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天下  >>  正文
褚兢:顾玉纯和他的“宣纸刺绣”
说天下
2017年03月10日

“顾绣”在中国刺绣史上的承前启后意义,世所公认。

顾氏一姓,其起源分南北两支,是为南顾和北顾,北顾起于夏末商初,为舜之后裔,分封于顾城,以封地为姓;南顾源于西汉初年,乃越王勾践后代,敕封顾余侯,“初居会稽,亦为顾氏”,江浙一带成为顾姓主要分布地。南顾名人不在少数,有时称才、画、痴“三绝”的东晋艺术家顾恺之、唐代诗人顾况、明末东林党领袖顾宪成、被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之一的顾炎武等。

中国刺绣,其源头更其为早。搜狗百科说它“起源于人们对装饰自身的需要。”古代原始人类出于审美目的,将颜色涂在身上,“称彰身”,后来又改为“文(纹)身”,再后来,学会了织布穿衣,便把颜料“画”在衣服上。掌握了针黹技术后,又改“画”为“绣”——如此一步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呈演进关系。古时帝王们龙袍上的图案,是以纯金绣线来针黹的;目前存世最早的针黹绣品为长沙马王堆出土的两件锦帛。刺绣技艺于宋代获得空前发展,明代董其昌如此评价:“山水分远近之趣,楼阁待深邃之体,人物具瞻眺生动之情,花鸟极绰约谗唼之态。佳者较画更胜,望之三趣悉备,十指春风,盖至此乎”。

顾氏家族屡出名人,得益于其非常重视文化传承。有一部《顾氏家训》,与《朱子家训》齐名,2016年,两部《家训》双双被中纪委作为“中国传统中的家规”加以推广。不言而喻,顾家传统,主旨属于“精神文明”范畴。而刺绣从初诞以来一直以实用、装饰为主要目的,是“工匠”作品,为“物质文明”的产物。文化传承和工匠作品,二者看似扯不上联系,乃至直到宋代,刺绣行业尽管已经声誉鹊起,大兴于时,但该行业的佼佼者,社会上依旧未见彰显姓名。

明嘉靖一朝,顾氏家族中出了一位官员,叫顾名世,他“性好文艺”,妙擅丹青,倡导家中女眷习绘事、研书法、精女工、擅刺绣,尤其注重将刺绣作为一种具有美学功能的手段加以挖掘和培育,文化的绍递与匠人的用心终于以一种自觉的美学形式合流为一了,后世始有了“顾绣”——也叫“露香园绣” 一说。

露香园即顾名世所建之园林,它的得名也有故事,说顾名世曾在今日上海的“前身”松江县建馆舍,就地势开挖池塘时,掘出一块石碑,上有赵孟頫亲笔书写的“露香池”三个字,因此,新挖的池塘仍叫“露香池”,更以“露香”命名自己的园林。上海迄今依然保留有“露香园路”的街名。

顾氏家族,以刺绣传家,远绍宋代,下启苏绣,清代“四大名绣”除“苏绣”而外,其它如“湘绣” “粤绣” “蜀绣”,技法上均不同程度受到“顾绣”影响。官宦家族,衣食无忧,女眷们因此可以“心无旁骛地追求顾绣的文化意蕴,绣工上不惮其繁,不厌其精。一心一意要达到惊世骇俗、叹为观止的艺术效果”。从此, “顾绣”将中国刺绣上升到“工艺美术”范畴,使刺绣这种日常性工艺登上大雅之堂,不仅其本身有了“艺术”的身份,刺绣从艺者也获得了“艺术家”的资格认同。

由此,“顾绣”在中国刺绣史上承前启后的意义,是所公认!

从“顾绣”到“宣绣”——劫后重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顾绣”对中国各个流派的刺绣技艺的影响不言而喻,但它依然有一项“独门秘笈”不为世窥,那就是“宣纸刺绣”。

“宣纸刺绣”的源起,《清同治甲戍首夏木刻板·顾氏族谱》如是记载:顾九苞迁居高邮县司徒乡后,其妻徐氏创立“纸绣”(即将丝线绣于白纸上面)的方法,并在顾氏家族内代代相传。“纸绣”是否即“宣绣”(即“宣纸刺绣”),已无法考证,但毕竟是刺绣技法的一项创新,可让人遗憾的是,清末以来,社会动荡,战乱频生,“纸绣”这门工艺竟至中断失传,就连顾氏家族也无人承继。这让家族长辈痛惜不已。先祖中有人立下遗训,一定要恢复这一家传工艺,光大其“中华一绝”的特征与身价。

荒唐的“文革”闹剧终止的时候,社会开始拨乱反正,重振经济,并开始重视对文化传统的保护和挖掘。本文的主人公顾玉纯内心早已郁积了一项人生的抱负,即承继先祖遗志,焕发“纸绣”荣光。历30余年光阴,通过反复探索与实践,他终于熟练掌握了“顾绣”的繁复针法,更仔细琢磨研究“纸绣”的“密码”。他克服染色工艺的困难,研制成功了十八种亚光色线的水墨画刺绣线料,又发明了不同以往的某项绣艺,从技术上解决了传统绣法易造成反光或泛光的局限。创造出新的刺绣效果。他研制的丝线,配以自创的绣法,能在很大程度上吸收外源光,杜绝了折射、反光现象,一经在宣纸上使用,便透出其结实、厚重而饱满的效果,用来模拟水墨色泽和意境,具有绝佳效果。

为复兴“纸绣”,创新“宣绣”,顾玉纯进行了大手笔的尝试!他花了将近8个月时间,绣出长达6·3米的《清明上河图》。根据不同场景画面,采用了不同比量的丝线,致使作品触上去凸凹感分明,呈现完美的立体感觉。这幅作品以别具一格的魅力被选送到上海世博会江西馆展出时,立即引起行业内的热情关注。

“宣绣”的《清明上河图》引起诸多评论,有人说,它“打破了传统刺绣仅在布织物上进行的禁锢,将中国刺绣工艺与宣纸书画艺术这两种完全不同的艺术,完美无缺地融为一体,将中国刺绣从装饰品工艺推升至文化艺术高峰”。

确实,复兴的“纸绣”已经具有了超越顾九苞妻徐氏所发明的工艺特点和艺术价值,成为艺术领域中新的门类。

收获广泛的社会赞誉后,顾玉纯将“宣纸刺绣”这项发明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过长达三年的审核、公示程序,终于在2016年获得批准。目前,它又列入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的申报。

“宣纸刺绣”和“水墨刺绣”这两项创新,还双双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责任编辑:管理员】
天下专栏百家争鸣,直击你最关心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