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卫华  >>  正文
毛卫华:东归——巴音布鲁克给世界讲故事
毛卫华
2015年08月19日

土尔扈特人在逃亡途中曾经演出了多少场惨不忍睹的悲剧啊。有多少爱情和幸福永不复返,多少道血泪溪流在这条悲苦之路上奔涌。这路上的座座界石,便是千百个露天坟墓。无数个尸体被抛在那里成了饿狼猛禽的口中食。那些能够讲述最动人心弦故事的人死在途中了,那些活下来的人当然不愿意重提经历过的噩梦,要尽力从记忆中抹去那些恐怖的场面,因为他们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坚定地期望未来那和平安宁的岁月。” ——斯文·赫定

《东归·印象》舞台剧。中国日报 王状飞 摄影

土尔扈特是我国蒙古族中一个古老具有历史文明的部落之一。早在明朝末年(公元1628年),土尔扈特人为了寻找新的生存环境,部族中的大部分人离开新疆塔尔巴哈台故土,越过哈萨克草原,渡过乌拉尔河,来到了当时尚未被沙皇俄国占领的伏尔加河下游、里海之滨。在这片人烟稀少的草原上,他们在跨越两大洲的辽阔土地上开拓家园,劳动生息,建立起游牧民族的封建政权土尔扈特汗国。留下了英勇奋斗、永垂不朽的历史足迹。
土尔扈特人在伏尔加河流域,生活了140多年,到18世纪60年代,俄国政府在政治上要改组扎尔固,从经济上沙俄政府让大量的哥萨克移民向东扩展,不断缩小土尔扈特的游牧地,意味着土尔扈特畜牧业发展受到限制;从文化方面来说,土尔扈特人全民信仰藏传佛教,沙俄政府迫使他们信仰东正教,这一条对土尔扈特人,在精神上绝对承受不了。因不堪忍受沙俄的穷兵牍武,他们在汗王渥巴锡的领导下要东归故土、回归祖国。土尔扈特人一路浴血奋战,义无反顾。历时近半年,行程上万里。他们战胜了沙俄、哥萨克等军队不断的围追堵截,战胜了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承受了极大的民族牺牲,终于实现了东归壮举。

历经千辛万苦的东归英雄画卷。 中国日报 毛卫华 摄影

东归历史长卷。中国日报 毛卫华 摄影
这就是18世纪70年代轰动世界人类历史最后一次民族大迁徙 ---东归 ,它是一个荡气回肠、气吞山河的伟大壮举。这样壮举就是新疆和静先人们造就的。
和静是一块神奇的地方,这里是天鹅的故乡!在这里,在新疆开都河流域,生活着一个英雄的部落,他们过着自己单纯而自足的放牧生活,一代代流传着祖先的英雄传说,续写着新的辉煌。这个部落就是公元1771年从伏尔加河流域回归祖国,于1773年6月来到巴音布鲁克草原,经清朝乾隆皇帝批准,祖国母亲以海纳百川的气度将远方的游子揽入怀中,清政府将他们安置在巴音布鲁克草原,从此在巴音布鲁克草原和开都河流域定居,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的最后一次民族大迁移。而谱写壮丽雄浑爱国主义诗史的东归英雄土尔扈特部蒙古人。

巴音布鲁克开都河九曲十八弯。 中国日报 毛卫华 摄影

千百年来,开都河水在这里缓缓流淌!由于独特的河流地理,在此营造出了一片新疆面积最大的湿地,湿地中就是全国闻名的巴音布鲁克天鹅湖保护区 ,也是中国唯一的天鹅自然保护区,它置身巴音布鲁克草原之中,位于开都河上游的高山盆地中。天鹅堪称巴音布鲁克草原上的世袭贵族,每年4月成群结队地从南方归来,那景致如同九天落玉,蔚为壮观。它们眷恋这里安静祥和的优美环境,愉快地寻觅心仪的伴侣,繁衍生息,哺育幼雏,教它们游泳、觅食、飞翔、迁徙。
开都河两岸的草原是一块养育胸怀的地方。浮舟沧海,立马天山,驭马手与奔腾的骏马演绎着渥巴锡汗当年率部东归的勇猛,马头琴诉说着归途之路的艰辛历程。无缰的马群奔驰在无垠的草原上,牧人在马背上跳跃、翻腾,一次次将绳套抛向狂奔的头马,这种惊险和壮美的气势常常强烈地震撼着人们的心。

由土尔扈特部第二十四世汗王倡议修建的新疆最大的藏传佛教格鲁派(黄庙)寺院。中国日报 毛卫华 摄影
随着近半个世纪过去,记者走进了这块神奇的地方,土尔扈特人的生活水平已今非昔比。今天,开都河流经的草原是一幅美得让人震撼的图画。河两岸洁白的毡房炊烟升起,荡气回肠的一曲《蒙古人》在黄昏的草原上响起,马头琴如泣如诉的乐章,在奶茶的清香中渐渐融进夕阳的余晖。
巴音布鲁克镇巴西里木克村党支部书记甫·迪来告诉记者说:“我有两个孩子,一个在新疆农业大学,一个读初中。我们部落在这里非常受到其它部落和人们的尊重,我们生活、劳动在一起非常和睦。我曾经走出这里,在外地搞种植,由于多种原因,经营情况不是很好,我又返回这块土地上。在2002年开始经营旅游,2013年组织我们村17家组建了‘汗家乐’合作社,以此来发展旅游,每户每年可以收入5万元左右。我非常希望我们村180多户在未来10中都加入旅游合作社,这样可以解放一部分劳动力,部分放牧,部分从事旅游,这样就可以极大的增加收入。随着牧民定居政策的落实,我们村一部分居住在县里,一部分在镇里,老人和孩子生活、学习都非常方便”。

甫•迪来和他的‘汗家乐‘’蒙古包。  中国日报 毛卫华 摄影

73岁的放映员欧其尔阿拉展现中国第一代和第二代放映机。  中国日报 毛卫华 摄影
当年担任放映员,现已73岁的欧其尔阿拉介绍说:渥巴锡在几百年前率部回归祖国,我的祖辈们在清政府和当地各族民众的帮助下,在这块土地上重建家园,繁衍生息。我从1959年学习放映,60年开始放映,一放就是37年。由于牧民居住特别分散,那是我在牧场放映一部电影要两个多月才能完成一次。当时没有蒙语电影,也没有翻译,我一边放映,一边当翻译,在我们牧区如果没有人看上电影,我感觉就是失职。曾今有一个残疾人,我碰到她问她。你看过电影吗?她说:“没有”,我就为她一个人专门放映了一场《白毛女》,她看的非常投入,非常激动,她一直在哭,感染的我也在一直流泪。现在政策好了,人民也富裕了,家家有电视,孩子们都会双语,我退休在家享受着晚年生活。
美丽的巴音布鲁克,富饶的和静,就是这个英勇民族及后裔的家园,但见:碧绿的草原中间,耸立起了一排排一砖到顶的房屋,商店、学校、医院一应俱全。家家户户有电视,虽然满屋都是现代家具,但还有人住着大排炕,炕上铺花毡,墙上挂花毯,这是古老的习俗。渥巴锡后裔们有的从事牧业,有的从事种植业。牧民放牧有的骑马,有的骑摩托。“安分度日,勤奋耕田,繁衍牲畜,勿生事端,至盼至祷”。渥巴锡的后代,秉承祖训, 长期以来和各族人民在这片土地上和睦相处、共同在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创造了幸福美好的生活。虽然,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的英雄事迹,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个辉煌篇章,也是人类历史上最后一次民族大迁徙。距今,时间已经二百多年。然而,历史不会忘记,祖国不会忘记,世界不会忘记,巴音布鲁克将永远给世界讲述着这些气壮山河的故事,并将永远传承下去。
关于作者:毛卫华,中国日报驻新疆记者站站长。

【责任编辑:管理员】
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