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峰  >>  正文
毛峰:世上的一切之一百四十篇——唤醒蛰伏的欲望(时尚帝国系列随笔之十五)
毛峰
2016年10月26日

西方现代,似乎只有少数几个哲学家,敢于将人生的本质说破:奥籍犹太人弗洛伊德、德国人叔本华和尼采。他们大多不无沮丧地发现:人生的本质就是无止境的欲望,这些欲望必须迅速获得满足,否则就会造成压抑(弗洛伊德),欲望一旦满足,就会产生厌倦和空虚感(叔本华),必须不断刺激出新的欲望,以获得新的满足、愉悦或强力意志的高涨(尼采)。

不言而喻,这些哲学的社会基础,是近代资本主义不断膨胀的生产能力与固定人口的消费能力之间,不断被刺激起来的欲望,与人体获得满足与愉悦的极限之间,不断被消耗、被破坏的资源环境与自然生态系统脆弱的自我平衡之间,那些永难填平、如今迅速扩大的社会人文鸿沟,所谓“欲壑难填”也。

欲望的本性是要求立即获得满足,任何压抑都会造成更强烈的反作用力,压抑越深、反抗越烈,直至冲决一切网罗,形成社会或个体的巨大无序状态。

偏偏资本主义的生产、流通、消费方式,要求社会和个体的高度有序状态,社会群体或个体,被资本主义高度组织化和强制性的运营方式所左右,只能寻求替代性的或补偿性的满足,这种望梅止渴的社会文化方式,就是时尚。

时尚就是唤醒、激活、刺激起被高度组织化和强制性的社会压抑下去的人的基本欲望。

在摄影大师维吉(Usher Fellig Weegee,1899-?)拍于1943年纽约大都会歌剧院门前的名作《品头论足》中,两个珠光宝气、身披白貂皮大衣的阔太太正要入场,旁边一个衣衫破旧的穷老太直呆呆瞪着她们头上身上的珠宝,活画出现代社会冲突与现代时尚的本质:对财富与豪华享乐的艳羡、渴望与嫉妒。

维吉是揭示现代社会冲突与社会鸿沟的艺术大师。

无论是纽约贫民儿童挤在放火楼梯上熟睡以消暑的《夏夜露宿》(1938),还是每天凌晨5点——“人们最喜欢在这个钟点杀死自己或别人”——抓拍到的“尸体照片”,如《检验死者指纹》(1943)、《打捞溺水者》(1942),或是酒吧里被有钱人额外款待、作弄、引得旁边一位金发淑女开怀大笑的《抽支烟吧》(1943),或是《争观凶顽》(1936)中那令少年崇拜、少女迷恋、母亲痛哭的被抓走的英雄嫌犯(画面外),或者猝死酒吧的无名男人《酒吧里的尸体》,或者预示世界人口爆炸的《“煮饺子”的避暑盛况》(1940)等等,都把现代社会的两大问题——穷人的物质生活无出路和富人的精神生活无出路——有力地揭示出来。

最令人叫绝的是维吉拍摄的两幅大都会“情感素描”:一幅名为《沉醉在爱河中》(1943),一个强壮英俊的小伙子正拥抱着一个女孩跳舞,一对爱侣沉醉在爱情和舞曲节奏中,全然忘记了周边的一切,而一个赤裸上身的男子却不经意间将手指偷偷插入那个小伙子圆领半袖衫的袖口,轻轻抚摩着小伙子强健有力的胳膊!这名男子的面貌被摄影家有意剪去了大半,但照片揭示的被压抑的同性情欲与异性情欲一样强烈,却更具悲剧性和震撼力。

另一幅照片《欢乐与愁闷》则具历史文献意义:

夹在一对纵情欢笑、拥抱的情侣和一个不知名的男人背影中间的,是一个托腮独坐、闷闷吸烟的英俊男人——詹姆斯·迪恩(James Dean,1931-1955),20世纪最具象征性的电影偶像和时尚传奇,这位只拍了三部电影便车祸身亡的电影明星,成为1950年代以来所有“无因反叛”的愤怒青年的文化代言人,粗野、迷惘、冷漠、挑衅、叛逆、英俊、性感、狂乱、软弱……

万千矛盾,汇于一身;万千宠爱,集于一身。

迪恩如同他所扮演的著名电影《无因的反叛》(尼古拉斯·雷执导)中的反叛青年一样,引领着更年轻的弟弟妹妹们,造老爸老妈一辈人的反,造成年人无理加在年轻人身上的荒谬束缚的反,造西方启蒙主义以来主流意识形态的反。

他们拆穿谎言、撕破假面、颠覆秩序、解构神话、消解意义,由于他们日益成为消费主体、引领时尚潮流,成年人被迫容忍并接纳他们的话语风格,许多成年人甚至模仿这些年轻人,以求取那久久压抑的欲望,获得片刻的释放和满足。

【责任编辑:管理员】
北师大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国际文化传播学、中国国学传播、西方哲学艺术等人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