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映青  >>  正文
李映青:滇池迎来31年最好水质
李映青
2017年02月17日

近日,不少云南摄影爱好者在昆明晋宁湿地拍摄到一种体形稍大的黑色涉禽,经辨认该鸟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彩鹮鸟”。彩鹮近年在云南省东川区、红河州长桥海、玉溪等地有少量发现,此次在晋宁湿地发现还是首次,据统计共发现有10只彩鹮在此觅食。

尽管彩鹮只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可由于曾连续多年未在我国观测到,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一度宣布彩鹮在我国绝迹,它在中国的数量比它的近亲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朱鹮还少。据介绍,彩鹮种群主要分布于欧洲南部、非洲、美洲中部,而沼泽等栖息地的减少和环境污染是彩鹮一度在我国绝迹的主要原因。

出现在昆明晋宁湿地的彩鹮鸟(李继明 摄)

近年来,我国境内沼泽湿地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自2009年以来,彩鹮在我国境内逐渐有了记录,不过多为孤鸟出现。此次再度在滇池晋宁湿地发现10只彩鹮,表明彩鹮正逐渐回到我国栖息。

据昆明鸟类摄影爱好者段天祥介绍,早在今年1月上旬就曾在昆明大观楼南园发现彩鹮的踪影。“当时发现的时候,确定有9只彩鹮。大概在1月下旬的时候,我们又在位于晋宁的一片湿地发现了彩鹮。”

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王紫江多年调查研究结果显示,从1962年至2015年半个多世纪以来,昆明有51种鸟消失,先后增加了113种,其中包括19种云南省新记录鸟类,1种全国新记录,彩鹮就是19种云南省新记录鸟类之一。

出现在昆明晋宁湿地的彩鹮鸟(李继明 摄)

近年来,随着滇池综合治理的力度不断加大以及“四退三还”工程的实施,滇池生态湿地建设加快,并建起5.4万亩湿地。滇池生态环境的改善,使得在滇池栖息的鸟类明显增多,滇池的水质也在不断地改善,环境也越来越适宜居住。由此可见,滇池治理已逐渐显现成效。

滇池身为昆明的母亲湖,素有“高原明珠”的美称,水面面积309平方公里,滇池流域面积2920平方公里,平均水深5.3米,湖容15.6亿立方米。滇池是世界关注的高原湖泊,是长江上游生态安全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重点治理的“三湖”之中的难点。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迅速推进的城镇化和工业化,高速发展的城市、经济及人口导致入湖污染负荷迅速增加,流域内的人类活动突破了滇池的承载能力,滇池水质恶化到劣V类,富营养化严重。从上世纪90年代初,滇池成为我国污染最严重的湖泊之一。在环保界,滇池是公认的我国湖泊治理难点。

在昆明市副市长王道兴的记忆里,十年前的滇池,湖面蓝藻堆积像绿油漆一样,老鼠在上面窜来窜去,石头丢到湖里都沉不下去。

然而,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滇池治理逐步显现成效。目前滇池水质企稳向好,流域生态环境明显改观,滇池蓝藻水华明显减轻,分布范围不断减小,水华发生频次和强度明显下降,全湖由重度富营养转为中度富营养。此外,2016年1至12月,滇池总体水质达到了V类。同时,在环保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部门发布的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专项规划2015年度考核结果中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考核结果较好,得分为72.7分。

出现在昆明晋宁湿地的彩鹮鸟(李继明 摄)

现如今,随着滇池水质变好,每逢节假日或是周末,滇池之畔总是人如潮涌,市民游客扶老携幼,来滇池边游憩。

历经31年,滇池在2016年打了一个翻身仗。专家认为,这是滇池治理的里程碑进展,也是我国环境保护和水污染治理的标志性成果。滇池水质从1986年降为劣V类,直到2016年才摘掉这顶帽子。昆明市环境监测中心副主任房晟忠称,这是滇池31年来最好水质。

而未来几年是滇池水质实现根本好转的关键时期。记者从昆明市滇池管理局了解到,“十三五”期间,滇池治理将重点实施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完善治污体系、构建健康水循环、修复生态环境、创新管理机制、加强科技支撑与发动全民参与等7项主要任务。到2018年,草海稳定达到V类;到2020年,滇池湖体富营养水平明显降低,蓝藻水华程度明显减轻。流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滇池外海水质稳定达到IV类;盘龙江、洛龙河稳定保持Ⅲ类,新宝象河、马料河、大河(淤泥河)、东大河稳定保持IV类,船房河、茨巷河、大观河、捞鱼河、金汁河稳定保持V类;西坝河等其它主要入湖河流稳定达到V类;7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

昆明市委书记程连元多次调研滇池治理工作,他到昆明任职之后第一次调研就选了滇池治理。他说,“外界看云南,最值得珍惜的就是滇池,经过数十年的治理,滇池治理的目标越来越明确。”程连元称,滇池治理成功的阶段性标准,不是专家满意,而是老百姓满意。而老百姓满意的标准,是“回到八十年代的滇池,可以下去游泳”,昆明今后一定要保持滇池逐步还清的势头。

关于作者:李映青,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站长

【责任编辑:管理员】
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