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安  >>  正文
魏延安:电商扶贫新实践助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魏延安
2020年10月31日

2020年注定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在战胜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之后,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依然要如期完成,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庄严承诺如期兑现。脱贫攻坚战同样是艰苦卓绝的战斗,需要举全党、全社会之力,落实“六个精准”“五个一批”要求基础上,不断创新路径,以非常举措来实现。作为脱贫攻坚十大工程之一的电商扶贫,正是实现精准扶贫的创新举措。

电商扶贫是电子商务蓬勃发展与精准扶贫纵深推进的深度融合。从2010年前后开始,随着农产品电商呈现高速增长态势,一批贫困地区的有志青年开始探索将山里的好东西卖到网上去,一些电商平台和企业也开始有意扶持,电商扶贫从那时开始了萌芽和自发探索。2013年陇南地区的成县出现了“核桃书记”李祥,带头站台,有组织地推动贫困地区农产品上网,为农民增收。2014年底,国务院扶贫办首次明确提出,把“电商扶贫工程”列为2015年精准扶贫十大工程之一。2015年11月29日出台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实施电商扶贫工程”。此后,电商扶贫成为有广泛认知和众多力量推动的脱贫攻坚工作又一重要举措。

电商扶贫已经形成强大的推动合力。从实施电商扶贫工程到推进网络扶贫行动,顶层设计不断完善;从开展三轮次试点到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贫困县全覆盖,政策的支持持续加强;从电商平台、电商企业与地方合作到全国电商扶贫联盟形成,政府、平台、网商、传统生产主体等多方面力量形成协同;从初期的点状突破,到最后的普面发展,电商服务业、金融支付、快递物流、产业园区等配套产业蓬勃发展,电商新经济为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带来新动力。

电商扶贫的实践带给了贫困乡村诸多改变。一批“养在深闺人未识”的贫困山区农产品通过互联网走进了千家万户,有的还成为了网红产品;一批贫困家庭掌握了电子商务技能,在电商扶贫中实现了就业创业,成就了以前从不曾有过的梦想;日益普及的宽带互联网、快递物流和便民服务,让偏远的乡村也能和城里人一样享受信息化的便利;电商也为社会各界参与消费扶贫提供了便捷的通道,众筹、预售、订制、领养等创新方式的推广,促进了产销衔接,让扶贫人人可为;而那些有着美丽风光和独特民俗文化的贫困山村也在直播和短视频的传播中成为乡村旅游的热点,旅游电商把绿水青山变成了脱贫致富的金山银山;古老大地涌动的电商春潮,也让进城的务工者、大学生有了返乡的动力,乡村创新创业既让三产融合加速山乡巨变,也让传统的乡村文明在与新思想新理念的碰撞中传承创新。

电商扶贫在一路披荆斩棘中走来。受制于传统观念,初期一些贫困地区的党政领导和企业对电商扶贫没认识、不想干,但示范带动和群众的期盼推动了基层实践星火燎原;网不通、不快、费用太高,物流快递费用昂贵、配送不畅,电商基础设施的薄弱曾让贫困地区的电商创业者一筹莫展,但持续的政策项目支持,降费提速让农村电商今非昔比;没有人会干,不知道如何提升,人才的瓶颈在“父子兵”“夫妻店”“兄弟连”“女人帮”的乡土人才组合中逐渐破解,昨天还面朝黄土背朝天,今天却在网上如数家珍,通过直播卖山货;也曾没有标准,没有品牌,没有包装,蓬头垢面,但在边学边干边改进中,山货也逐渐成为有模有样的畅销网货。

电商扶贫在精准扶贫的路上孜孜不倦。成为社会关注热点、政策支持重点,电商扶贫也难免被当成筐,什么都往里装,把贫困区域的电商业绩等同于电商扶贫业绩的有之,把短期电商活动等同于电商扶贫长效机制的有之,把宣传噱头作为空头承诺吊群众胃口的有之,把便宜产品促销打扮成网络消费扶贫的有之,如此等等。然而,参与其中的各方深知,必须聚焦到贫困主体,体现精准要义,让贫困地区群众切切实实感受到电商带来的实惠,最终要看有多少贫困农户因为电商脱了贫,平均到每个农民身上能增加多少收入,对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有什么实实在在的带动。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脱贫攻坚之后,还有乡村振兴的漫漫征程。如何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融合和换档提速,让贫困地区加速追赶全面现代化的脚步,电商扶贫还可以为从根本上解决脱真贫、真脱贫、不返贫做出更多贡献。电商扶贫所积淀的乡村新基础设施、人才队伍、产业体系,为数字乡村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催生了新的业态,为乡村产业全面振兴提供了动力;电商扶贫所带来的新思想、新理念、新风尚和培育的新农人、新青年、新乡贤,为乡风文明和治理有效增添了新的力量。于是,我们可以对电商扶贫带来的互联网时代的乡村新生产、新生活多一些更多的期待!

(本文为《精准扶贫:中国电商扶贫新实践》一书前言,此书已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并公开发行)

三农学者、农村电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