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墙  >>  正文
围墙:盛唐名诗人王昌龄之死疑云
围墙
2016年09月23日

一 盛世乱局名诗人

公元756年,是唐天宝十五年,也是安史之乱影响最重的一年,唐玄宗李隆基为自己爱江山更爱儿媳的狗血不伦恋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尽管此时国难思良将,品学兼优的武状元郭子仪同学开始以卓越的军事才能演绎传奇、平步青云、成就伟业,但是帝国最辉煌的一页就此翻过去了!兵荒马乱中,手握实权的各地实力派极其一致地不要脸地采取了骑墙观望、待价而沽的态度!天下兴亡,关我屁事?!它姓李又如何?不姓李又如何?只要手中有粮,兵强马壮,保我世代富贵即可!百姓?那不过是一群待宰待杀的绵羊罢了!总公司董事长换谁当都是一样的--只要分公司还是由我来签单就够了!

格局太小的人,难免行为乖张。

这一天,濠州刺史闾丘晓杀了一个人。那年头,狂妄自大的地方大员杀个人就像摁死一只蚂蚁没啥大不了的。但是不讲政治、放松学习的闾丘晓同志,此举破坏了唐朝精神文明建设的大好局面,造成了无法估量的重大损失。因为被杀的不是打酱油的普通闲人。第二天,唐朝路边社、诗协论坛、文坛大V博客、宗室微信朋友圈,都在疯狂推送同一条消息:"伟大的军旅诗人、边塞艺术家、妇女之友、励志成功典型、唐朝好干部--王昌龄同志遇害!"

出生于盛唐的王昌龄是有唐一代最著名的边塞诗人。

《出塞》是他的代表作: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前面这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尚在感慨嗟叹,后面那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立刻缅怀英杰,豪气顿生,自信自负跃然纸上。

"秦"、"汉"二字以千年之前、万里以外下笔,马上使读者将眼前月下的边关同秦汉以来的历史风情自然联系起来,"万里长征人未还"则是世世代代以来人们戍边守关的凄凉离合写照。

"龙城飞将"指的是汉朝名将李广。李广是特殊时期的骁勇战神,"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讲述的是李广的神勇。当年南侵的匈奴十分惧怕李广,可以说是望风而逃。不过恐怕王昌龄在这里使用李广这个典故,不仅是在追忆李广的传奇战绩,也是在感叹自身的仕途不顺--因为还有一句话叫做"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更多的是带有一线战斗英模的悲情色彩,所以后面的"不教胡马度阴山"就极其自然地将悲怆追忆与缅怀辉煌推向了最高潮。自信、骄傲、崇高、叹惜等情绪瑰丽地结合在一起,使得这首边塞诗作成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多少自命不凡心比天高的七绝高手都心服口服地承认这一点!

擅长七言绝句的王昌龄因此被后人称为七绝圣手!

尤为难得的是王昌龄不仅擅长抒怀边塞豪情,而且也可以将深闺怨妇和天真少女的哀思细腻描写得入木三分、意境超群!

比如《闺怨》就写得棒极了: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这句先是写少妇兴致勃勃,梳妆打扮上楼观景,不过这里已经埋下伏笔,诗里在字面上已出现"愁"字,即是以"不知愁"反喻"就是愁",而"凝"字既可形容"妆容浓"亦可指"心情重"。何况春日风光无限好,上楼观赏的不是出双入对,而是形单影只,本身已暗示离别之苦。

后面"忽见陌头杨柳色",触景生情,杨柳是古人离别时的赠物,看见杨柳眼前亦浮现当时与爱人依依惜别的不舍场景,本来抒怀至此中规中矩,但是最后"悔教夫婿觅封侯"却是点睛之笔,大部分人解读此句普遍都认为此处将少妇"悔不当初"的心理表达得淋漓尽致。但是我觉得这样看比较肤浅,只看到表层意思,没看到更深层内容!因为诗里"悔"的内容是"教夫婿"如何如何……,此处先强调伴侣情深,夫君还是听妻子话的!而且夫君不仅听得进劝,而且觅得封侯、取得功名。有唐一代,"功名只向马上取"!从军远征、立功边塞是男人封侯拜相、博取功名的一条重要途径,这难道不是在赤裸裸的炫耀夫君功成名就吗?!尤其是在炫耀自己相(教)夫有道的功劳!

你看许多锦衣玉食人生赢家的妇人,动不动挎着LV抱着哈巴狗翻着白眼,向闺蜜向亲朋向同学看似埋怨半是炫耀:"我家那口子经常忙得不着家,成天会议、谈判、并购、考察……不知怎么会有这么多破事?!真希望他事业小一点多顾顾家里!"所以,诗文在这里不仅有哀怨有后悔有忧伤,但更有纠结微妙更有妻凭夫贵后的怅然若失更有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感慨。

同学们,这才是全诗的高明之处,王昌龄比女人还懂女人,才写得出这种纠结中的惆怅和得到后的落寞--这是爱情,也是生命!

 

二 疑案动机析初心

总之,这个伟大的诗人就这么死在濠州刺史闾丘晓的刀下。这是历史上一桩悬疑的命案--杀人动机何在?作为一名专业人士,我特别执着于考究案件背后的作案动机。经过一番深入细致的研判,本人可以绝对负责任地告诉你们:我也不知道。

确实是不知道。历史上关于这件事的记载少之又少。压根没有提到刺史闾丘晓的杀人动机。只是在元人辛文房《唐才子传》中语焉不详地说王昌龄"以刀火之际归故里,为刺史闾丘晓所忌而杀"。除此之外,再无其他史料有谈及此中详情。所以,不知道的事情我们不能乱说。

好了,下面开启八卦模式!此为分割线!!

对于这桩悬疑案件,不知道的事我们不可以乱说,但是不妨作一个推理--一个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推理。

首先,从王昌龄的经历和性格来看。

王昌龄出生在公元7世纪末,关于他的籍贯有好几种说法这里不展开讨论了(没办法,人一旦出名了就容易被别人拉去认老乡,连西门庆这种人物的籍贯都有人争得不亦乐乎),祖上也是大户人家,只是到了王昌龄这辈家境已经贫困,只能一边躬耕读书一边寻求仕进,到而立之年才通过科举进入体制内。

但是科场得意,仕途却蹉跎,王昌龄宦海浮沉屡次被贬,当然了,在唐代禀性耿介不肯献媚而仕途失意者比比皆是,可以列一个超长名单,王昌龄只是其中之一,难得的是该同学无论何时何地都较好地保持了不忘初心、自信独立的优点,既没有像司马相如那样泡富婆骗家产养小三,也没有像竹林七贤那样嗑药吃摇头丸,更没有像祢衡那样跑去大老板曹操面前裸奔。

在他的诗作中一如既往地既有"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战斗豪情(《从军行》),又有"黄鹤青云当一举,明珠吐著报君恩"的报国志向(《留别司马太守》),还有"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的优美意境(《采莲曲》)。尽管也有不服和讽刺,但是理想和担当始终是王昌龄一生的主流!描述大唐盛世是王昌龄大部分诗作的重要背景。

公元756年,是李唐江山最为动荡的一年,在这个一辈子热血激扬、爱国忠君、胸怀抱负的诗人心中,他会坐视不管吗?会不会想做点什么呢?当时,王昌龄被贬官至湖南龙标,按说是不能随便离开龙标的,可他为什么会来到濠州(另有一说,是"毫州")呢?即使是因为天下大乱,朝廷的控制力减弱,他想离开贬所返乡也不用经过濠州(毫州)呀?

所以他来这里应该是有目的,绝对是带着某种使命,这和他的抱负有关,眼看朝局不稳大厦将倾,胸怀天下的他应该是忧国忧民地想做点什么报效朝廷。

 

三 天下大势择木栖

其次,从当时的政治态势来看。

从李隆基如丧家之犬,逃出长安的那一刻起,他基本上已经丧失了统治这个庞大帝国的实力。从这个逃命中还不忘带着前儿媳现老婆杨玉环一起风流快活的白发老人身上,我们再也看不到当年那个敢于反抗武则天匡复李唐江山的英武少年的风采。(所以不管电影《王朝的女人·杨贵妃》中,黎明和范冰冰再怎么卖弄床上的或者马上的姿势,也掩盖不了那段历史腐朽没落的气息)。

不过,不靠谱的李隆基逃命前好歹做了一件靠谱的事情--那就是任命太子李亨为天下兵马大元帅,领朔方、河东、平卢节度使,负责平叛。李隆基在离开长安后经历了马嵬驿兵变,像惊弓之鸟一直不管不顾地往西逃,太子李亨则到了灵武。此时,各地实力派蠢蠢欲动、虎视眈眈,不过百姓对太子李亨可能比较有好感、十分拥护,朝中实力派、书法家颜真卿也对太子暗送秋波,再加上能征善战的郭子仪是支持太子的,经过一番考虑,太子李亨顺应时势登基为帝。

据史书记载,李亨的登基事后得到了李隆基的追认。这件事如此一来可就意味深长了,因为既然是事后追认的,那就说明之前李隆基有可能并没想这么早就把皇位传给太子,毕竟至高无上的权力诱惑太大,否则这种最高领导人的交班不至于李隆基没有参加,程序上的这个瑕疵证明了登基准备上的仓促和前皇帝今太上皇李隆基的无奈。也正是因为如此,本来和太子李亨感情亲密的弟弟永王李璘看到了权力真空中的机会,有想法又有实力(身兼数道节度使、江陵郡大都督)的永王打算干一件出乎意料又合乎人性的大事--另立山头。几千年来,为了这个九五至尊的宝座,多少骨肉相残、父子反目,这是人性,也是政治!

那么现在看来,公元756年天下动荡不安,起码有几股大的势力在左右局势,好,现在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有请唐朝"逐鹿中原"《非常勿扰》各位嘉宾上场:

1号嘉宾:前皇帝今太上皇李隆基一方(尽管衰弱,但是有大量疑似沉没成本疑似ST股票可以盘活甚至翻盘);

2号嘉宾:前太子今皇帝李亨一方(羽翼渐丰、民心所向);

3号嘉宾:永王李璘一方(财雄势大、班底优秀);

4号嘉宾:安史势力一方(兵强马壮、斗争经验丰富);

此外还有甲乙丙丁等其他宗室和地方实力派。

有意思的是王昌龄的两个好朋友高适和李白也各为其主,加入了权力斗争。高适是李亨一派的,而李白则被永王李璘所招揽。

在这个微妙的态势中,王昌龄即使有心报国也要投靠有门。

请大家注意,王昌龄同学开始灭灯了:

1.出生在盛唐对帝国有深厚感情的王昌龄,是不会投奔安史势力一方的,政治理念和民族文化差异太大,这个选择基本可以排除;

2.太上皇李隆基一方呢?应该说对于李隆基,王昌龄是怀有复杂心理的,王昌龄的科举入仕、为官治学是在李隆基执政时期的,他看到了盛唐的强大、繁荣和自信,但是也看到了玄宗晚年治国的荒唐和腐败,尤其是王昌龄是在玄宗时期两次被贬,为官三十载,竟然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贬谪中度过的!说他没有怨气是不可能的,而且随着玄宗的昏庸老朽,恐怕王昌龄已经对他失望透顶,哀莫大于心死!选择李隆基一方,既不情愿不现实;

3.好了,那么现在就剩下李亨和李璘二选一!李亨有一个很大的优势,那就是他当过太子,作为储君,他积累了较好的民心声望和政治资源,否则李隆基也不会无可奈何地追认了李亨登基的合法性。所以相较而言,李亨集团更有正统性。

等一下,场外的王昌龄亲友团有一段视频要插播!

我们不要小看当时友谊小船对王昌龄同学的影响。

有据可考的史料表明,李白和高适都是王昌龄的好朋友,经常交流、互赠诗文。在共同的兴趣爱好上,这三人文学才情、至交友谊不相上下;但是在出身和际遇上,高适和王昌龄比较相近,比如说都是祖上大户人家但出生时家境式微,都是性格开朗、游历四方,都是中年科举进入体制内从低级官员干起(王昌龄30几岁两次科举才进入体制内,高适则是40几岁科举进入体制内),都是关注军旅的边塞诗人(后人把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称为边塞四诗人)等等。

而李白和他们不同,在历朝历代的诗人中,李白是个异数,这种异数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出现一个,一般还有个别称--天才!李白出身在西域的富裕家庭,生性浪漫、豪放不羁,一进入文坛便是领袖级的大家,即使后来进入体制内也是翰林供奉这种接近权力核心极其清贵的好职位,而且他在60几岁的生命中从来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是不屑还是什么原因谁也说不清。

所以,其实李白是和王昌龄、高适不同的另一种非典型诗人。

因此,可以想象也不难理解,如果当高适和李白作为不同势力的代表对王昌龄发出类似猎头公司的邀请函时,王昌龄潜意识里会比较认同高适服务的前太子今皇帝李亨一方,而不会是李白服务的永王李璘一方。

 

四 文韬武略张宰相

再次,从王昌龄被杀的前后过程来看。

王昌龄是个传统的文人,性格中的不足明显,史书上说他"不护细行",即不够谨慎、不修边幅,在待人接物上不够圆滑,官场上不能八面玲珑,这在平时也许没什么,但如果在错误的期间错误的地点遇上错误的人就很致命了。如果在非常时期,肩负重大使命来到濠州,那既要有胆略也要能屈能伸,个性和耿直是会害死人的。

闾丘晓这个人进士出身,在历史上不是什么大人物,他之所以会被人们知晓是因为干了两件大坏事,其中之一就是杀害王昌龄。

《唐才子传》卷第二说王昌龄"为刺史闾丘晓所忌而杀"。所以现在许多人说闾丘晓是忌妒王昌龄的诗学才情所以杀了他!但这个解释太想当然也太肤浅。仅仅因为嫉妒才学,刺史闾丘晓就敢杀了一个朝廷命官吗?!何况当时王昌龄尽管品级不高被贬谪但早已名动天下,就治学、交游和人品而言是一个名气比较大的学者型官员,随时有可能被南巡的中央首长提拔复出委以重任。身为刺史的闾丘晓不可能如此弱智,这样小题大做没有必要,也不符合政治家的利害计算,否则那么多年的组织纪律教育到哪里去了?还有没有一点大局观?还有没有一点政治敏感性?

《旧唐书》说到闾丘晓,有这么一句"晓素愎戾,驭下少恩,好独任己",也就是认为闾丘晓固执凶暴,统治严酷,狂妄自大,容不得不同意见。所以,"为刺史闾丘晓所忌而杀"中这个"忌",应该不是"忌妒"王昌龄的才华,而是"猜忌"、"疑忌"王昌龄此番前来的行为!那么这就可能和王昌龄此行的目的任务有关!

在"莫名其妙"地杀了王昌龄后,闾丘晓又干了一件更大的坏事--一件良心大大的坏的事、一件足以遗臭千年的事!公元757年,安史之乱的叛军围攻江淮重镇--睢阳,睢阳守将张巡、许远等人告急,唐朝宰相兼河南节度使张镐急速增援,并传令濠州刺史闾丘晓出兵营救。

在这里必须隆重介绍一下,即使在人才辈出的唐代,文武双全的天纵英才也不多,但赶来救援的宰相兼河南节度使张镐就是一个这样天才的牛人。张镐,字从周,出身汲郡张氏,才学渊博、文韬武略、豁达高义,入仕为官从左拾遗到宰相仅用了三年时间!!!这样的升迁速度,简直有些匪夷所思!!!我没有考证过,不知道有唐一代有没有人能破张镐这个升官记录。

在接到增援的军令后,我们这位自私自利的刺史闾大人,竟然见死不救,坐视叛军攻城!

孤立无援的张巡、许远等守将为了把叛军挡在豫东门户之外,在睢阳保卫战上演了中国历史上最悲壮最惨烈的一幕!

城中--弹尽、粮绝、援尽!

出身文官的张巡身先士卒,带着敢死队反复冲锋,以6千余人对13万人的悬殊兵力,战必胜、守必固、死必烈,最后缺少食物竟然杀了自己人作军粮!!!

宰相兼河南节度使张镐率领军队到达时,睢阳城已被叛军攻破,张巡、许远等守将全部殉国。赶到的张镐发动了进攻,大败叛军,重新夺回了睢阳。

战斗结束后,夕阳西下,悲愤的张镐伫立睢阳城下,望着张巡、许远等英烈付出生命保卫的这座城池--残垣破壁、累累尸骸。擦拭了下眼泪,咬牙切齿的张镐掉头找到了闾丘晓,刀枪出鞘,追究贻误军机之罪。

《新唐书·文苑传》对此有过一段极为精彩的细节描述:死到临头的闾刺史露出一副可怜相,乞求张镐放他一条生路:"有亲,乞贷余命",意思是家有老母需要赡养。

张镐不愧是宰相之才,一句话就把他挡了回去:"王昌龄之亲,欲与谁养?!"

震聋发聩:王昌龄的双亲又有谁来供养?!

闾丘晓闻听此言,默然无语。

张镐冷冷地一挥手,行刑士兵一拥而上直接杖杀了闾丘晓!!

史书上的相关记载应该是可靠的,因为这属于成功平叛后的军纪追责和痛打落水狗,没有涉及太多的利益纷争,史家没有必要杜撰。

我们看了这段历史,觉得十分解恨。可是这里颇多耐人寻味的反常之处:

第一,历史上好像并没有记载过张镐和王昌龄有交情。他们这种才华横溢的文人,如果有交往会留下诗文、轶事或相关记载,但是没看到类似的记录。那么张镐在驳斥闾丘晓时为什么反问:"王昌龄之亲,欲与谁养?",而不是问"张巡之亲,欲与谁养?",或者"许远之亲,欲与谁养?",或者"睢阳城内百姓之亲,欲与谁养?"这是一个十分反常的事。

第二,在张镐驳斥后,闾丘晓并没有抵赖,也没有辩解,而是默然无语。这是为何?像他这种贪生怕死、刚愎自用的官员,为什么不辩解?为什么没有解释自己杀王昌龄的原因?怎么没有加一个莫须有的罪名给死无对证的王昌龄?难道对于王昌龄的真正死因,张镐和闾丘晓都是心知肚明没有挑破而已?!

第三,史书上说张镐对闾丘晓的处置是直接"杖杀"。明末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唐时自簿尉以上即不加杖刑。张镐杖杀闾丘晓,时开军政大员直接诛杀地方官吏的先河。

现在许多文人,认为刺史闾丘晓因为忌妒官员王昌龄才华而杀了他,然后宰相张镐又由于惋惜王昌龄的才华而杖杀刺史闾丘晓为王昌龄报仇--我一直在纳闷这帮文人骚客是太天真幼稚还是搞基英剧看太多了?!作为一名老练的政治家,张镐怎么可能为了一时冲动的文艺青年情怀,法外擅刑杀死一名刺史?!

 

五 一片冰心归何处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推理出一种极大的可能性:安史之乱爆发之后,在好朋友高适的邀请下,始终胸怀天下和理想未泯的王昌龄决定报效国家,接受任务,为新登基的皇帝李亨打前站,离开贬所来到濠州协助刺史闾丘晓开展工作。这种协助既有参谋服务也有监督制衡,可是王昌龄的书生意气触怒了刚愎自用狂妄残暴的刺史闾丘晓,最终引来了杀身之祸,而处在权力中枢的宰相张镐对这一切是清楚的。

所以睢阳失守后,新仇旧恨一起爆发、怒发冲冠的张镐直接杖杀了闾丘晓。行刑前为打消闾丘晓的求生幻想,张镐才提到了王昌龄之死,而闾丘晓明白张镐对内幕详情了如指掌自知难逃一死默然伏法。

历史湮没了许多人和事,已经无法彻底还原事实真相。我辈只能感怀千年前的爱恨情仇,追寻一些脉络、抽丝剥茧、解疑释惑。

今时今日,小学教材里收录了不少朗朗上口的唐诗。有一次,我听到女儿在奶声奶气地背诵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彼时彼刻,我仿佛看到这个才华横溢的诗人,傲立南国烟雨中,倾诉着自己的家国情怀。

只是千年之后,一片冰心归何处?

【责任编辑:管理员】
南强学子,法律职业。读书有疑,观影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