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松鹤  >>  正文
《匆匆那年》为何击沉了《太平轮》?
高松鹤
2014年12月09日

 

2014年的冬天来得不算早,但特别凛冽寒冷,呼啸的大风与降雪,并没有影响中国电影红火的市场,也没有掩盖住观众对于电影的热情。

 

一部《匆匆那年》,一部《太平轮》(上),看过之后的感觉很微妙,且不论美学意义上两部电影孰好孰坏,残酷的是,市场和观众用票房给出了一个高下。

 

前者上映三天破2.2亿,后来居上,把六天仅1亿票房的“太平轮”号,击沉在了院线的海洋里。

 

或许不该仅拿这一个标准来衡量,毕竟这两部片在豆瓣上评分都不高,各自的槽点也一大堆。大家都说郭敬明投机,可是在我看来,张一白并没有好多少。尽管从《将爱情进行到底》开始,他就一以贯之的在拍青春片,可这一次《匆匆那年》的胜利,在于他能够把握住80后观众怀旧的情结,然后选择了一个优秀的故事文本。有小说和网剧珠玉在前,又拉来天后王菲亮嗓,只是当我们赴约前往,却被赤裸突兀的广告,硬生生的斩断了美好的情绪。届时才恍然大悟,张一白导演这不是在拍电影,他是把自己的电影当成了一件商品或者产品在运作。

 

既然是产品,这部电影的成功,从一开始就是被设计好的,或者说是从选角到宣传,各个环节都精心策划并有效执行的一个结果。目标观众是当下最大的电影消费阶层与年龄,很多人光是看预告片和主题歌MV就已经泪流满面了,导演又带着最IN的台湾小鲜肉,和最会演戏的小花旦,走遍全国的校园,不遗余力的拉拢大学生观众。

 

一句话,得年轻人者,得票房。

 

综上所述,你可能以为我在黑张一白,其实并没有。因为除了失望于广告和剪辑上的不肯用心,他仍是扼住当下中国电影脉搏的人,所以就算没有口碑,他仍赢得了观众和市场。而我们曾经的电影大师吴宇森,却用一部汇聚了明星大腕的史诗大片,宣告了他的没落与退出。

 

如果你看过龙应台的《大江大海1949》,又或者听过“太平轮海难”的故事,或许能对发生在那个时代的战争与爱情,给予更多的理解和感动。可是问题来了,吴宇森眼中的伟大人性,发生在“那个”时代,几十年的时间沧海,足以让如今这个时代的人们,产生距离与鸿沟。没有经历过的人,只能把那些生死分离,当成历史中的一个篇章,会惋惜,却无法真的感同身受。

 

这就是为什么观众在看《匆匆那年》的时候,是有反应的,不管是陈赫扮演的篮球队长出场的时候,还是倪妮和彭于晏分手时的痛哭,电影院里面是能听到笑声或者啜泣声得。因为那是看电影的我们,亲身体验过的时代,我们都在这样的故事里,看到了曾经的自己。

 

拍了《英雄本色》的吴宇森,1986年一样打动了很多人,张艺谋的《活着》、陈凯歌的《霸王别姬》也如是,只是不得不承认,属于他们的时代和节奏已经过去了,历史与文化的文本已经翻篇了。就像前阵子郭敬明和崔永元合作了一个电视节目,能够鲜明的看出两代人之间的差异。小崔变成了老崔,直言看不惯小四的一惊一乍,但给予竞赛选手帮助时,观众却能明显感受到郭敬明的机敏聪慧,以及年轻人特有的真性情,而自持稳重渊博的老崔,却往往力不从心。于是,他的“看不惯”,多少就有了“跟不上”的意味。

 

女作家柏邦妮曾这样总结八零后这群人的价值观:“他们身上有一种明确和直接,聪明和世故,有直奔主题的劲头,不磨叽,不矫情,有分寸,懂取舍。同时,还有一种承担得起的底气,娱乐得起的心态。”

 

如此,一部量身定制的青春电影,成功便是必然的。吴导演也不必太失望,这世界变得太快,行色匆匆的人们,无暇去想象遥远的深情,却都乐于在电影里,重回一把为爱不顾一切的年纪。

【责任编辑:管理员】
资深媒体人、影评人,在多家媒体开设评论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