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洋  >>  正文
李洋:里约很远,奥运很近
李洋
2016年08月17日


中国游泳运动员傅园慧(图片来自网络)

相比他们的前辈,里约奥运会上的越来越多的中国运动员表现出个性的一面,让那些长期关注奥运会的国人觉得耳目一新。在国际上,中国的形象也随之鲜活起来。即使他们在赛场上屡有失误,一些人遭遇误判,更有甚者倒在兴奋剂检测之上,但这些以前看来的“瑕疵”反而让本届奥运会变得更加逼真和写实。

其实,竞技体育原本就是这样现实,挺好!

以国别论,奥运会当然事关国家荣誉,但究其根本参与主体还是人本身。新一代90后运动员个性鲜明,在社交媒体的介入下,他们让观众体会到参与者最自然的状态。可以在颁奖台上求婚,可以随性回答,可以安慰被打哭的“爱酱”…… 就像里约本身的气质,这届奥运会多了喜怒哀乐,少了豪言壮语,看着不累。

自1984年许海峰夺得第一块奥运金牌以来,中国人对奥运的认知经历了几个阶段,在西方搭起的这个舞台上,起点是摘掉“东亚病夫”的大帽子,而后伴随中国国力崛起,四年一次的奥运会成为国人寻找自信心,增进荣誉感和激发爱国热情的节点。

奥运冠军是全民偶像,是国家英雄,被赋予更多体育之外的内涵,是激励国民团结一致,奋发图强的榜样。奥运金牌是一种国家的图腾。那时候的奥运会,一家人,甚至是一群人围在电视机前看,是一种集体场域的宣泄和社会建构的过程。错过了直播,就很难补上。看奥运是一种仰视的参与。

如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在他1945年那篇《体育的精神》杂文中写的:“在国际比赛中,体育简直是一场模拟战争。但是,要紧的还不是运动员的行为,而是观众的态度,以及观众身后各个国家的态度。”

今天,中国人可以更加轻松地看奥运,与整体国力的提升有密切关系。按经济学家的理论,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之后,公民就会表现出更多的个人诉求。观看奥运会变得更加私人。很多人是早晚一个人刷手机时看到的,很少有人有条件看直播了。新媒体的丛林中,隔夜的酒更香。留下的都是简单的热点,粗暴直接,一句复杂的旁白都没有。现在看奥运,更多是一种平视的旁观。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无论是中国代表团的成绩,还是整个赛会的组织和服务水平,都达到一个相当的高度。在那之后,中国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每年出国超过1.2亿人次,中国投资和企业迅速在全球扩张。

这些发展在一个侧面塑造了90后一代运动员的世界观,也为观众们给奥运“祛魅”创造了硬件基础。人们依然关注奖牌榜,但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只要站在奥运赛场上的都是好样的”,很少有媒体再像往届一样频繁播报奖牌榜的变化。公众和社会心理对奥运会的态度正在发生悄然变化。

奥运会距离宏大叙事更远了,但距离体育和个人更近了,中国人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更高了。1950年代至1960年代中国曾经打下了良好的群众体育基础。“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观念深入人心。

尽管目前公共体育设施和服务这一“供给侧”改革还未跟上人们健身热情的增长速度,但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的体育产业将迅速壮大,在市场的驱动下,政府的服务也将逐步跟上。体育在教育和人才评估体系中的地位也将逐步提高。很多权威机构预测,2025年中国体育产业规模将达到5万亿到7万亿的规模。

生命在于运动。里约之后,我们憧憬这样一个未来:体育普遍成为国民寻求精神和身体之间对话的桥梁,成为孩子们磨练意志,增进团队协作,培养不屈精神的人生选择,进而让那些有“洪荒之力”的人有追求体育荣耀的机会,有为国争光的可能,更有在体育之外自我丰富和追求幸福生活的尊严。

到那时,在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路上,我们的孩子都可能笑着脱口而出:“我有这么快?我很满意!”留意今天你身边每一个咿呀学语的婴儿,他们可能就是明天的奥运健儿。

【责任编辑:管理员】
中国日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