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凡  >>  正文
张凡:“保护主义”躲不过“胜者的恶咒”可避免
张凡
2016年11月07日

中国企业扬帆海外,投资并购的步伐之快和规模之大着实让人振奋。在海外征程中,中国企业尤其青睐以高技术著称的德国企业,有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德国累计已有约200家企业被中国并购。

这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德国政府的担心,他们不仅要重新审核爱思强并购案,还打算出台法律法规来给外资设置门槛。看到这一情况,很多人愤愤不平,认为“一向标榜自己是自由市场的欧洲国家,政府要出台法律法规来保护市场了”。

不可否认,这和全球经济复苏缓慢,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大形势有关,但一向倡导自由市场的德国政府也出手,反映出了中企的到来让当地财团的担忧。对于当下“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来说,一味地挥着“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大棒去抨击似乎并不是良策。

既然改变不了世界,那就改变自己。

由于市场上存在先发优势,在中企大规模进入当地市场之前,当地企业的利益分配格局已经形成,中企的进入无疑是要打破原有的平衡,新的利益分配格局尚未形成的时候,存在这种担忧实属正常。因此,中企初来乍到,先要学习如何“拜码头”、学习如何“安抚”被收购对象。要做到让人放心,中国企业要从自身并购的目的、行事风格、收购完成后的管理方式等方面进行全面反思。

促使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目的多种多样,就近年比较著名的并购案来说,中国企业并购基本上是资源导向型的,通常为了获取矿产、油气资源,或品牌、研发能力、技术和专利等无形资产。这样一来便在商业活动中表现出目的性较强、过于强调自己利益的风格,从而将被并购企业的感受放在较次要位置,让当地企业恐惧。像一些技术企业之所以需要被并购可能是因为自身经营遇到了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被收购的形式来维持运转。这时候中国企业看准机会前来收购是没问题,但某些中国企业在获取他们的核心技术后,并未对其实施有效的经营管理,经营业绩依然没有好转的趋势,这就成了横在很多被并购企业心里的“梗”。

毋庸置疑,收购的目的是获取商业利益,但获取利益的手法分为“损人利己”和“利他利己”,通过“利他利己”获得利益才是长久之计,即中国倡导的“双赢”理念。纵观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的表现以及当地企业对并购的恐惧,说明“双赢”还停留在某些中国企业的文件和口头上。

我们的企业家需要知道的是,并购不同于证券、产品的买卖,如果没有资源整合,并购就没有意义。因此,并购成功与否的标准是能否完成与被并购企业的融合。并购交易完成,只是这项投资的开始,“双赢”才是并购追求的结果。曾有专业人士指出,如果按照这个标准去评价近十年来我国企业海外并购业绩的话,至少有70%是失败的。

有媒体将并购成功视为“胜者的恶咒”。因为企业每次并购都会增加资产,进而加大经营压力,如此往复,经营不善就可能导致破产。不知道中国的企业家们可否还记得上世纪80年代日本企业海外投资大潮?他们曾以买下美国为骄傲,可又有几家笑到今朝?虽然近年来中国企业的并购技术不断成熟,但是仍有包括德国在内的一些国家对中企收购持警惕态度。也许我们应该庆幸还有他们的提醒,让“热血澎湃”的中国企业明白风险随时都在,唯有小心才可使得万年船。

(原文发自11月3日的《中国贸易报》)

【责任编辑:管理员】
媒体记者、评论员,供职于《中国贸易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