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新光  >>  正文
陈新光: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转方式、调结构稳步推进
陈新光
2016年07月29日

上半年,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把握大势,科学决策,精准调控,多措并举下,各地区各部门聚焦制约经济增长的突出问题和主要矛盾,切实利用好政策"组合拳",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落实五大重点任务,政策效应初步显现,提质增效取得进展,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40637亿元,同比增长6.7%,其中二季度增长6.7%。

一、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特征更加明显

今年上半年,面对困难和挑战,各地区、各部门在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现了经济运行基本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有好,符合预期,发展新常态的特征更加明显,主要经济指标突出表现在"稳、进、新、好"四个方面。

(一)"稳"的态势在持续

上半年,积极的财政政策发力增效,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生产和需求平稳增长,就业物价形势稳定,经济持续运行在合理区间。主要表现在"四稳":一是经济增长稳。根据6月份的最新预测,世界银行将2016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由1月份的2.9%下调至2.4%。其中,预计美国增长1.9%,欧元区增长1.6%,日本增长0.5%,南非增长0.6%,巴西下降4%,与此相比,中国经济能够实现6.7%的增长,其增速依然名列前茅;二是就业物价稳。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717万人,完成全年预期目标的71.7%,全国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稳定在5%左右。此外,物价水平基本稳定。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1%,月度同比涨幅一直保持在1.8%-2.3%区间内;三是收入消费稳。从收入看,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886元,实际增长6.5%,增速与一季度持平。从消费看,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同比增长8.8%,实际增长6.6%。同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3%,与一季度基本持平;四是农业基础稳。上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1%,初步统计,全国夏粮产量2785亿斤,虽然比上年减产32亿斤,仍创历史第二高,属于丰收年。

(二)"进"的力度在加大

上半年,我国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方向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经济结构得到优化,转型升级态势良好。主要表现为"四进":一是产业结构上有进。今年以来,我国服务业持续较快增长,已稳居国民经济第一大产业,成为稳定增长的主动力和吸纳就业的主渠道。上半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速比第二产业快1.4个百分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4.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9.7%,比第二产业高22.3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10.2%和8.1%,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分别为12.1%和32.6%;二是需求结构上有进。上半年,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3.4%,比上年同期提高13.2个百分点,比资本形成的贡献率高36.4个百分点。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中,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支出占比分别达到9.6%、7.8%,均比上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投资内部结构继续改善。上半年,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13.1%和11.7%,快于全部投资4.1和2.7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提高0.2和1.4个百分点;三是区域经济上有进。上半年,国家三大战略统筹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地区交通、能源、通讯等重大标志性工程加快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项目加快实施、北京城市副中心等功能平台加紧规划落地,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进一步加强、综合立体交通体系加快构建。东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0.4个百分点,东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11.0%,快于全部投资2个百分点。中西部地区后发优势继续发挥,主要指标增长仍然快于东部。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速分别比东部地区快1.8和2.5个百分点,但东北地区工业和投资增长仍然较慢;四是五大重点去产能任务落实上有进。在去产能方面,原煤产量同比下降9.7%,粗钢产量下降1.1%。5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同比下降1.1%,连续2个月下降。6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71416万平方米,比5月末减少753万平方米,连续4个月减少。在去杠杆方面,5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6.8%,比上年同期下降0.5个百分点。在降成本方面,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5.73元,比上年同期减少0.22元。5月1日起,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预计全年将为企业减税5000亿元以上。在补短板方面,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农林牧渔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26.7%、22.5%和19.5%,快于全部投资17.7、13.5和10.5个百分点。

(三)"新"的动能在发力

上半年,通过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着力激发市场活力和创造力,促进了新经济蓬勃发展,点亮了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希望。主要表现在"四新":一是新主体、新成果快速增加。各类市场主体数量持续快速增长,市场活力进一步迸发。上半年,全国新设市场主体日均超过4万户,高于前两年,新兴服务业和小微企业市场主体增长更为明显,有力地带动了就业。企业更加重视创新投入、技术研发,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国内发明专利授权量16.4万件,同比增长41%;二是新产业、新业态方兴未艾。上半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比增长11%,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5个百分点。上半年,全国网上商品和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28.2%,其中,网上商品零售额增长26.6%,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11.6%。上半年,预计快递业务量完成131.4亿件,同比增长55.4%;三是新产品、新技术迅猛发展。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88.7%,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增长39.7%,工业机器人增长28.2%;四是新服务、新模式孕育成长。随着居民收入提高和消费升级,旅游、文化、养老、健康、体育等"五大幸福产业"快速发展,网络约车、远程教育、在线医疗、数字家庭、智慧社区等新服务模式不断涌现,进一步拓展了消费领域。同时,分享经济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正在深刻改变着经济形态和生活方式。

(四)"好"的因素在累积

上半年,在各地区各部门,切实利用好政策"组合拳",积极因素不断累积。主要体现在:一是节能降耗成效明显。上半年,在全部能源消费中,煤炭消费占比比上年同期下降2.9个百分点,水电、风电、核电、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消费占比提高2.0个百分点,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5.2%;二是工业领域通缩压力有所缓解。6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连续6个月降幅收窄,流通领域重要生产资料价格监测显示,6月下旬与5月下旬相比,螺纹钢、电解铜、烧碱、煤炭、水泥、平板玻璃等工业品价格均有不同程度上升。6月30日,国内主要钢材综合平均价格比年初上升了18.7%,秦皇岛港5500大卡市场煤价比年初回升30元/吨;三是企业盈利状况初步改善。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6.4%,改变了2015年利润下降的局面。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利润同比增长3.4%,增速比上月加快0.9个百分点,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稳步提高;四是民生事业持续发展。新一轮易地扶贫搬迁全面启动,对搬迁户开展就业技能培训34万人,实施产业扶贫13万户,落实就业岗位12万个。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参保人数稳定增加,11个省市出台城乡居民医保整合方案,30个省市实现省内异地就医联网,上半年棚户区改造新开工超过400万套。

二、中国仍将扮演世界经济稳定力量

二季度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公布后,外媒等机构陆续发布评论文章和研究报告,总体看好中国经济增长前景,认为中国前期出台的稳增长政策,助力中国二季度经济增速超出预期,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稳步推进,服务业和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预计下半年经济增长势头有望延续。

(一)北京"1+6"圆桌对话会,看好中国经济

2016年7月22日在北京召开"1+6"圆桌对话会,出席对话会的有世界银行行长金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阿泽维多、国际劳工组织总干事赖德、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秘书长古里亚和金融稳定理事会主席卡尼。对话会上,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同6个主要国际经济金融机构负责人围绕"全球经济形势和挑战"与"中国经济转型中的增长新动能"两个议题进行充分讨论。出席对话会的6个主要国际经济金融机构负责人一致认为应合力推进结构性改革、稳定金融、引导预期、促进中国和全球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秘书长古里亚在记者会上说,"中国正在追求一种质量更高的增长,科学、技术、创新、数字经济、知识资本以及技能,所有这些都是这一新增长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对话会上呼吁全球领导人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同时指出,当前中国经济形有波动,势仍平稳,继续向好。中国将保持财政政策灵活性,发挥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作用。李克强还回应了对于中国通过使人民币贬值的政策来推动出口的关切,鉴于英国脱欧带来的金融波动,中国将推进汇率市场化改革。但应注意到在中国将继续对世界作出巨大贡献并且扮演稳定力量的同时,经济还面临着较大的下行压力。

(二)中国经济增速给世界带来信心

英国《金融时报》称,中国较为自由的劳动力市场和具有较大发展空间的服务业,可能是中国经济韧性的重要来源。2016年上半年,中国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达到了54.2%,显示了经济的活力。此外,服务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连续多年高于制造业PMI,预示着中国经济在不断进行转型。《澳大利亚金融评论报》称,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上半年中国GDP增速6.7%,证明了中国政府缓解经济下行压力的能力,增强了其在经济问题上的话语权,给世界带来信心。新加坡副总理兼经济及社会政策统筹部长尚达曼在《联合早报》撰文称,尽管中国在推动经济转型和完善社会政策的过程中面临巨大挑战,但中国目标明确,也清楚地制定了达成目标的途径,有望在5年内取得成效,成为一个更加市场化的经济体、一个具包容性的社会以及一个创新的国家。印度尼西亚《印华日报》报道,上半年中国经济的增长再次向全球展现了中国在转型过程中的活力和信心,以及作为世界经济"稳定器"和"发动机"的可靠形象,给各国包括东盟国家带来积极发展的信心和新能量。

(三)中国经济增长势头将延续

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近日表示,中国二季度GDP同比增长6.7%,与一季度持平。6月的经济活动数据强于预期,意味着经济活动势头在季末升温。工业增加值和零售额均强于预期,固定投资与预期相符。出口数据还表明,环比来看,经济形势进一步改善。展望未来,2016年全年GDP增长预测仍为6.7%。但7月经济活动可能会有所放缓,原因是近期中国部分地区出现水灾,但影响很可能是暂时的,因为政府可能会提供定向政策支持来减轻不利影响。从积极方面来看,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降幅进一步收窄和公司利润改善,再加上新兴行业稳固的增长势头,中国经济的增长势头将在下半年延续。高盛高华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宋宇称,6月实体经济环比增长非常强劲,财政政策起到了支撑作用,财政支出同比增长20%左右。货币状况也相对宽松。政策环境宽松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速加快,使之成为固定资产投资项中唯一增速加快的分项。工业品出口增速反弹可能受到了人民币有效汇率走弱的支撑,这是实体经济增速的另一项贡献因素;汽车销售则是6月零售额数据走强的一项主要贡献因素。

三、努力保持经济平稳发展走势,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

从国际上看,世界经济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世界经济复苏不及预期,贸易持续低迷,主要经济体宏观政策继续分化,国际金融市场震荡,地缘政治风险继续发酵,恐怖主义、难民问题威胁区域稳定。特别是近期英国公投"脱欧",给市场带来新的风险因素,将会对世界政治、经济和金融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从国家统计局上半年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经济在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同时,发展中一些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存在,稳定发展的基础尚不牢固,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一是从需求结构看,一边是消费红红火火,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73.4%,另一边是工业和民间投资增速继续回落,上半年民间投资同比仅增长2.8%,增速比全部投资低6.2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61.5%,比上年同期下降3.6个百分点,外贸进出口持续低迷;二是从产业结构看,一边是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攀升至54.1%,新模式、新业态、新产品方兴未艾,另一边是传统产业增速继续回落,上游能源和原材料面临过剩的压力;三是从区域结构看,一边是结构调整早、转型步伐快的省份经济运行良好,企稳回升势头强劲,另一边则是资源型和产业结构偏重的省份,结构调整任务重,特别是东北的企业生产经营困难。总体来看,企业生产经营仍比较困难,传统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仍比较突出,市场需求依然不振,工业品价格还在下跌,企业仍面临着生产经营成本高、销售不畅、资金周转压力大、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

2016年7月26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了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了下半年的经济工作。会议对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提出了"九个要"的工作任务,并要求各地各部门真正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党中央对经济形势的科学判断上来,提高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真抓实干,敢于担当,发扬钉钉子精神,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努力保持经济平稳发展走势,实现中国"十三五"良好开局。

【责任编辑:管理员】
全球化智库(CCG)特邀研究员、上海大学经济学院特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