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峰  >>  正文
毛峰:孔学源流之——八卦设立之法
毛峰
2016年05月04日

河图大易之八卦体系中,乾坤两卦为其余六卦的根本,称“体卦”,胡煦称为“大父母”;震巽坎离艮兑六卦,称“六子”。胡煦创造性地解释孔子《彖辞》“往来上下”之说,将八卦符号,创造性地发挥为宇宙元气(乾坤)不断伸张、变动、演化(乾用九、坤用六)出万千事物(六卦为象征)的鲜活生动的宇宙哲学、符号哲学体系。

胡煦夫子,予以精妙论述曰:

乾坤体也,六子用也,体之一交而用斯出矣。……只缘六子皆系乾坤相交而成,而本然之体三爻原自相等,今忽变此一爻,是所存之两爻为体而主静,而所变之一爻为用而主动。周公于乾坤两卦特著用九用六之说,明此往来上下者皆为动用之爻也。……孔子《彖辞》所由有往来上下之说,无非示人观象之法,用以审择主爻而已。《系传》中一索再索三索,凡皆指其动用之机而言之。……体立于内而主静,用交于外而称来,体言其形之似,用言其气之通也。故全部《周易》成卦之妙全在用九用六两节,此义不明,自汉以来,《周易》全无真解,职是故也。

全部《大易》精髓,在观象明道。

观象即观八卦之象所由成立、运行之鲜活机制,胡煦《周易函书》将八卦符号所以“如此这般”设立的原委厘清了,不愧为汉唐宋明以来“孤见之明”也!

胡煦进而绘出《乾坤二体图》和《乾坤二用图》来图示,八卦符号得以设立、宇宙元气(乾坤)如何往来上下、运动,何以伸张万物生命之不息活力。

譬如震卦,就其本体(体)而言,“乾自外来而交于坤初,则中末二爻犹然坤体,此坤往成巽、乾来成震之爻”,震卦象征着春雷阵阵、万象萌动、时雨将至,宇宙阳刚之气(乾)自外(太空星光、太阳光)传导而来,大地仍在阴气(坤)笼罩下,乾阳之气与二阴之气交会于初爻(事物的内部、底部),生机虽不断灌注,但在这个宜潜藏的时-位上,常受困不得发抒,偶尔发抒则为激愤勃发之惊雷,所谓“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者是也;就万物成形之现象(用)而言,震卦得以成立的卦象是:乾作为本体,居于初九、九二、九三之位,同时,乾刚之气用(伸张)于坤体初爻之位(用九。实则六三之位),坤体在六二、六三之位仍保持沉静(静体),于是,乾阳之气贯通于震卦之初爻(在乾体称初九,在坤体称用九),而在二爻、三爻(乾坤二体分别称九二、九三和六二、六三)上,阴阳二气仍处于对峙相持状态,这样阳气贯通于底部,不得发抒,惊天之春雷于是震响,震卦于是乎成立矣!

中华易道体系之博大深邃,由于胡煦的创造性解释,一扫死板支离之病,焕发出无限生机!

汉唐宋明不少易学家,总把八卦符号,看作固定死板的事物状态,不能“生机主义”地予以鲜活、生动地看待。譬如六爻,阳气贯通于初爻(事物内部、底部),与阴气在事物的中部、外部(二爻、三爻)尚处于对峙状态,这样,阴阳交合融通,原本一阳二阴的震卦,经胡煦的诠释、发挥,演化成乾体不断渗透、贯通坤体的生动局面。

易象、易道,作为中国哲学体系的根本构造,就是李约瑟所谓的“无限的生机主义”,必须鲜活、灵动地加以把握;如此,伏羲河图之易、文周孔子之易、汉唐宋明之易,浑沦圆转而不支离,万象涵括而一气贯通,胡煦易学,真不愧为梁启超所谓“清代整理旧学之总成绩”之一流贡献者:

其以二色别阴阳者,伏羲之法也。不如此,则无由称为两仪四象。其以连断别阴阳者,《周易》之法也。不如此,则既开之图,不可以一色辨也。其以虚实别阴阳者,《函书》之法也,与伏羲之法相似。不如此,则二用之象难明。

大哉!《周易函书》连接起伏羲河图之阴阳两色,贯通于《周易》之连断阴阳示意法,进而为虚实互动、体用涵括之大易哲学思辨之法,现代哲学家熊十力深受此法启迪,建构出打通天地人之“体用论”、20世纪唯一伟大本土哲学体系,胡煦实乃开启中国本土现代哲学的一代圣哲!

欢迎关注毛峰微信公众号“清风庐”:houseofwinds

【责任编辑:管理员】
北师大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国际文化传播学、中国国学传播、西方哲学艺术等人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