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德凯  >>  正文
廖德凯:让快乐学习替代校园成功压力
廖德凯
2016年02月18日

进入新年,不少关于学生自杀的校园新闻跃入眼帘,令人伤感痛惜:合肥师范学院一名大四女生因考试不理想,从20楼跃下;陕西省澄城县一高一女生因学习压力服敌敌畏自杀,后经抢救脱离危险;济南天桥区一初二女生因作业问题跳楼自杀;杭州主城区一小学四年级男生因作业未完成跳楼;郑州一小学五年级学生因作业未完成被批闹跳楼……许多事件目前虽仍在调查之中,但根据遗书及初步情况了解,多是与学业有关。


地域不分南北、性别不分男女、层次不分高低、校园不分内外、诱因不分你我,仅仅一周时间,发生这么多起学生自杀事件,虽有网络聚集效应因素,但也足可引起教育机构及社会、家庭的共同警醒。在笔者看来,众多悲剧的产生,固然有着其个体的特殊因素,但却不能回避长期以来,我们从家庭、社会、学校到学生个人,都过多地关注了教育的“成功结果”而忽略了教育的“成长过程”——这样一个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的存在。


美国著名教育家、哥伦比亚特区大学副校长、教务长肯·贝恩,被誉为美国最好的大学教师之一,他在国际畅销书《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生》一书里,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我们都有一个“贪图享乐的大脑”,如何将学习变成快乐的事情,决定着学生的成长。而要让学生轻松获取快乐学习的喜悦,其秘密“就在于享受过程,而不仅仅追求结果。”


是的,享受成长的过程,而不是追求成功的结果,这不仅仅是学生所应当具备的心理素质,更是社会、家庭、教育机构所应当秉承的教育理念。学生享受成长过程的前提,正是社会、家庭、教育机构要真正着眼于学生的成长过程,着眼于学生在不同阶段所能够承担的身心负担和心理状况,从而为学生设计出更加快乐、自觉、主动的学习环境,而不是把学生的每一步都打上深深的成功烙印。也就是说,在孩子们的成长阶段,社会各界和校园内外都应该多一点“成长学”,少一些“成功学”。


而在目前,从幼儿园开始,一直到进入社会之前,我们在学生身上还是关注成功多了一些,没有专注于学生的成长,许多时候,往往将学生在某一方面的“成功”或者“进步”视为成长。何时见得?学校里根据学习成绩进行的分班,意味着进入“优班”是一种成功;升学考试,意味着进入“好学校”是一种成功(哪怕是交了“自愿赞助费”);爱好兴趣培养学习,喜不喜欢并不重要,关键是看是否成功地考到了N级证书;当一个“乖学生”还不够,当上了“干部”才是一种成功……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密密麻麻布满“成功的阶梯”,用无数的“成功”来验证是否成长,而学生的心理状况、身心负担则少有关心。


在这样一步步的“成功验证”中,成长的质量由“成功的数量”来评判,学生的自我意识受到极大限制。自然,在成长的过程中,只会感受到学业之中无处不在的压力,学习又哪里会有快乐可言?也无怪乎青年作家吕洪亮在中篇小说《五月六月》中留下“天下诸业,求学最苦”的感慨了!因为,在来自家庭、社会、校园、同学间的成功压力面前,各种各样的成功就是学习的目的,而其中的高分自然更是理所当然的成功标志。


肯·贝恩在他的书里,描述一位高中生的话:“我的唯一目标就是高分。如果得不到,我就十分自责。”这其实正是来自家庭、社会、教育机构各方面关于成功的明示和暗示所形成的心理定式。没有得到高分,或者没有完成相应的“成功测试”,学生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心理恐慌和自责,当心智并不成熟的学生们,自己的成长一直伴随着“成功”压力时,在一定的时间,部分学生心理上产生过于沉重的负担,个体悲剧自然难免。


成功本来只是外在形式,一种单向的评价方式;而成长包涵着由内而外的诸多变化,最根本的在于身心健康。对于教育来说,健全的人格、健康的身体是评价学生成长的最重要“指标”,开设的课程及其学业成绩,只是为实现这一最重要指标所采取的手段和工具。让学生的学习快乐起来,其实是让学生的成长快乐起来。我想,这应当成为家庭、社会和教育机构的共识。


在《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生》一书序里,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教授说:“千万不要忘记,学生的成长才是一所大学声誉的最重要、最长远的根源。”社会各界自然应当专注于学生的成长,而不是学生的成功;而让学生明白学习只是成长的过程,而不是在不断的测验中看到自己是成功还是失败,也同样重要。愿通过相关措施,让学生健康成长,而不要迷失于“成功阶梯”之中,从而让孩子们快乐多一点,我们身边的校园悲剧少一点。

【责任编辑:管理员】
专栏作者,知名时事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