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峰  >>  正文
毛峰:世上的一切之一百四十一篇——希腊时尚:人生短暂,所在必争!(时尚帝国系列随笔之十六)
毛峰
2016年11月08日

一种文化时尚或社会风尚,看似瞬息万变、反复无常,实则其哲理背景仍可以追溯到这一文明的思想价值体系:古典中国的文化风尚的核心是以人生的诗意化,无论其政治制度、生活方式、学术著作、文学作品,还是其建筑园林或绘画书法等,都追求人与自然秩序(道)的诗意和谐。中国人相信:人生的终极解脱只能是顺从自然、顺从天命。

地处爱琴海诸岛的古希腊人则不然,尽管他们也敬畏神灵,但更相信自己的作为。在他们看来,神不过比人更长寿、更有威力而已,他们很少将神与严肃的道德规范联系在一起,希腊世界观的底色是世俗主义和人文主义的,人生的荣耀、享乐、美丽是希腊社会的核心价值,肉体的完美、感官的欢乐是希腊时尚的主要形式,希腊人把无法解释的一切——肉体美的短暂、感官欢乐的丧失、衰老、死亡和失败,归之于更神秘的“命运”。

命运统治着希腊“人神混杂”的世界,直到柏拉图把命运合乎理性地解释为短暂现象世界之上的恒久本体世界(理念)的表现,这时,富于青春气息的希腊文明便开始凋萎了。

置身于希腊的伟大文化遗迹中,你的灵魂将被洗涤干净,希腊雕塑所标举的人的身心调和的完美境界,把现代生活的卑屈浮躁以及对人性的悲观看法一扫而光。

你将真切地领悟中国人“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尚书·泰誓》)这句千古名训的深邃涵义,你会明白:中国人文主义的根本信念,与希腊人文主义异曲同工。

从孔子到赫拉克利特,从沂水之滨到临流而叹的“晦涩哲人”浸透双足与心灵的同样清凉中,中国人文主义迸发出对宇宙和谐生命之流(“逝者如斯”)的伟大人生信念(“不舍昼夜“);而同样是人文主义的世界观,古希腊人的感悟是:既然生死穷达由超自然力量操纵,万物无情流逝(“万物皆流”),那么人生的价值就是奋力抓住每个瞬间,尽力搏取荣耀和赞美,尽情地享受短暂生命的一切美好,过一种享乐的生活。

世上没有什么艺术品比古希腊的雕塑与绘画更能展现人体的完美和生命的青春活力;世上没有什么书写品比古希腊的文学作品更能展现浓烈而微妙的人生哀乐;世上没有什么真实世界比古希腊人神混杂的神话-想象世界更生动更逼真更美妙……

希腊人渴望人生享乐无限延长,但人生局限必须直接面对。最早展现这一渴望和洞察的,是荷马的史诗和萨福的情诗。

荷马在史诗《伊利亚特》中吟道:

“……可怜的凡人,象树叶一样,一时间风华森茂,生机如火,食用大地的硕果。然而好景不长,他们枯竭衰老,体毁人亡。”

人生短暂,所在必争!

对一个古希腊男子来说,不惜一切地追求荣誉、财富、权势或美色,不仅是社会风尚和社会价值所嘉许的行为,更是检验一个男子勇气、毅力、智慧和力量的最重要尺度。

史诗《伊利亚特》的中心情节之一,就是阿基里斯(Achilles)在特洛伊城前因希腊联军主帅阿伽门农(Agamemnon)霸占自己的女俘虏而罢战,又因友伴和情人帕特罗克洛斯(Patroclus)阵前被特洛伊王子赫克托耳(Hector)杀死而复战[3],阿基里斯杀死赫克托耳,奠定了希腊联军对特洛伊之战的最后胜利。

阿基里斯罢战和复战的原因只有一个:荣誉,一个男子汉、一个英雄战士享用自己战利品——财富或奴隶——的荣誉,被阿伽门农夺去,他因此罢战;当战友兼同性情人帕特罗克洛斯被杀,自少年时代就结下的友爱、战斗中的生死之交,使阿基里斯毫不犹豫重新拿起武器,为亡友复仇。荷马在描写阿基里斯为帕特罗克洛斯复仇、杀死赫克托耳以后,其悲伤仍无比深重:

“……要知道,在我有生之日,我的心灵再也不会经受如此的悲伤。……(他)躺倒在惊涛震响的海滩,粗声哀叫……”

这时,帕特罗克洛斯的幽灵出现在他面前:

“你在睡觉,阿基里斯?你已把我忘却——是否因我死了,你就这样待我?我活着的时候,你可从来不曾疏忽……”

这分明是情人间的怨言和娇嗔。

紧接下来,帕特罗克洛斯嘱咐将自己的遗骨与将来阿基里斯的遗骨合葬,阿基里斯答应道:

“……我会妥办一切,照你说的去做。哦,请你再离近点,让我们互相拥抱,哪怕只有短暂的瞬间……”

在古希腊的社交时尚中,英俊强健的男子是全社会爱慕的偶像,青少年男子与成年男子之间师生兼伴侣的同性爱关系,不仅体现在同性军人之间生死与共的爱情中,如法国古典主义画家大卫在油画中描绘的公元前480年的温泉关之战中,斯巴达王莱奥尼达斯(Leonidas)手下的士兵彼此拥抱、亲吻,结成坚不可摧的团队,以抵御波斯人的进犯;也体现在苏格拉底与雅典青年军官阿尔西比德的师生关系中。

柏拉图在《会饮篇》中成功解释了同性爱自古与异性爱并存的原因:人本来是“雌雄同体”,兼具双性气质,因此,对同性和异性的美色均会产生爱恋。历史证实了这一论断:许多伟大人物,如苏格拉底、莎士比亚、惠特曼、王尔德、纪德、维特根斯坦等,都是同性爱者或双性爱者。

【责任编辑:管理员】
北师大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国际文化传播学、中国国学传播、西方哲学艺术等人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