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天下  >>  正文
温希庆:鄂尔多斯行记三——天骄已逝,英灵永存
说天下
2016年08月30日

鄂尔多斯行记三:天骄已逝,英灵永存

鄂尔多斯历史悠久,物产丰富。三千五百年以前,“河套人”就在伊克昭盟乌审旗境内的萨拉乌素河(又名无定河、红柳河)流域繁衍生息,创造了著名的古代“鄂尔多斯”文化,史称“河套人文化”。

鄂尔多斯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地处黄河几字湾鄂尔多斯高原腹地。市域面积达87500平方公里,面积大致相当于我国的浙江省,为内蒙古自治区地域面积第五大地级市。悠久的历史、美丽而富饶的高原腹地,给鄂尔多斯留下了很多美丽的传说和丰富的民俗。

相传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路过鄂尔多斯,目睹了这里的水草丰美、花鹿出没,认为这是一块风水宝地。由衷赞美这里是“梅花鹿儿栖身之所,戴胜鸟儿育雏之乡,衰落王朝振兴之地,白发老翁享乐之邦。”比较遗憾的是,成吉思汗的一生都在为辽阔草原孕育出来的雄心壮志奔波,命运没有让他来鄂尔多斯享乐晚年。但是,成吉思汗死后,却在鄂尔多斯留下自己圣洁的宫殿,从而给鄂尔多斯民族留下了一笔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勇敢智慧的民族,古老神秘的祭祀,灿烂独特的文化在鄂尔多斯这篇美丽、富饶的土地上传承、发扬……

成吉思汗陵,前身是成吉思汗八白宫,是祭祀成吉思汗及其眷属和圣物的八顶白色宫帐。1227年成吉思汗去世后,建立了白色宫殿,供奉成吉思汗英灵,称之为全体蒙古的“总神祇”。后来,漠北的成吉思汗四大鄂尔多(宫帐)迁至鄂尔多斯,形成成吉思汗八白宫。

成吉思汗陵,是蒙古族历史文化圣地,是中华民族珍贵的历史遗产,也是人类历史上珍贵的文化遗产。成吉思汗陵的主体文化是成吉思汗祭祀文化,鄂尔多斯蒙古族及神秘的达尔扈特人传承着这一神圣的文化,虔诚的守护使得成吉思汗圣灯八百年未熄灭。神秘而独特的祭祀,保留着十三世纪形成的蒙古帝王祭祀仪式。

鄂尔多斯行记三:天骄已逝,英灵永存

漫步成陵,每一个角落里似乎都散发着来自远古的回忆:

八九百年以前,这里还是一片广袤的草原,生活在这里的各个部落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不可交织的矛盾。他们彼此征战、彼此杀戮,过着动荡不安、茹毛饮血的生活。在这种环境下,铁木真降生了,然而,他的童年并不像我们这般美好,很多残酷的现实教训着他:父亲离世后,铁木真和家人过着艰难的生活。困境中,母亲以折箭为例教育他们兄弟“聚之群鸟,胜于散之猛虎”。艰难困苦的童年挫折,磨练了铁木真坚强不屈的性格;广袤的草原生活,孕育了少年铁木真心底的雄心壮志。

成年后的铁木真,率领蒙古大军南征北战。一次战败后,铁木真壮志未灭,与战士同甘共苦、共饮浑浊的喝水,激励大家同心同德、奋斗到底。受伤后,铁木真不屈不挠,战士们深受感动并争着为铁木真允吸污血,清理伤口。

经过艰苦的奋斗,铁木真终于在1206年,统一了蒙古草原,结束了草原人民长期征战、动荡不安的生活,建立了大蒙古国,并被部落推举为成吉思汗。自此,成吉思汗成为草原人民心目中神圣不可侵犯的神灵,受到爱戴和尊重。

统一草原之后的成吉思汗并没有就此收敛自己的雄心壮志,他善于用人,积极向身边的学者耶律楚材那里请教治国之道,从长春真人丘处机那里学习济世安民、爱民如子的思想。在众多英才良将的辅佐下,建立了横跨亚欧的蒙古大汗国。他和他的后人成就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疆土面积最辽阔的时代。1223年,成吉思汗病逝,按照他生前的遗愿,人们把带有成吉思汗神灵的白骆驼头顶绒毛与他的画像及部分遗物一同供奉在白色宫帐内,这就是象征成吉思汗陵寝的“奉祀之神”。根据历史文献记载,成吉思汗死后,今鄂尔多斯一代和漠北高原两处建立了成吉思汗白色宫帐。自此,成吉思汗灵魂安详的沉眠于鄂尔多斯,并在宫中点燃了象征成吉思汗英灵的圣灯,虔诚的达尔扈特部落承担了守卫的使命,在经历了近八百年的岁月变迁之中,使得圣灯从未泯灭。

艳阳高照,旌旗猎猎作响。神圣的苏勒德依旧指向蓝蓝的天空,向我们展示着曾经草原民族的雄壮与不屈。如果看到当代这样宁静祥和的年代,看到草原人民蒸蒸日上的生活条件,成吉思汗也该感到欣慰了。

是的,岁月曾经以各种各样的苦难洗礼着草原人民、洗礼着中华民族的辽阔疆土。然而,前赴后继的英雄们没有让中华大地落入外敌之手,没有在困难和苦难面前屈服,他们顽强的捍卫着国家的荣誉。并最终赢得了平静、幸福的和平生活。

成吉思汗早已作古,然而,他的英灵依然庇佑着生活在美丽草原的人民。在这里,他的英灵被神秘的部落守护着,他的精神在这里传承着,一代又一代的蒙古人以各种祭祀活动及各种各样传统习俗节目表演缅怀着一代的“天骄”。大汗精神依旧激荡在广袤大草原的每一个角落。

 鄂尔多斯行记三:天骄已逝,英灵永存

【责任编辑:管理员】
天下专栏百家争鸣,直击你最关心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