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川  >>  正文
秦川:千万别让留守儿童成为被"耽搁的一代"
秦川
2016年04月11日

"决不能让留守儿童成为家庭之痛、社会之殇。"李克强总理在今年1月27号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如此强调。最近,民政部、教育部、公安部印发了《关于开展农村留守儿童摸底排查工作的通知》,决定从今年3月底至7月底,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一次农村留守儿童摸底排查工作。

1月底,国务院常务会议谈及留守儿童;2月中旬,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3月底,多部门决定摸底留守儿童;4月初召开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按部就班,紧锣密鼓,足见中央决心,志在彻底解决留守儿童问题。

摸底与兜底
我国究竟有多少留守儿童?恐怕谁都无法给出最准确数字。不弄清楚有多少留守儿童,怎么帮扶?摸底留守儿童确有必要。怎么摸?摸什么?据民政部官员介绍,一是农村留守儿童个人信息,包括出生日期、身体状况、居住地址、寄宿情况等基本信息;二是农村留守儿童家庭及监护基本情况,包括家庭成员情况、父母务工地点、家庭主要经济来源、受委托监护人基本情况、村民委员会联系人;三是本行政区域农村户籍人口中不满16周岁未成年人的数量。

摸底是前提,不代表不摸底就不帮扶留守儿童,而是通过摸底更好地帮扶留守儿童。对于摸底工作,网友在叫好同时也表示担忧,一是摸底会否走形式?二是摸底之后怎么办?三是摸清了留守儿童的底,一些超生儿童会不会被暴露出来?这些担忧或非多余。留守儿童是变化的,这就给摸底带来难度;摸底之后重在兜底,即真正实现精准帮扶,否则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就失去意义;对超生儿童不罚款,才能化解超生家庭的担忧,他们才能配合相关部门。

留与流
留守儿童的特点是留在农村,但是他们的父母是流动的,进城务工,居无定所,像是漂流的浮萍。如果条件允许,家长当然希望将孩子带在身边,这样一来留守儿童就成了流动儿童。解决好流动儿童难题,才能减少留守儿童。而要解决流动儿童难题,就需要城市降低门槛,甚至零门槛,比如流动儿童在流入地的上学应该零障碍,也就是说父母在哪里打工,孩子就在哪里上学,相关学校为留守儿童无条件敞开大门,不应设置任何条件。人们常说:"多开一所学校,少建一所监狱",让流动儿童接受到优质教育,这是推动他们成才的必由之途。

如果家长实在没法将家长留在身边,那么留守在农村的儿童同样需要接受好的教育,但调查显示,留守儿童辍学现象严重,连基本的义务教育都读不完,更不要说高等教育了。防范留守儿童,需要家长负起责任,更需要政府部门尽职尽责,毕竟按照法律规定教育主管部门有责任让辖内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对于一些留守儿童来说,他们除了失学,还处于失亲、失管、失足的状况中,这就更需要政府部门担起责任。

钱与人
解决留守儿童离不了钱,没有钱万万不能,但是光有钱也不行,最重要的是人。知名公益人士邓飞说:五年来,我们从400多万名捐款人手里筹集了26000万捐款,服务着100万留守儿童,我们得到了国家和政府很多表彰,但我们发现了公益的局限:如果孩子的父母不在家里,不在孩子身边,我们的努力注定是徒劳的。因为我们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孩子的困境问题,另,我们这种单纯送孩子"鱼"的方式也很辛苦。

诚然,谁也不能取代父母,但是,如果父母实在没有办法陪伴孩子,政府部门可不可以组织专业的爱心人士帮扶留守儿童?这种帮扶当然不是送些文具那么简单,而应该承担起一定的监护责任。解决留守儿童难题,离不了人,离不了专业人士,离不了前赴后继的专业人士。

有人说留守儿童是"制度性孤儿",解铃还须系铃人,既然留守儿童是制度造成的,那就需要重构制度,通过行之有效的制度安排逐步解决留守儿童难题。这注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但是没有退路,也不能再有丝毫的麻痹大意,否则数以千万的留守儿童将无法拥有明亮未来,彻底沦为"被耽搁的一代";否则,将有无数个家庭被拖入深渊,我们这个国家将为之付出沉重代价。

【责任编辑:管理员】
资深评论员,供职于央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