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彪  >>  正文
耿彪:点击量、票房、10万+,所谓的刚性指标真的能代表大众喜好?
耿彪
2016年09月06日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文/耿彪

曾几何时10万+成为人们追逐高阅读量的标准,在微信、自媒体等平台中,一篇文章能有10万+的阅读量说明该文章的欢迎度很高,而随着微信越来越火,微信公众平台以“10万+”为傲,可是所谓的10万+真的能体现用户的喜好吗?所谓的排名价值到底在哪里?

当然,视频网站的点击量,上映影院的电影票房,这些都是视频、电影的评判标准,至于到底有多少用户,产品是否获得用户的欢迎一般用这些数字来体现。然而,有标准就有人可以不受标准的约束,刷点击、刷票房、刷阅读量,这些都有人在做,或许这就是“有利益就会有买卖!”。

互联网时代,人们的生活压力反而越来越大,每天要承担高负荷的工作量,除此之外大量的年轻人涌入城市,使得城市的资源供给不足,尤其是房屋,无论之买房还是租房,“住所”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最大的一笔开销。而他们有不愿意回乡,只得在大城市漂泊,在闲暇之余的娱乐活动就成为生活的解压器。看看电影、网络视频、新闻小说等,正是人们对于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健康的生活习惯越来越重视,所谓的养生、鸡汤文、娱乐活动才变得有机可乘,网约车、外卖、上门服务等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

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崛起,智能移动终端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低头族越来越多,我们已经习惯了玩手机却不可避免的忽略了周围的人和事,人与人之间变成陌路。这样真的好吗?微信、淘宝改变了人们的社交和购物习惯,以大数据为基础所谓的指标为每个人贴了标签。

例如:该文章阅读量超过10万+,该票房过x亿,该视频点击量创平台新高,该商品销量为行业之冠......等等,我们不禁要提出一个疑问,这些所谓的标签、指标真的能真实反映一个人的状态,或者是一个产品的大众喜好?不见得。

虽然大数据技术越来越受到企业的信赖,但是在当下真正做到可以运用数据分析的结果到企业产品售卖,获得用户产品喜好上,还有一段路要走,目前的数据收集在数量级上还未到到要求。事实是目前的平台数据都是以平台自身数据为基础,结合用户的搜索使用习惯得出用户的基本喜好,并不能全方位的定位用户,比如用户的职业、视频倾向、资讯爱好等,平台们各自为战。大数据需要的是所有平台的数据共享,显然这在短时间内是不可能的。

而所谓的10万+当然也并不能评判一个平台的好坏,虽然微信公众平台依然有很多的10万+文章,可是其平台价值却在逐渐缩水。用户更多地是用微信来进行通讯,发朋友圈,与好友进行互动等等,公众号有多少人会点开一个一个的看呢?即使是服务号也不过如此,再加上有的企业禁止员工上班时间使用私人微信、QQ等,他们只能在下班时间上网。我们发现,大部分的10万+文章是娱乐搞笑的文章,或者是鸡汤文,又或者是为搏眼球的“咪蒙”文,这样的文学氛围真的好吗?要知道微信的覆盖人群如此之多,用户阅读这样的内容在大众导向上是否存在弊端?

如今我们越来越相信科技的力量,数据作为科技行业的唯一衡量标准,企业融资要看平台数据,平台竞争需要看数据,甚至是用户喜好也要看数据,可是数据就一定是真的?有些平台为了搞定资本不惜数据造假,结果呢,融到资金之后仍然倒下的创业企业还是不计其数,所谓的数据价值在哪里?或许笔者太过极端,但以唯数据论扭曲的资本市场或许需要进行反思。

笔者认为所谓的数据标准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平台的运营情况,可是唯数据论偏离了行业人性化的一面,所谓的“天算不如人算”,个人主体的能动性所起到的作用才是不可替代的。相反,我们在执着的数据却只是冰冷的数字,仅此而已。

【责任编辑:管理员】
科技专栏作者,专注企业实战电商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