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洋  >>  正文
李洋:故乡在脚下,也在远方
李洋
2016年05月17日


王小平在四川甘孜两河口与当地村民在一起(图片由王小平提供)

对王小平的采访给我留下了很多思考。她是工人出版社退休的一位资深社科图书编辑,今年69岁,京城出版界有名的侠女“老炮儿”。

王小平坦言退休后比上班还要忙。近十年,她作为志愿者,多方奔走,为四川、云南、广西、湖南、甘肃等省区的落后民族地区编写了十多本供中小学生使用的乡土教材,培训了数百位基层教师,数以万计的孩子受益。

所谓乡土教材绝非百度百科式的信息集合,而是以循序善诱的文字,巧妙设计的故事和人物,引导孩子探索他们家乡的自然风物、人文传统和历史遗存。大到阿坝浩瀚的若尔盖草原,小到云南拉市海里的一个贝壳,在王小平眼里都是传递知识,激发求知欲的好素材。

“乡土教育的核心是地方文化和人文精神的理解和传递,是让孩子懂得家乡的生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懂得思考过去和现在的关系,”王小平说, “现在的孩子学到的都是来自远方的知识,对自己脚下的土地却知之甚少,对家乡都不了解何谈热爱?”

一本乡土教材从筹备到使用要经过很多环节,争取到基金会或慈善捐助后,王小平会对某地的人文历史做深入的田野调查,然后写出详细的教材大纲,争取地方教育部门的支持,组织当地文学者和一线老师负责不同的章节,成稿后还要组织当地居民和专家代表逐字逐句地听作者朗读各自的故事,提出修改意见。

王小平清晰地记着,一次阿坝州羌族文化专家当场指出故事开头写放牛人吆喝牛儿是不对的,羌族都是给牛唱歌,随后这个专家在会场里就唱了起来,立刻有人指出他唱得不对,随后会场便陷入了羌族牛歌的海洋。这种热情让王小平当场落泪。

当地藏族人也曾指出教材故事中说酥油茶是藏族的日常饮食是不准确的,酥油茶是非常奢侈的食物,只有在节庆和重要的日子普通人家才会吃,平时是不吃的。

这种逐字逐句由基层专家和居民校对的过程最大限度地保证了教材的准确和权威。虽说叫做教材,但王小平设计的乡土教育绝不是在教室里上的,她鼓励老师们带领孩子走进故乡的山水村镇,草原湖滨,或者干脆把牛羊牵进教室,这种讲究参与、互动、启发的教学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通过乡土教育,孩子们对家乡的一草一木,每个时节的传统风俗都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一本教材有时集合了几个部落故事和历史,很多孩子爱不释手,有些事情的原委典故,孩子们知道了,连村里的老人都自叹弗如。

教育在于知行合一。乡土教育仿佛一把钥匙,启动了孩子们对故乡的自主探索程序。甘肃民勤的孩子会主动思考和参与治沙;云南拉市海的孩子会关注旅游开发的生态影响;湖南土家族的孩子会学习如何建吊脚楼;阿坝羌族的孩子迷上了以往司空见惯的碉楼,探索祖先在碉楼内部留下的秘密和智慧;藏族孩子总陶醉于每一座雪山和每一条河流的故事中。

“他们会感觉到过去和家乡美好,知道自己从哪里来,更能指引他们未来的道路,”王小平说。采访时她不时地喝水,压下咳嗽。她说,总往高原跑,这是一次高反造成的后遗症。但每说到孩子们的变化时,她就像变了一个人一样兴奋不已。

2002年她给一本极具争议的小说做责编,后来迫于压力辞去了出版社的工作。那本小说的作者就是莫言。她今天谈起《丰乳肥臀》那本书时,充满了自豪。她的一个朋友在记叙那段风波时说,奶子和屁股砸了她的饭碗。没想到别人看来事业上一次挫折让她有了更广阔的天地。

我想如果中国的每个县区村镇都能有自己的乡土读本,生活可能就是另一个样子。这种读本必须是匠心独具,不是信息堆砌,而是有温度、有态度、有角度的良心之作。今天,很多人都离开了故乡,为一个美好的未来奋斗。但从来不应忘记的是那条回家的路,那是每个人的根脉所在。

最近几年,工作的需要我走了不少地方。走多了,就会有四海为家的感觉。每每看到脚下土地,有黑土,有黄土,有沙漠,也有红壤,它们何尝不是千百个他人的故土?

有路的地方,就是故乡。随着路的延伸,它在脚下,也在远方。

王小平讲广西大化县瑶族人相亲时,小伙子要能够熟练地叙述自己以上七代长辈的姓名和身世才有资格见姑娘。我想读到这篇文章的很多人需要扪心自问的是,家里三代以上的祖先,你还知晓多少?

关于作者:李洋,中国日报四川记者站站长

【责任编辑:管理员】
中国日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