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峰  >>  正文
毛峰:孔学源流之一百三十四篇——圣学血脉之六:夷夏大防(上)
毛峰
2016年12月01日

孔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亡通无。夷狄泛指文化(非种族)较为落后、或虽知识、技艺、文采不差甚至略胜,但刻意仇视中华文明、宣称“我向来不惮以最坏的恶意估价中国人”(鲁迅:《纪念刘和珍君》)者。

诸夏指华夏。

孔子意谓:夷狄上下一体,适足以谓之“有君”,即具有宪政意义上的合法性统治,亦足以称霸一方,为天下万国之雄长,然其知识之透彻、技艺之精湛、文采之斐然,犹逊色于华夏,不如华夏诸邦,虽无上下一体、统治合法之政府、雄视天下之实力,然知识之经纬天地、技艺之荟萃万妙、文采之云蒸霞蔚,犹胜夷狄而弥足珍贵也。

近暂居海岛以避京霾,苦于文献不足(行囊中未备齐《春秋三传》),除网上购置、快递到家外,特办海南省图书馆借阅证,借得南宋胡安国所著《春秋传》(岳麓书社2001长沙),爱赏久之。

胡安国(1074-1138),字康侯,福建崇安(今武夷山市)人,著名思想家、学者,卒谥“文定”,人称“胡文定公”。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三试于礼部,中进士,考官定其策对为第一,因排名问题引起党争,宋哲宗命再读胡安国“策对”,“注听称善者数四”,亲擢为第三。安国为官不足六载,数以得罪权贵而辞官,然“每有君命,即置家事不问”,虽颠沛流离而奋不顾身,忠君爱民之心未尝稍歇。
胡安国苦心著述《春秋传》三十余年。绍兴元年(1131),被委任为中书舍人兼侍读,当时讲官四人,援例各专一经,宋高宗曰:“他人通经,岂胡安国比?”绍兴元年(1135),委任其为徽猷阁待制、知永州,胡安国辞不就。天子诏以经筵旧臣,委任提举江州太平观,令纂修《春秋传》。转年,胡安国将多年苦心著述之《春秋传》上呈朝廷,高宗叹曰:“深得圣人之旨,非诸儒所及也。”诏进宝文阁直学士,赐银币。

胡安国《春秋传》后被定为宋明科举范本。

观胡安国一生简历,可知中国古典宪政制度体系与观念体系之伟大坚卓,非夷狄可望、今人可及:

首先,贫儒以道自守、苦心著述,朝廷以“谥号制度”予以褒扬,中国人在仕途之外,别有一番伟大人生境界足以晋身,士子可践履孔子《易传》所谓“不事王侯,高尚其事”之伟大道德、文章与精神事业,夷狄无此制度,今更荡然;

其次,隋唐两宋科举考试制度、干部委任制度非常完善,注重真才实学,以“策问”即官民利病为量才授官之根本;胡安国“策对”被朝廷考官,定为第一,虽经党争倾轧,然天子、考官终能主持公义,擢为第三,授予官职,夷狄无此制度,今更荡然;

第三,清贫寒儒苦学著述、忠心报国,朝廷以“美谥”褒扬于身后;饱学真才,虽经权贵打压排挤,天子、考官终予以称许、擢拔;天下士子,为此终生有所寄托,因此,胡安国虽然为官不足六载,数以得罪权贵而辞官,然“每有君命,即置家事不问”,虽颠沛流离而奋不顾身,忠君爱民之心未尝稍歇:爱国主义非徒口舌能予增进,中国古典宪政制度之美,为之确保;夷狄无此制度,今更荡然矣;

第四,中国学问以“通达时务”(通经致用)为根本宗旨与要务,非逞口舌之辩,非以考据、训诂为正大光明之途径,满清俗儒妄造“考据胡说”、近代俗儒胡适等人妄造“实证”胡扯,其鲁莽灭裂,与宋高宗称许胡安国之言“他人通经,岂胡安国比?”,高下悬如霄壤;胡安国《春秋传》祖述孔孟,以“夷夏之大防”为根本宗旨,与民族英雄岳飞、文天祥、张煌言、谢枋得、陆秀夫等人同一坚守民族大义、文明大义,拒斥夷狄占据中国、毁灭文化,堪称正气浩然;天子、朝廷,特命胡安国为侍读,进讲《春秋》,天下万民深知孔子《春秋》“尊王斥霸”、“尊华夏斥夷狄(严夷夏大防)”、“尊君子斥小人(尊义正利)”之宏伟历史哲学、民族大义;岳飞传承此义,奋勇抗金,千古尊仰之;文天祥传承此义,守节不屈,英勇就义,丹心照汗青之句、天地有正气之赋,千古辉映之;陆秀夫背负宋末帝,率领数万南宋军民,自沉于南中国海,演出惊天地鬼神之忠烈壮剧,千古歌之泣之;夷狄无此制度,今更荡然矣;

第五,天子朝廷优宠士大夫,胡安国将多年苦心著述之《春秋传》上呈朝廷,高宗叹曰:“深得圣人之旨,非诸儒所及也。”诏进宝文阁直学士,获赐银币。懂得尊贤、懂得正义的王朝,受士子景仰、受百姓拥戴,千秋万代,泪尽继之以血,血尽继之以命,此中国古典宪政制度之美,夷狄无之,今更荡然矣!

……

(待续)

【责任编辑:管理员】
北师大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国际文化传播学、中国国学传播、西方哲学艺术等人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