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新光  >>  正文
陈新光:为中小企业创造广阔的发展空间
陈新光
2021年12月10日

目前,我国市场主体总量已突破1.5亿户,其中绝大部分为中小企业。我们要从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战略高度出发,促进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为中小企业创造广阔的发展空间。

中小企业是中国经济“金字塔”的塔基

中小企业,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人员规模、经营规模相对较小的企业,包括中型企业、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中小企业是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载体,在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增长、科技创新与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中小企业是作为技术部门的重要参与者。据统计2020年,我国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突破了20万家,为高科技制造业增加值增长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2021年1—8月,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6.4万亿元,同比增长24.6%,两年平均增长9.8%;实现利润总额2.8万亿元,同比增长37.5%,两年平均增长17.6%,中小企业对中国成为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小企业不仅是市场的主体,也是保就业的主力军,是我国就业的“蓄水池”,2019年,中小企业贡献了我国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

我国中小企业量大面广、是产业转型和跃升的微观基础,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我国中小企业,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对于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重在保市场主体,特别是对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是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基础和前提。当前,我们要注重加强市场的公正监管,反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让中小企业在公平竞争中有更多选择和成长空间,为中小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大力提升金融纾困中小企业的有效性

中小企业是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载体,在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增长、科技创新与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我国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一直未得到解决,加之近期受原材料价格上涨、订单不足、用工难用工贵、应收账款回款慢、物流成本高以及新冠肺炎疫情散发、部分地区停电限电等影响,中小企业成本压力加大、经营困难加剧。据国家工信部的一项调查显示:有33%中型企业和40.70%小微企业的融资未得到满足。2021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纾困帮扶力度的通知》要求中小银行与中小企业“门当户对”,鼓励中小银行在纾困中发挥主力军作用,以新的思路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以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让资本市场跑出“加速度”。

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为此,政府金融部门和金融企业要按照国务院《通知》要求,“灵活精准运用多种金融政策工具”,提高站位,创新措施,协同发力,提升中小企业纾困服务的有效性和精准性,主要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服务模式上,发挥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类模式的特点和优势。以北交所开市为契机,推动更多中小企业在北交所、科创板、新三板等上市,提升直接融资比重。同时,大力发展债券市场,采取增信措施,支持中小企业通过发行债券,获得更多中长期资金;二是在服务对象上,抓好“专精特新”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两个重点。其中“专精特新”是中小企业发展方向,要突出重点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着重加大对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专精特新”企业的全方位金融支持,提高对具有核心技术、成长性强的科创型企业服务力度;三是在服务价格上,突出提高服务效率和降低服务价格两种方式。如2020年至2021年9月,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累计支持中小微企业延期还本付息11.1万亿元,累计发放普惠小微信用贷款8.6万亿元。

探索符合我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之路

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有生力量,如何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是实现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命题。随着国际国内经济环境的复杂变化,我国中小企业面临要素成本上升、创新发展动能不足、国内外市场竞争加剧等问题。在数字经济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以数字化转型为方向,激发中小企业发展新动能,是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必由之路,符合中国经济发展实际。近年来,国家先后出台《数字化转型伙伴行动倡议》《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方案》等系列政策,旨在为中小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保驾护航,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之路。为此,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下,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是实现“质量变革”的迫切需要,中小企业要把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与生产制造相融合,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标准化的生产方式,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如何加快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步伐,一是加快推动中小企业集群协同数字化。中小企业在产业链、供应链中起着穿针引线的重要作用,要加强与大型企业的协作配套,促进上下游企业协同数字化;二是提升中小企业数字化基础能力和智能化改造升级。据统计,当前中小企业数字化装备应用率仅45%,生产过程数字化覆盖率仅40%,设备联网率仅35%,中小企业的智能化投入与大型企业相比明显不足。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层次的中小企业提供有效的数字化基础设施和智能化改造,下更大功夫,推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的广泛应用,推动中小企业向柔性化、智能化、精细化制造转变,降低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成本和转型风险,促进中小企业智能化改造升级,激发企业转型内生动力;三是赋能中小企业数字化应用新场景。目前,中小企业对云平台利用普遍不足,只有25%的中小企业应用了采购云平台,23%的中小企业实现上云管理。为此,需要创新面向不同行业、不同场景的云服务,围绕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推出数字孪生、云制造、众包设计、虚拟仿真等新业态,打造越来越多的数字化集成应用新场景;四是优化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环境。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是系统性、长期性、复杂性工程,在充分发挥市场“无形之手”作用基础上,还应发挥政府“有形之手”的推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需要大量研发投入,为此,应落实各项税收扶持政策,确保简政放权和惠企政策应享尽享。同时,要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简化涉及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行政审批事项,降低新业态、新模式企业的设立门槛,消除阻碍数字化的各种行业性、地区性壁垒。

全球化智库(CCG)特邀研究员 陈新光

上海大学经济学院 兼职教授

全球化智库(CCG)特邀研究员、上海大学经济学院特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