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应森  >>  正文
杨应森:深圳靠海“吃”海
杨应森
2015年04月15日

自从1979年蛇口炸响“开山第一炮”,深圳在30多年“圈地”、“围城”之后,这个曾经的“南海小渔村”、近年把目光重新移向了大海。

图片1

(图为深圳盐田港湾一瞥。杨应森摄)

深圳陆地面积仅1991平方公里、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倒数第二,而城市建成区面积813平方公里、排名顺列第二。10年前,深圳就曾惊呼“四个难以为继”,“土地有限、难以为继”首当其冲。

但是,深圳拥有1145平方公里的海域和257公里的海岸线。当地一位多年从事研究海洋经济的人士认为,深圳如果抛弃了海洋,就不是“完整的深圳”。

他说,深圳应该靠海“吃”海,靠海“吃”海既是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也是谋划可持续发展的新亮点和新增长极。

2011年,国家要求深圳“积极创建全国海洋经济科学发展示范市”;深圳已将海洋科技列为这座沿海城市重点发展的未来产业,海洋生物高效养殖、海洋生物医药与制品、海洋装备等8个示范项目已经启动。

该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主任、海洋局局长王幼鹏日前说,深圳必须重新思考城市定位,加快从河口海岸型城市向海湾城市的转变。

蛇口渔一村的老渔民说起“海”、首先提到的是“渔”。

图片2

(图为盐田渔村海鲜食街一角。杨应森摄)

在盐田渔村,一位在这里经营海鲜大排挡的老板说,每天到这里来观光海景和品尝海鲜的游客络绎不绝,尤其是每周未和节假日更是人山人海,也给我们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入。

图片3

(图为这位在渔坊前为食客服务、手拿独具特色的“双重遮阳伞”的男士成为食街上吸引人们眼珠的又一亮点。杨应森摄)

深圳目前共有8家大型远洋渔业企业,作业渔区覆盖中西南太平洋、印度洋等海域。据悉,深圳已谋划在宝安大铲湾建设集生产、加工、交易一体的远洋渔业基地,宝安区海洋局一位官员说,大铲湾的目标是“比肩东京的筑地渔市”。

说起“海”,除了“渔”、就是“港”。

2014年,深圳港累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403万标准箱、货物吞吐量2.23亿吨,连续两年位居全球第三,年产值占深圳全市GDP的7%以上。

图片4

(远眺盐田港集装箱码头一角。杨应森摄)

目前,挂靠深圳港的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已有235条、通往全球300多个港口,全球物流协会首席执行官基兰·林认为,已成为“规模港”、“枢纽港”、“合作港”、“绿色港”、“宜人港”的深圳港或可发展成为中国、甚至亚洲地区的中转港。

深圳现已设立了前海、后海、宝安中心区、红树林、蛇口、盐田等海洋产业功能区,形成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油气业、滨海旅游业三大优势海洋产业。但是,靠海“吃”海的深圳,“吃”的不仅只是“渔”和“港”。

图片5

(盐田港湾游艇观光也成为当地旅游资源的一笔创收。杨应森摄)

3月31日,深圳公布了对海洋电子信息、海洋生物、海洋高端装备、游轮邮艇、海水淡化、天然气水合物、深海矿产、海藻生物质能等8类海洋产业项目的扶持计划,以形成海洋产业的“蓝色产业链”。

负责拟定这项计划的人士说,靠海“吃”海的深圳应该走向“深海”、“远海”。

曾为“神舟十号”提供通信保障设备的邦彦信息技术公司由“上天”到“下海”,自主研发了保障海洋通信的“船舶宽带数字综合业务系统项目”;一直从事空气质量、污染源水质监测系统和仪器研发的中兴仪器公司将陆地监测技术到海上,开发了海洋长期监测系统和设备的研发;深圳虚拟大学园发起成立了从事海洋科研、工程、经营的深圳海洋研究与技术联盟,搭建起海洋产业发展的技术研发和转移的创新平台。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副院长马辉教授说,海洋生物医药、海水综合利用、深海观测设备、海洋电力等新兴产业将会对深圳海洋经济的转型升级起到引领作用。

靠海“吃”海,深圳既逢“天时”、也得“地利”,更合这座城市的“口味”,因为大海的开放、包容,正是深圳的特质。

关于作者:杨应森,中国日报驻深圳记者站站长。

【责任编辑:管理员】
中国日报网特约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