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峰  >>  正文
毛峰:世上的一切之一百三十九篇——深刻的无奈与愤怒(时尚帝国系列随笔之十四)
毛峰
2016年10月25日

时尚强烈地传递出一种价值观或人生哲学:“活得痛快,死得干脆”,迪恩以自己的短暂人生实践了这一美学信条:“活得短暂、死于年轻,留下一具漂亮尸体。”

玩世不恭和反社会的种种行为,都是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宣布“上帝死了”以后必然出现的社会后果。启蒙主义、科学主义既然宣布上帝不存在,那人生如何度过,就不是一个道德问题而是审美问题,年轻而优美地死去,便可以成为人生的绝美归宿。

24岁的迪恩1955年9月30日驾驶“保时捷”冲向死亡的临终“表演”极具浪漫色彩。事发前几天,他刚拍完一个预防交通事故的短片,片中他迷人地微笑着面对镜头说:“小心驾驶,你拯救的人说不定会是我。”

不料几天后悲语成谶:9月30日傍晚17时,迪恩驾驶“保时捷Spyder”象出膛的子弹一般飞驰在加州466号高速路上,差点撞上刚刚参观完“世界高速汽车展”的农场主一家,农场主的妻子对驾驶者英俊的面庞、飘扬的金发和唇边满足的微笑印象深刻。几秒钟后,迪恩便撞上了一位23岁海军士兵驾驶的福特车,撞车的一刹那,那位海军士兵看见迪恩“用右手挡住脸,仿佛是为了挡住天堂大门敞开时刺眼的光亮……”

在现代社会中,男性时尚往往出现两个极端:要么是彬彬有礼的成年绅士,要么是放荡不羁的反叛青年,而女性时尚只有一种,那就是男人的性玩物。

扮演这种角色最出名的,是玛丽莲·梦露(1926-1962),她在接受《生活》周刊采访时道出自己作为性偶像的真实感受:“没人知道我不愁吃穿但不为人爱、不知快乐是什麽滋味……”1962年8月5日凌晨3点,人们发现36岁的她陈尸床上,死因不明。

早夭是确保时尚偶像和时尚神话长盛不衰的重要条件:

1977年8月16日,42岁的“猫王”埃尔维斯·普雷斯利(1935-1977)被发现死于浴室,体重高达115公斤,牙齿因吸毒和酗酒已大部分朽坏,以至葬礼上的尸体只能用蜡像代替。

而正是这个摇滚音乐的开创者,生前死后卖出了81张白金唱片,让美国唱片业的大亨们大赚特赚。此前的1958年8月14日,“猫王”的母亲因酗酒、厌食和滥用减肥药而死于心脏衰竭,年仅46岁。母子均在盛年就被残忍而野蛮的时尚制度和时尚力量杀死:古罗马人驱使奴隶与野兽角斗来取乐,而今,流行时尚驱使大众明星们与“一夜功成名就”这一当代普世宗教之梦残酷角斗,操纵时尚大权的权力精英们则因此赚钱无数。

英国学者克里斯·罗杰克在《名流》一书中探讨了当代发达社会中经常出现的特殊明星——“连环杀手”的激烈反社会行为,实际上是针对西方社会以工具理性或实用理性为核心的启蒙独断价值观的,在这些杀手看来,他们实施的是“正义的杀戮”,很多杀手故意泄露行踪给追捕的警察,以炫耀自己过人的智力,提升自己的知名度。有的杀手干脆就是为了出名而杀人。

他写道:“既然这个社会充斥着空虚的信仰和规范,那么对反英雄来说,他唯一的选择就是成为一个侵犯者(违规者)……在‘成就饥渴’普遍存在和强烈异常的社会条件下,可假设一基本原理,即成就恶名越来越成为获得公众认知的途径,在此过程中,媒体沆瀣一气、热衷于表现虚假事件和类名流(靠丑闻成名),以吸引公众注意力。由于人们无法通过合法途径获得成就,某些人就有了通过非法途径获得公众承认的倾向。”

2003年被处决的爆炸俄克拉荷马联邦大厦、杀死144人的年轻凶手蒂莫西·麦克维,在牢中收到崇拜者雪片般的来信并四度受到不同女子的求婚。

1999年4月20日高中生艾里克·哈里斯与迪伦·克莱博德在丹佛郊区一高中校园中开枪杀死了12名师生、打伤23人后双双自杀。没有留下任何遗言或解释。

此前此后,一系列校园枪杀案引动美国朝野对私人携带枪支的大讨论,却很少有人讨论两人开办的网站上充斥着魔鬼、枪支和骷髅的图片。

杀害摇滚歌星约翰·列侬的凶手马克·大卫·查普曼宣称,他的行为受到反英雄主义的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1951)的启发。

时尚不仅对受众,也对时尚偶像具有极大杀伤力。大多数时尚明星都死于非命:吸毒、酗酒、自杀或他杀,是他们结束年轻生命的主要方式。

才色双全的当红小生柯林·法雷尔(Colin Farrell,1976-)应心理医生要求写下一周活动表,他写道:“20粒忘我、4克可卡因、6克摇头丸、半包大麻、3瓶杰克·丹尼、12瓶红酒、60杯啤酒以及280支香烟。”而一度极红的少年男星瑞佛·菲尼克斯(River Phinix)则因吸毒过量死在一家夜总会门前。

或许艾里克·哈里斯的“遗诗”能表明这些迷失在全球文化黑夜中的孩子们渴望的心声:

“我来了,来撼动你的世界

我来了,来动摇你的信仰

……

我来重新夺回我的位置

我是你的无意识

我是无限制的超越

永不停息”

【责任编辑:管理员】
北师大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国际文化传播学、中国国学传播、西方哲学艺术等人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