锺布  >>  正文
从校园位置看美国新闻传播学院的地位
锺布
2014年12月14日

DSC_0811

(宾州州立大学传播学院所在的卡内基楼 Photo by Bu Zhong)

当年获聘宾州州立大学新闻传播学助理教授后,我发现自己的办公室分在传播学院所在的卡内基楼二楼。和一些传播界知名教授的办公室比邻,有些意外。作为新鲜人,我本该去其它办公楼的地下一层才合理。

卡内基楼我在面试时已经去过。它在偌大的主校园(5448英亩,即22平方公里)中心占据了一个显要位置,也是校园最老的建筑之一。大楼建成于1904年,原是整个大学的图书馆。今天在一个有4.5万学生的州立大学主校园,它显然无力承担图书馆的重任。即使供一个有4000名本科生的传播学院使用,也已经显得太小。不过,大楼风骨犹在,优雅依旧。

从正门的台阶拾级而上,迎面而来的是四根白色的汉白玉石柱和高大的黑色双扇门,气派庄严。走进大楼迎面所见的墙上刻有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国会不得制定关于下列事项的法律:确立国教或禁止信教自由;剥夺言论自由或出版自由;或剥夺人民和平集会和向政府请愿伸冤的权利。”旁边即是安德鲁·卡内基的油画像。通向二楼的黑色钢架扶梯110年后仍然完好无损,这在当时已属于“奢华内饰”。走过重新装修的高大前厅和现代化办公室、会议室让人浑然不觉已经身在“百年老店”。

这座楼是安德鲁·卡内基在20世纪初捐助的众多图书馆和学校之一。卡内基(1835-1919) 是苏格兰来美的移民,后来成为美国的钢铁大王,净资产达2930亿美元。他与“汽车大王”福特、“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并称美国经济界的三巨头。今天在纽约、芝加哥、费城及匹兹堡所见的那些建于上世纪30年代的摩天大楼多数使用了卡内基钢铁公司提供的钢铁。晚年卡内基忙于四处散财,在苏格兰、美国和世界很多地方建了学校和图书馆。此翁一生褒贬不一,但他说的下面这段话据说当今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也深以为然:“富有地死去,死得耻辱”(The man who dies rich dies in disgrace.)。

不知道当初大学的领导是如何决定要把这样一座漂亮的大楼交给传播学院使用。不过新闻传播学院在美国大学的地位倒是可以从它们所在的校园位置看出一些变化。长期以来,美国大学校园中漂亮而显赫的建筑多由医学院、法学院、商学院等占据,其次是科学院,工程学院、生物生化、信息科技等“硬科学”院系。人文社科专业,如新闻传播学院,多数只能偏安于校园一隅。例如,斯坦福大学的传播系,原来和别的系共用一座不起眼的楼,而且是地下室。后来境遇稍好,传播系从地下室搬上地面一层。今天它已经迁入校园中心胡佛塔附件近的McClatchy Hall。

华府近郊的马里兰大学新闻学院为此再添注脚。校园的气派楼宇多为资本市场的旧宠新贵所占据。先有豪华现代的商学院新楼落成,随后财大气粗的工程学院迎来了新家。新闻学院也不甘人后,筹集了2500万美元在校园的新中心地带建了新楼。2009年建成后的媒体中心不仅有教室、办公室,多媒体中心,更有一座新闻学图书馆。这在新闻传播专业不受重视的年代是很难想象的。

19世纪末美国一流大学对新闻传播学还不屑一顾。普利策1892年向哥伦比亚大学校长Seth Low提出愿意捐建世界上第一个新闻学院时,哥大居然一口回绝。普利策并不死心,在遗嘱中留给哥大200万美元。最终哥大在普利策去世后的1912年 才建起了新闻学院。那时世界上第一个新闻学院已经在密苏里大学开办了四年。

很多美国一流大学至今没有新闻或传播学院。这与名校长期不重视这个专业有直接关系。上世纪初,学新闻被看成是匠人手艺,就象学木工一样,只要跟个师父就行,不必读大学。今天这种观念早已过时。哈佛大学等常青腾大学都有了媒体研究中心。哈佛大学专门培训新闻精英的尼曼学者项目更是享誉世界。创立于1938年的哈佛尼曼学者计划每年遴选24名资深新闻从业者作为尼曼研究员在哈佛学习一年。如今,它不只是在美国招收尼曼研究员,而是面向全球新闻工作者。近年来共有15名来自中国大陆的记者、3名香港记者、3名中国台湾记者完成了学业,获得“尼曼学者”称号。

当代著名哲学家尤尔根·哈伯玛斯提出:当今世界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核扩散或全球变暖,而是“系统性的扭曲传播” (systematic distorted communication)。包括理工科专家在内的学者认为,必须从新认识传播学研究的价值,因为传播学研究将是解开“扭曲传播”的关键。今天传播学者与其他理工科专家开展合作研究已经蔚然成风,这一学科的学术地位由此可见一斑。与此同时,新闻传播学院在美国大学受到重视正从其校园位置传递出新信息。

载《联合早报》2014年12月13日言论版

【责任编辑:管理员】
任教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关注新媒体及移动科技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