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志伟  >>  正文
冯志伟:创新赋予湖湘传统民俗新的生命力
冯志伟
2017年02月27日

长沙火宫殿庙会、湘西土家族赶年、汨罗长乐故事会、侗族水神节、江永耍春牛、攸县打铁花、汝城舞香火龙、蓼江镇迎春喜乐会……今年春节期间,湖南各地丰富的传统民俗活动相继举办,为当地百姓和游客提供了一道丰富的春节文化大餐,也唤醒了人们内心深处的“乡愁”。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佳节,也是湖南各地民俗集中展示的节日,但每年春节过后,总有不少人感叹,年味淡了!年味变淡的背后,是传统民俗文化的衰落。如何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是城镇化过程中必须面临和破解的重大课题。

今年春节期间,郴州安仁传统花鼓戏表演吸引了众多观众。

近年来,湖南各地结合旅游开发进行了民俗文化保护,对传统民俗资源进行挖掘,让不少沉寂的传统民俗重新焕发活力。

耍龙狮、观民俗、尝美味……长沙火宫殿庙会作为中南地区唯一具有地方代表性的大型民俗庙会,今年春节期间重现了这些热闹的场面。今年的庙会从腊月二十四启幕,接连展开舌尖庙会、文创庙会等多项新年活动,直到正月十五以元宵节欢喜庙会结束,吸引了市民和大量游客参与。2017年春节期间,长沙望城区湘江古镇群共接待游客35.1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05亿元,而民俗文化则是古镇游中的最大亮点。望城皮影艺术博物馆馆长朱国强透露,春节期间,前来看皮影表演的游客人满为患、络绎不绝。朱国强从15岁就跟着父亲学皮影戏,见证了皮影戏的起起落落。现在,当地对皮影戏等传统民俗文化大力保护,朱国强的儿子朱荣和也子承父业,成为了一名皮影艺人。

长沙望城皮影艺人朱国强表演皮影戏。(肖毅摄)

大年初三,万余名侗族群众、游客相聚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牙屯堡镇枫香寨,品侗妹拦门酒,观整套侗锦制作流程展,听千人双歌,享万人“哆耶”,欢庆侗族水神节。枫香寨位于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东北部,以侗锦织造名扬天下。每到正月初三,当地村民都赶到水神井旁举行祭祀活动,当地有关部门对这一民俗进行挖掘,演变成了今天的水神节。

每年正月初三,通道侗族自治县牙屯堡镇枫香寨的村民都赶到水神井旁举行祭祀活动。(资料图)

2月3日,立春,湖南省江永县源口瑶族乡小河边村瑶寨热闹非凡、鞭炮响个不停,一群瑶民赶着一头用黑布蒙着的“牛”,走街串巷“耍春牛”。在立春之日举行“耍春牛”是江永瑶寨的一项传统活动,这项民俗是古人重视农耕文化的重要表现,但随着城镇化、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迅速发展,传统农耕文化却日渐衰落,这样的民俗活动已经难得一见。

锣鼓声、鞭炮声、祝福声洋溢,一条火龙时而“飞入云端”,时而“入海破浪”。2月4日晚,郴州市汝城县土桥镇村落间,由稻草、南竹、龙香制作成的国家级非遗香火龙,吸引了上万名群众的眼球。舞香火龙是春节期间汝城等地乡村开展的一项大型文化娱乐展演活动,汝城县50多个村争相舞起了“汝城香火龙”,祈求在新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汝城香火龙招龙仪式一般由祭祀、点火、游展、接龙、抢香、化龙六个环节组成,其深深地扎根于汝城的传统文化,体现了当地浓郁的民风民俗。

2月10日,资兴市蓼江镇迎春喜乐会在秧田村拉开序幕。(肖晨威摄)

2月10日,湖南省首届抬阁故事文化节在汨罗市长乐镇隆重举行,精彩纷呈的故事会表演为当地百姓增添了节日喜悦。长乐故事会起于隋唐,传承千年。千百年间每逢太平年景,从正月初起至元宵节长乐人自发分成上市街和下市街两个团体,举行故事会竞赛,内容为历代忠孝节义和民间传说的故事。长乐故事会是一项集惊、奇、险、巧于一体的传统民间杂技,在当地旅游文化部门的重视下,这项民俗文化活动如今开展得有声有色。

为传承民俗文化,营造元宵佳节浓厚氛围,2月10日,资兴市蓼江镇迎春喜乐会在秧田村拉开序幕。现场群众吃着汤圆和糍粑,观看舞狮表演,参与趣味活动,沉浸在一种祥和、喜庆的节日氛围里。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村里的孩子们嬉戏欢闹、老人们开口欢笑,现场不少老人表示,多搞一些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对于发扬乡土文化也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民俗特别是春节等重大节日的民俗活动,承载的民族的共同记忆,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方百姓寄托乡愁的有效载体。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一些传统民俗文化日渐衰落,生存面临挑战。传统民俗文化必须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寻找到新的生存模式,才能不断传承和发展。尽管湖南在传统文化保护传承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创新性探索,但是,保护传统民俗文化的路还很长。

关于作者:冯志伟,中国日报湖南记者站站长

【责任编辑:管理员】
中国日报湖南记者站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