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飞  >>  正文
杨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推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杨飞
2016年12月19日

备受瞩目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4日至16日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分析当前国内国际经济形势,总结2016年经济工作,阐明经济工作指导思想,部署2017年经济工作。

发展为本,改革当先。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综合研判世界经济形势和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作出的重大理论创新和决策部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本质也是一场改革,目的就在于通过供给侧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就现实而言,当前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根源就是重大结构性失衡,导致经济循环不畅,必须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想办法,努力实现供求关系新的动态均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明确强调,要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适度扩大总需求,加强预期引导,深化创新驱动,全面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

工作靠抓,事业靠干。如何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为我们指明了道路,明确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终目的是满足需求,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质量,根本途径是深化改革。当前距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仅剩下差不多4年时间,经济正面临速度换挡节点、结构调整节点、动力转换节点,处此经济新方位,必须坚决打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场硬仗。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终目的是满足需求。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公共需求快速增长与公共服务供应不足的矛盾,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供给总量不足和供给分布不均,社会对于公共服务领域供给侧改革呼声最为强烈。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深入研究市场变化,理解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中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升整个供给体系质量。当前互联网新时代的供给侧改革,不是简单的增加生产能力,而是增加消费端的基础设施供给,使得新供给创造新需求,新需求推动新消费,新消费倒逼新产业的产生和变革。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对传统产业技术改造、资产重组,另一方面培育新兴力量,挖掘经济发展新动力,培育经济增长的“乘数因子”。

问题倒逼改革,改革解决问题。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经济新常态语境下,改革依然是中国发展的最大动力、最大红利。“不深化改革不行,深化改革力度小了也不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根本途径就是深化改革,完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体制机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打破垄断,健全要素市场,使价格机制真正引导资源配置。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堪为中国经济巨轮前行航向灯。今年以来,我们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适度扩大总需求,坚定推进改革,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1至10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8.6%。汇丰银行、穆迪等境外机构就认为,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落实中国经济将延续企稳向好态势。

再往前看,2015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明确强调要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今年12月9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也强调指出要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尤其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三去一降一补”在强力推进中亮点频呈,聚合了经济发展的澎湃动能,推动着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幅达到6.7%,为世界瞩目。

岁末回首,2016年我们在全面深化改革征程中可谓硕果累累。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我们更应用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神兵利器”,适度扩大总需求,加强预期引导,深化创新驱动,全面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通过改革为经济社会发展聚合强大推力,为国民经济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发展夯实底气。

【责任编辑:管理员】
西安工业大学教师,陕西省重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