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勇  >>  正文
吴勇:没有国际化视野的企业家没有未来
吴勇
2015年04月29日

 

t016bafead93f91c697

大连

时光荏苒,在享受了加入WTO之后十多年的高速增长之后,东北当下再次遭遇经济下行的困扰。政府、企业、学者都在反思,东北又咋了?出路在哪里?

十多年前的《东北咋整》一书在全社会引起了轰动和广泛讨论,之后国家迅速出来了振兴东北战略。十年过去了,当中国经济走入新常态的时候,东北三省的经济又出现了困扰。

数据显示,2014年GDP增速位列全国倒数的东北三省,2015年一季度经济增速依然未见起色。辽宁省一季度GDP增速仅1.9%,全国倒数第一;黑龙江和吉林分别为4.8%和5.8%,三省GDP增速都远低于全国。

回头再看区域最有代表性的民营企业---禾丰、远大和东软,这三家企业如今都健康茁壮,秘诀是什么?

仔细研究三家企业,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国际化视野,这一点也与当下“一带一路”战略高度契合。

禾丰牧业自成立之初,就与荷兰皇家饲料公司开展合作,并把业务做到了朝鲜、尼泊尔和印度,当下正在开辟非洲市场;海外市场的营收一度占到远大幕墙的一半以上;东软起家就是做对日软件外包,之后与包括微软在内的多家跨国企业建立和合作关系,还把产品卖到了美国市场。

除了重视国际市场,这三家公司都把提升员工英语水平作为团队建设的重要部分,并在升职加薪中列为重要考核指标之一。

笔者在辽宁工作十多年,禾丰木业董事长金卫东是屈指可数能够用英语发表公开演讲的企业家。金本人也承认,正是因为流利的英语帮助他在被别人忽视的情况下赢得了尼泊尔工商业巨头的亲睐,并最终达成合作,谱写了一段国际合作的佳话。

英国经济学家理查德奥蒂(Richard Auty)在20多年前提出资源诅咒(Resource Curse),资源丰裕国家经济增长的速度是缓慢的,甚至是停滞的。东北三省是中国各种自然资源非常丰富的地方,但恰恰是丰富的资源和僵化的体制窒息了创新和创业。禾丰、远大等企业的重要意义在于,企业创始者愿意加入到寻找新大陆的冒险中,并通过自身的实践证明了此路可通。

按照国务院近日通过的“一带一路”战略,辽宁省名列其中,这也指明了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和重点。辽宁省省长李希此前两会期间,接受中国日报采访时也明确表示,必须融入一带一路战略,推动省内企业走出去,开辟广阔国际市场。

如果说,过去企业只需要做好市内、省内、国内市场就可以生存得不错的话,那么从现在开始,没有国际视野,不能密切融入到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中,谋求更大发展的企业注定很难看到明天的太阳。

因为这个世界在互联网的推动下,已经变平,不管是狮子还是羚羊,如果在太阳升起来的时候不努力奔跑,要么被饿死,要么被吃掉。

关于作者:吴勇,中国日报驻辽宁记者站站长。

【责任编辑:管理员】
中国日报辽宁记者站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