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非  >>  正文
吴非:媒体在一带一路“共同现代化”目标中的角色
吴非
2016年01月11日

吴非 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暨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陈亦开  暨南大学一带一路传媒外交研究所 研究员

 

 

伴随着“一带一路”政策的稳步实施,媒体在公共外交领域的作用已经愈发明显。2015年9月28日,察哈尔学会在京发布《共同现代化:“一带一路”倡议的本质特征》研究报告。共同现代化作为一个全新的概念,是指以实现人类不同层次共同利益为目标的、以多个国家组成的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国际共同体推进的现代化道路,它以合作共赢为核心原则,采取国际合作的方式,充分考虑人口和生态环境因素,追求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经过分析论证报告认为,“共同”与“现代化”是“一带一路”的核心关键词,“一带一路”的本质是共同现代化。

如何将这一全新的概念面向海外,推而广之,需要媒体在一国之内、国家之间、世界格局下全方位多角度,通过报道政府与民间交流,运用新旧媒体融合,不断提高媒体人的职业素养等手段,以政治互信、经济互通、人文交流为切入点,树立中国在海外的大国形象,真正成为各国政府与民众之间的沟通桥梁,扮演好“一带一路”上共同现代化建设当中的传播者、讲述着、分享者、塑造者的角色。

一、国与国之间的共同现代化:媒体交流推进受众理解,经济合作成为主要切入点

现实主义大师汉斯·摩根索曾说过:“一国政府动员本国公众舆论来支持其外交政策,这是不够的,它还必须争取其他国家的公众舆论。这个要求反应了外交政策的特性在近代发生的变化。在我们看来,推行外交政策不仅要用外交手腕和军事实力等传统武器,而且要用宣传这种新型武器。”在国与国之间的交流领域中,中国媒体要体现出传媒大国的风采,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宣传“一带一路”与共同现代化政策。

首先,中国媒体秉承积极态度,赢得国外政府与民间媒体的友善回应

敞开怀抱邀请外国媒体来做客,通过实地参观发觉真实的中国,形成世界自发热议“一带一路”的新局面。

中方以开放的姿态邀请各国媒体朋友来华访问参观,以国际化、大格局、全方位的视野建立“丝绸之路”、共同现代化的媒体传播大平台。在2015年9月21日举行的 “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上,来自6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100多位国际传媒巨头,围绕“命运共同体、合作新格局”的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就如何当好记录者、阐释者、推动者发表了精彩观点。其中既包括“丝绸之路西出国门的第一站”哈萨克斯坦,“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印度尼西亚的媒体同行,还有与我国距离较远的阿根廷、墨西哥、联合国记者。同时,“一带一路”全球媒体自发持续热议。据统计,2013年9月至2015年2月期间,海外媒体有关“一带一路”的英文报道共2500余篇。沿线国家的媒体,如印度报业托拉斯、菲律宾新闻社、《印度时报》、新加坡《海峡时报》等,成为报道的主力。西方媒体中,路透社、法新社、美国《华尔街日报》、日本《外交学者》网站等,也发表了不少报道评论。2014年11月29日出版的英国《经济学人》刊文称,北京高层用现代高速铁路、公路、管道、港口以及光缆,重新“复活”古代丝绸之路,将这些道路以及由此产生的贸易,视为建设睦邻友好的重要措施。

其次,通过海内外媒体报道,加深各国民众的相互理解与支持

摘要:不仅自己宣传好,还要带动他国主动为我们宣传,让世界人民真正了解、熟悉、支持中国的主张,愿意参与其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根基,中国有着深厚的优良传统与制度创新。古代儒家提出“民本思想”,中国共产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如今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群众路线。近年来通过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外国媒体的广泛正面的报道增多,中国的对外政策与国家形象在外国民众心中已有深刻良好的印象。习近平主席访英期间,平时并不关注政治的英国民众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民调显示英国民众对中国好感增加,英国资深媒体人指出,这和英国传统关心天气一样,有着眼未来的意思。

作为老牌帝国的代表,英国并非古丝绸之路国家,也非“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但是主动提出将英格兰北部振兴计划与“一带一路”战略对接,邀请习近平主席访问曼彻斯特,向世界发出非沿线国家也可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积极信号,能有如此大动作与满腔热忱,与民众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共同现代化的成果不仅要惠及我国民众,更要推而广之使“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愿意参与其中的国家,乃至让世界各国人民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

再次,愿以经济问题为切入点,在国与国之间共同现代化进程中深化务实合作

经济发展是重中之重,也是吸引他国加入共同现代化的最大原因,以经济各个领域,便于取得沿线各国的真正信任。

中国形象在海外的树立,离不开经济基础强有力的支撑。一个国家只有经济不断发展,军事才能强大,社会才能安定,人民才能幸福。“一带一路”与共同现代化的实施,经济合作是最好的切入点。“一带一路”贯穿亚欧非大陆,一头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一头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中间广大腹地国家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中国在“一带一路”乃至全球投资的发展,很可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不伴随着军事霸权而进行的会对世界经济新秩序产生影响的重大活动。

从中国制造、中国投资、中国工厂到中国技术、中国创造,中国在海外的产业链条已成为我们的世界名片。“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在享受中国带来的物质便利与生活改善的同时,对中国取得了更多的信任,有助于更加促进政治、社会、文化等多领域的广泛交流与深化务实合作。

 

二、国际间的共同现代化:媒体带有融合的角色,有助于一个国家内、国与国之间、“一带一路上”经济共同发展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合作共赢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围绕这一主题进行活动,“共同现代化”开辟了一个全新的模式。互联互通既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主线,又是“共同现代化”的主要内容,可以减少国与国之间的冲突,让国家的发展方向更加明朗。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国周边外交的基本方针,就是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突出亲、诚、惠、容的理念。要做到政治、经济、贸易上的互联互通,需要在公共外交领域真正的互联互通,媒体应抛去新兴技术手段的华丽外衣,褪却“无冕之王”、“第四权力”的闪耀光环,所保留的,正是跨国界交流传达“真实声音”的最本质功能。

政府与媒体:及时准确对外传递信息,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稳定团结的国内情况需及时传达,一以贯之的和平外交风格表述更要迅速到位,只有对理念深度认同,才会更好助力经济发展。

中国近年来发展势头良好,与世界各个大国,周边国家之间的交流也日益频繁,但世界上某些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国情了解不够充分,对于共同现代化建设是否能够落到实处,还存在着担忧与疑虑。为此在公共外交领域,媒体在宣传时要指出我国经济发展平稳,国内政治环境稳定,打击腐败收效甚广,“一带一路”政策完全有保障、有能力走出中南海,随着经济文化交流漂洋过海,真正通达五湖四海。

与此同时,媒体还要将中国的外交风格、外交政策传播到世界各地。今天我们强调合作共赢为共同现代化的核心原则,这需要关系理性主义文化作为支撑,东方文化尤其是中国文化对此将会有较大的贡献。我国优秀儒家传统文化中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箴言,建国初期周恩来总理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获得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同。在对外合作过程中,中国不当霸道总裁,不建军事基地,不强加给对方我们的价值观,不要求对方必须按照我们的方式行事,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坚持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商量得越多越深入越好”的真谛传播开来,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全球化网络时代,让沿线各国能够真实发声,“人人都会成为歌唱家”。

媒体与受众:树立国民新形象,获得他国受众认同

积极报道中国公民海外优秀表现,言谈举止展示中国风采正能量,建立中外友谊长廊,当地华人可以帮到大忙。

国际间的人际传播交往看似微小,却能见微知著,体现一个国家的社会风貌与人文内涵,每一位在海外的中国人都是国家形象的真实缩影。“一带一路”和共同现代化的实施,让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走出海外工作、旅游、学习、生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深入人心,我国公民素质显著提高,媒体要架起中外人文交流“友谊的桥梁”,既要让我国民众了解他国政策法规、风俗习惯,也要通过正能量的报道,让他国公民熟知中国人民高素质的新形象。

其中既有中国血统,又有海外背景的当地华人,会成为构建国际间人文交流的重要纽带。特别是东南亚各国,华商在当地政商界人脉广泛,熟悉驻在国的社会、法律、文化环境与风土人情,对祖国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也很了解,对于帮助国外民众解读“一带一路”政策大有裨益。海外华侨华商在涉及中国与驻在国之间的重大合作项目方面,有能力、有实力、也有积极性推动和参与,是连接中国与调动与凝聚全球华人的经济力量。

经济与媒体:普及共同现代化理念,宣传国家经济方针

共同现代化理论超越以往,经济成果已见真章、收效显著,通过媒体使经济政策普及沿线各国。

民族国家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单位,法国的黎塞留主教首先提出了国家至上的理论,但当今世界存在的诸多全球性的问题,究其根源之一是民族国家本位的现代化模式所带来的诸多不良负面效果。共同现代化理论则以国际体系为本位,全面发展为目标,秉承合作共赢的原则。在共同现代化的议题下,通过经济合作使“一带一路”沿线各国获得了切实的利益,有助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减少国与国之间的冲突,使得各个国家发展方向日趋明朗,成为区域经济合作的优秀榜样。我国现已同俄罗斯、匈牙利、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卡塔尔、科威特等国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的一揽子协议与谅解备忘录;与印尼签署雅加达—万隆高铁合作建设框架协议;中塔公路二期、中亚天然气管道D线等项目正在加快推进;莫斯科至喀山高铁、中老铁路、中泰铁路、中缅皎漂港等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媒体对“一带一路”经济成果的报道,要深入各国第一线,掌握第一手资料,悉并了解经济合作为各方带来的切实利益。与此同时,还要将我国的新的经济政策与发展理念,及时有效地传播开来。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发、共享”的发展理念,这些重要政策需及时有效地宣传到位,让国外政府与民众不仅看到真实的经济效益,更要知晓我国经济大政方针,使经济报道方式更具权威性与说服力。

近年来中国政府与媒体通过在公共外交领域的不断努力,国与国之间的冲突逐渐减少,各国人民友好往来交流频繁,充分说明“一带一路”并不是来殖民与征服,而是带来共同现代化建设的美好蓝图与伟大丝绸之路精神的复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在历史上曾经有过辉煌的交集,保持着深度的文化认同与繁荣的贸易往来,如今依旧可以携手并肩,继往开来。在公共外交领域中,传媒作为重要角色会持续发光发热,助力“一带一路”与共同现代化进程迈上一个崭新的台阶。

【责任编辑:管理员】
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暨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专栏作家,香港凤凰卫视和亚洲电视台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