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炎  >>  正文
火炎:图片背后的抗战故事
火炎
2015年06月08日

说起桂林,人们大都知道这里“山水甲天下”,而桂林深厚的抗战文化积淀却鲜为人知。我来广西工作已有九个年头,在多次的采访中对于桂林的抗战文化多少有了一些了解。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我从自己的图片库中找出几幅自己前些年拍摄且印象深刻的图片,说一说照片背后的故事。

中国空军上尉何信何信早年毕业于桂林航空学校,后又留学于日本民野航校。1938年1月,担任国民革命军空军第三大队八队副队长的何信上尉,奉命赴第五战区参加鲁南保卫战。3月25日凌晨,何信与战友驾战机14架与日寇17架战机作战,相继击落日机7架。空战后返航至牧马集上空时,又与20架日军的援机遭遇,遂展开激战。何信在战机油尽弹绝情况下,不幸胸部中弹,毅然猛撞敌机,与敌同归于尽,年仅26岁。建国初,何信被中央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我父亲牺牲的时候我才刚满八个月。”何信的儿子何平说。解放后,何平曾任广西话剧团演员,扮演过陈毅将军等角色。改革开放后,何平回到桂林,为了纪念父亲,在“五美路”自家的老宅基地上自费修建了“何信纪念馆”,每年都会迎来众多参观者。

conew_图片1

何平与夫人及孩子们在“何信纪念馆”大厅合影。大厅正面墙上挂满了父亲何信生前的照片。 火炎 摄

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纪念馆1938年9月间,叶剑英和钱之光从武汉八路军办事处打电话通知当时原在八路军驻湘通讯处工作,即将调入武汉八路军办事处的刘恕同志到桂林去筹建八路军桂林办事处。尚未正式就职的刘恕便奉命到桂林先去找房子,武汉八路军办事处请党外友好人士熊子民先生到长沙和刘恕一道去桂林。那时熊子民先生的妻子和孩子都住在桂林,刘恕就住在熊子民先生家里。他俩经过一段时间的周密寻查,通过熟人找到广西银行的黄昌炎经理,再经黄昌炎介绍,找了当年桂北路138号黄旷达开设的“万祥糟坊”。“糟坊”就是依中国土法酿酒的作坊。租用这里砖木结构的两层小楼作为办事处办公地点,目的是利用“糟坊”起到一定的掩护作用。但这栋楼房之前遭了火灾,于1938年8月重建,工程尚未完工。黄旷达先生说,等完工后再来租吧。刘恕说,我们急需房子,让我们住下后再慢慢完工,黄旷达先生便答应了。双方当即签订了租房契约。然后,刘恕、熊子民在桂林街上购买了旧的办公桌椅和竹木家具。同年11月中旬,八路军总部秘书长李克农率武汉八路军办事处及《新华日报》部分工作人员一路艰辛抵达桂林,住进了万祥糟坊的这栋小楼,从此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正式建立。

conew_图片2

黄旷达的夫人捧着他的遗照和儿孙在一起。黄旷达先生2008年去世。 火炎 摄

《救亡日报》旧址《救亡日报》由抗日战争期间国统区文化界救亡协会主办,于1937年8月24日创刊于上海。上海沦陷后,1939年1月10日迁至桂林,报社就设在桂林市的太平路21号。社长郭沫若,总编辑夏衍,报纸设置国际新闻、国内新闻、时评、通讯、文化岗位等栏目,主要宣传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的方针政策,报导国际反法西斯斗争和中国抗日战争的情况,同时也刊登文化、教育、经济消息和文艺小品等,对发动全民抗战起了积极的作用。“皖南事变”后,国民党军委政治部三厅厅长何浩若亲临桂林,明令禁止宣传共产党的抗日主张,《救亡日报》于1941年3月1日被迫停刊。在前往桂林市太平路21号《救亡日报》旧址采访时,旧址的老房子里还住着桂林市文物局的退休职工和她的重孙。这位老人在此已居住了60多年。墙上的照片是她和她丈夫结婚时的合影。如今丈夫已过世多年。她说,“孩子们在其他地方也买了房子,但就是舍不得搬走。”

conew_图片3

桂林市太平路21号《救亡日报》旧址老房子里,桂林市文物局的退休职工和她的重孙住在这里。 火炎 摄

苏联陆军中校巴布什金抗日战争期间,苏联有力地支援了中国人民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侵略。苏共党员、陆军中校巴布什金,出生于平兹省格洛维申区格洛维申诺村,1939年受苏联政府派遣,来华支援抗日战争,他曾担任国民革命军第五军军事顾问,参加过“南京战役”,后被派往桂林。1940年9月16日巴布什金病逝于桂林,年仅35岁。

conew_图片4

俄罗斯女大学生娃丽和优丽在西山公园内的苏联陆军步兵中校巴布什金墓前献花凭吊。 火炎 摄

“中国空军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据史料记载,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飞行教官陈纳德组建了“中国空军美国志愿援华航队”(又称“飞虎队”)。当时,美国驼峰航空运输队在驼峰航线上动用近千架飞机和上万名航空地勤人员,来往运送了70多万吨物资和3万余人员,有力地支持了中国的抗战。1942年6月11日,“飞虎队”来到桂林秧塘机场驻扎,担负起防空和打击日本海上运输力量的任务,为保卫中国南方地区生命财产安全和歼击日本海上运输船只立下了赫赫战功。

conew_图片5

曾在九岁那年参加过救援受伤飞虎队员的龙凤高老先生(右)在接受飞虎队指挥官陈纳德的女儿辛西娅• 陈纳徳赠送家庭照片时激动地回忆当年情景。 火炎 摄

故事发生在1943年秋的一天,秧塘机场附近大雄村村民龙桥保的父亲去世,很多村民都来龙桥保家守灵。“不好了,路边有一个死人。”刚吃过夜宵的李德龙出门解手,发现路边躺着一个人,吓得忙往回跑。年长的龙凤喜拿着油纸灯笼去看,见是一位美国飞行员,跳伞时刮伤了腿部,据说是从油麻圩走路回秧塘机场时昏倒的。大家把他扶进龙桥保的家里,给他喂了姜糖水,过了10多分钟他才苏醒过来。因语言不通,估计美国飞行员是饿了,大家就拿出牛肉和花生米等食品摆在桌上,美国飞行员指着牛肉和花生米要吃。吃饱饭后,美国飞行员想回秧塘机场,从堂屋的左边还未走出堂屋的门,就差点跌倒。这时众人都说:“他还不行,得想办法把他抬回秧塘机场。”于是,大家用椅子做了一副担架,把高大的美国飞行员抬到担架上。龙凤喜、李德龙、龙春林、龙秋林等四人轮流将美国飞行员抬到了秧塘机场,在机场他们得到机场里美国人送的香烟和巧克力。“那是我第一次吃到巧克力”龙凤高回忆当时情景时说,当时他才九岁。

关于作者:火炎,中国日报驻广西记者站站长

【责任编辑:管理员】
中国日报陕西记者站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