字仍是了解越南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一名佛子正在李太后依兰德殿中祷念祈福。李太后排位之上方横匾:母仪天下。中国日报记者  王健

 

汉字仍是了解越南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图中是在大杨寺主持的办公修行室,横匾和对联均用汉字书写。中国日报记者  王健

 

汉字仍是了解越南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在大杨寺主持的办公修行室的墙面上悬挂着金色大字“心”。佛子阿恒说,“师傅之所以将汉字的‘心’挂在自己的办公室,其寓意非常高深”。中国日报记者  王健

汉字仍是了解越南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大杨寺尼姑释慧慈正在和一名在寺中修行的蓄发佛子核对寺中用于日常佛事的财物清单。办公室中配备座机电话、电脑,尼姑、和尚均有手机。中国日报记者  王健

 

清晨,释女慧慈说本寺主持释清芳师傅邀请笔者在本寺与主持一起吃午饭。临近中午,由于释清芳师傅在永福省三岛山云山寺讲授佛法,正在返回寺庙途中,不能在中午赶回来,遂委派本寺副主持释明海师傅相陪。据释女慧慈说,寺庙的主持和副主持的中文水平都很高,能看懂中文佛经和碑文匾牌。

汉字仍是了解越南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大杨寺中的佛子正在厨房准备素什锦斋饭。中国日报记者  王健

 

释明海师傅看上去很年轻,据说已经在寺庙修行18年了。经释女慧慈引荐,笔者便与释明海师傅聊了起来。得知笔者是中国日报的记者,释明海师傅半开玩笑地说,“是不是来寺庙搜集情报的?”

在释明海师傅要求下,笔者随即出示了记者证并说,“我搜集的不是情报,主要是想请教一下在越南寺庙中汉字在现代越南人以及来越南的游客了解越南传统文化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

释明海师傅说,“由于汉字博大精深,以及翻译者学识的局限性,10个人翻译一部汉字佛经,会出现10个不同的越南拉丁文版本。就拿寺庙中的汉字牌匾对联来说,游客看到汉字,就有历史的沉淀感,不同的研究人员看到汉字,也会得出各自的理解,如果将这些汉字换成了现代拉丁文越南字,就会失去象形汉字所承载的原本的深刻历史含义”。

释明海师傅最后坦言:“汉字的确仍是越南人乃至来越的游客,甚至专家学者了解越南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汉字仍是了解越南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大杨寺副主持释明海,午饭前正在与周边百姓通过电话联系佛事。中国日报记者  王健

 

在品尝寺庙斋饭期间,笔者发现,不时有周边的佛子打电话或干脆前来食堂邀请释明海师傅参加一些佛事活动。交谈中,笔者了解到,越南人对寺庙的师傅非常尊重,农村的婚丧嫁娶等大情小事都要邀请寺中师傅前去参加布道或庆贺,就连城市中某家公司开业,也要邀请主持或副主持等前去,以此来讨个吉利。

本来打算吃过午饭后一直等到主持释清芳师傅回到寺庙之后就一些感兴趣的话题请教释清芳师傅,但笔者见天色已晚,再加上担心释清芳师傅路途劳累,便起身向释明海师傅以及释女慧慈告辞。释明海师傅热情地将笔者送到寺庙大门,脸上洋溢着友善的微笑。

汉字仍是了解越南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大杨寺副主持释明海与中国日报记者临别前合影存念。图片由中国日报记者王健提供

 

晚上回到家里,笔者就接到寺庙主持释清芳师傅托人转来的电话问候,并相约改日相聚。

【责任编辑:管理员】
中国日报江西记者站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