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  >>  正文
在越南中国水果被商贩贴上美国标签出售
王健
2014年09月16日

在越南的水果市场,中国的苹果、葡萄、梨、柑从批发市场进入零售集市时,去掉包装盒,摇身一变,闪身变成了美国、新西兰或者越南货,据说,变换招数并不复杂,个中缘由,很多,小商贩们心里明白,相信您也懂的。
 image001
中国苹果、石榴、柿子在越南胡志明市首德农产品批发市场摆放出售。图片:越南媒体。

就其真正的原因,笔者觉得这与越南媒体的宣传多少有点关系。一段时间以来,笔者注意到,越南媒体不时爆料说,中国的苹果有毒等等。前几天越南的媒体还报道说,一些越南商贩在越南内地的香蕉产地收购青香蕉,并将香蕉在溶有一种化学药品的水里浸泡,以便保鲜,然后集中出口到中国销售。报道中还配了一张有中国字样的塑料瓶照片,说这种保鲜药剂来自中国。越南青年人报在线9月15日报道,有传言说,中国梨可以保存数月不腐烂,这着实让越南的贤内助们心里犯嘀咕。
报道还说,在胡志明市豪门市场的水果店的女店主秋雅说,“害怕中国货的心理正在促使很多出售地点想方设法用贴标签的办法来摆平,他们贴上欧洲、美国的商标,以便让消费者安心。另外,贪图便宜也会让很多消费者中计”。
越南青年人报的记者据此来到越南的水果市场,发现每天有数百吨中国水果在这里摇身一变,成为越南货、美国货。报道称,这些商家也不需要做什么超复杂的操作,只需将这些商品分散包装,并去除掉中国货的痕迹就OK啦。
一、每晚的交易量都在数百吨
2014年9月初的一个晚上8点钟,记者来到胡志明市的一家最大的果蔬市场,首德农产集市。最先映入购物者眼帘的是,数十辆运输车整齐地排列等候着,车厢敞开着。每辆车里摆放着软包装箱、纸壳包装箱和尼龙袋,汗流浃背的装卸工一边装卸,一边叽叽咕咕地说着中国话,然后将货运送到各地。
在越南胡志明市的首德农产集市前面的区域,是从越南北方转运过来的货物集散地,这里冒着汗臭味,每个角落里都发出嘈杂的声音。每个小店的货仓只能停靠两辆集装箱汽车装货或出售货物。一家叫“小宝贝”的店主说,“每家店每晚一定能够卖掉8至10车的货”。
到各家小店遛了一圈,发现最容易看到的就是苹果、柑、葡萄、石榴,主要产地是中国。由于目前正值收获季节,因此目前每家店几乎都出售苹果、梨。
这里的一些商店在店前摆放着一只大的软包装箱,主要是为了吸引前来采购批发货的客户。店后是一些小的软包装箱,数十名装卸工正在汗流浃背地将仍印有中国字样的原件包装箱从车上卸下来。
“小宝贝”店主指着正在忙着装货的数十辆小型货车说,“这些货被送到小店,小店再收一些货,或者再用车分送到豪门、平店集市,再送到更远的省市”。
“小宝贝”店主说,软包装箱、纸壳包装箱、尼龙袋,从8至10公斤都有,根据买家的需求而定。
观察了一个小时,记者看到几乎所有水果箱都印有中国字样,或者从车上卸下来送到本集市,或者送到其它集市。
在这个市场外边初步观察了一下,记者发现不到10家小店出售美国、新西兰苹果,剩下的几乎都在出售中国货。
据店主阿凤说,每辆集装箱汽车可以装载3500至4000箱水果,每箱14公斤,相当于每集装箱车约40吨。如果每家小店销售5至6车,在这个集市区域粗略算也得有数十家果品店,从这里向其它各地销售的水果每夜可达到数百吨。
店主阿凤女士说,“现在困难呀,做生意不如意,每个店每晚只能卖出几车水果,要是以前,可以卖出数十车水果,货物都会摆满国路两旁”。
二、去除中国货痕迹
尽管中国货在很多集贸市场常常出现,但据记者在市场外考察得知,几乎找不到确认出售中国货的任何地址。
在越南的诸如Co.op Mart、 Big C、Lotte等大型超市,据有关“单位”肯定,目前在这里出售的苹果中没有中国货。

image003
在河内市Royal City地下超市Ocean Mart的水果货架上,只有贴有美国、新西兰、非洲等的苹果、葡萄、梨、柑等水果,看不见贴有原产中国字样的水果。摄影:中国日报社记者  王健
据这些超市的记录显示,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的苹果在柜台上玲琅满目,价格不一,每公斤60000越南盾到90000越南盾。
不只如此,在胡志明市第四郡庆会路上,有很多受到消费者喜爱的大型水果商店。据说这里的各种产地为美国、新西兰、智利的水果几乎都被质疑。质疑归质疑,但绝对看不到标有来源中国的任何水果。
三、各色标签应有尽有
在胡志明市首德集贸市场主要市场区域连续观察数夜,记者终于弄清了中国水果在送到市场之前的变身“招数”。
按照规程,中国水果在从大型集装箱汽车上卸下来之后,将分装到小型汽车上再就地配送到在首德集市或者其它集市或者其它省的各个小商店,由车主分送到各个销售集市、网点,向消费者出售。
记者发现,在胡志明市的首德集市,成箱的苹果、梨、柑从集装箱上卸下来之后,出现了两类:一类是包装箱中的每个水果都已经事先贴上了醒目的字体“two-cape”,另一类包装箱中没有事先贴上任何商标。
这里的一些小店主说,为了卖出高价,这些水果必须贴上各类标签,在这些水果进入到零售店之前必须贴上表明水果产地出自美国的标签。
为了弄清楚中国水果上贴的各类标签的来源地,记者顺便来到首德集市的一家小型的水果批发店,问询各类苹果的价格。女店主殷勤地打招呼说,“这是中国苹果,都是大包装箱的,从10公斤到12公斤都有”。
看过货物后,记者称如果不贴标签很难在零售市场出售,并提出让店主提供一些标签贴到水果上,这样更容易卖出去。女店主辩称,“标签在中国那边就已经提前贴好啦”。
经过一番较量,小店主还是拿出了一贴标签,外形为红苹果,并标有“two-cape”字样。女店主说,“这是贴在苹果上的标签”。我们继续问是否有印有出处为美国字样的商标,女店主立即转身到店里寻找,并给我们十来张印有红苹果形状的类似标签,红苹果标识下印有“Washington”字样。
女店主说,买水果才贴标签,否则不单卖标签。当我们继续询问标签的来源时,女店主干脆说,“你可以到各印点去订购,应有尽有”。
在其它小店,记者小心地询问了10公斤一箱的价格320000越南盾苹果的价格,女店主也拿出十几张苹果形状的标签,上面印有“two-cape”、“Washington”、“Fuji”等字样。女店主爽快地说,“想要哪种,就选哪种货,应有尽有”。
在临近的一家小店,记者也要求说想买必须贴有中国字样的苹果,售货小姐说,“标签呀,没了,但买货吗?如果买货,我就去到别处要一点来”。
四、中国水果“突变“成美国货、越南货
除了成箱出售之外,在水果集散地,小商贩们在集市收摊时还可以按照购买能力零售5至10公斤的水果。就在这个时点,中国货被去除痕迹。市场外的货物上的任何标签上都不会出现货源是中国的字样。
记者跟随一小商贩来到接收首德集市的货物。经过一段较长的路程,女商贩的车子来到平阳省顺安市安福街安福B集市。
车上有10多箱中国葡萄、苹果、梨,这个水果女商贩已经把每箱的苹果、葡萄分开摆放,但没有标有中国来源。
来到这里的一家小店,当记者问为什么苹果、梨、葡萄这么便宜,是否是中国产时,店主热情介绍,“一公斤苹果55000越南盾,一公斤梨50000越南盾,而葡萄一公斤只有40000越南盾”。
和很多其它的集市一样,在记者从集市返回的路上,发现这里的苹果已经被分开出售,价格在每公斤50000越南盾。但记者问货源时,这个女商贩马上说,“这个苹果是美国的,现在谁还卖中国苹果呀”。
不只是中国苹果变成了美国苹果,中国葡萄也被变成了宁顺葡萄。
记者跟随一小商贩来从首德集市出发来到越南平阳省顺安镇平准乡平富B屯,这个女商贩将苹果、葡萄送到这里出售,情形和其它地方的商贩一样。这位女商贩将水果摆放在集市,向当地居民、民工出售。
这位女摊贩夸耀说,“这是宁顺的葡萄,都是自家种的嫁接葡萄,价格合理香甜可口”。葡萄大点的每公斤45000越南盾,个头小点的,每公斤25000至30000越南盾。就这样,中国葡萄摇身一变,很快成为宁顺葡萄。

结论:很多所谓的美国水果、新西兰水果都是冒牌的,其实很多都是中国水果。
中国的水果在越南市场到底占多大份额呢?官方权威数据显示:50-75%苹果、葡萄、柑从中国进口。
据越南海关总局数据显示,2013年,苹果是进口的外来水果中数量最大的,有72000多吨,价值2380万美元。其中,53000吨来自中国,占越南进口苹果数量的75%。2013年从中国进口的柑占越南进口柑总数的88%。而2014年前8个月从中国进口的苹果也占越南进口苹果总量的57%。
 image007
据越南海关总局提供图表显示,2014年前8个月中从从美国进口的苹果为10875吨,从中国进口苹果20571吨,从新西兰进口4278吨;从美国进口的葡萄1939吨,从中国进口的葡萄3305吨,从澳大利亚进口葡萄3999吨;从美国进口的柑1621吨,从中国进口的柑20823吨,总澳大利亚进口的柑890吨。


尽管从中国进口到越南内地的葡萄的数量比柑和苹果的数量低,但也占越南进口葡萄总数的约50%。

越南海关工业通信与统计局副局长潘生先生说,这只是统计的大宗贸易进口的数量。实际上,通过小宗贸易进入到越南内地市场的水果数量还要大。

谈到促使从中国进口到越南的水果数量占压倒数量的原因时,潘生先生说,这是因为这些商品的进口税从2012年起已经到达0%。
在河内龙边集市观察一天,记者发现柑、苹果、李子等等,全部印有中国字样。可是,当零售的时候,小商贩却将苹果、葡萄广告称美国货、新西兰或、澳大利亚货,价格在每公斤50000至80000越南盾。只有进口的柑最便宜,出售价为每公斤40000至50000越南盾。
这些水果上没贴任何标签,消费者无法识别水果的产地。当记者问为什么从南非进口的柑不贴标签时,河内市龙边市场的一位常年经营水果的女商贩说,将水果发送到零售点时才贴商标,这样看上去显得“新”。

 image005
河内市蔬菜商店。摄影:中国日报社记者  王健

谈到这里,笔者不得不说,越南水果商实在是高,在做中国水果生意时,既赚得锅满瓢满,又满足了消费者“某种”心理。但笔者心里还是觉得有点痛。因为水果商这样做,最终受害的还是越南普通消费者。因为远渡大洋的美国水果据说只是传说,不过是标签罢了,物美价廉的中国水果就在这里,就在越南的内地市场,一天也不曾消失过。

【责任编辑:管理员】
中国日报江西记者站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