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敬  >>  正文
付敬:深化中欧经贸关系有助于化解欧盟多重挑战
付敬
2017年03月31日

近期,有比利时媒体援引数据称,中国在比投资为当地创造了18,500个工作岗位,而每100个当地雇员就创造出1亿欧元的收入。如果数据可靠,中国对比投资展示出了强大的效率和盈利能力。

还有媒体报道,部分中东欧国家正面临劳动力短缺,这部分得益于中国在制造业方面增加投资,以及欧盟的经济萧条宣布告一段落。举例而言,在过去五年中,华为在欧盟创造的工作岗位倍增,很快将超1.2万。

上周,比利时和匈牙利成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成员国,这意味着亚投行70个成员中,有三分之一来自欧盟。亚投行的发展道路表明成员之间的合作将深化,使亚洲、欧洲和非洲的洲际合作更加紧密。

中欧间紧密的经贸合作在欧盟悲情庆祝成立六十周年之时更显重要。如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所说,在英国正式启动脱欧程序,而特朗普总统领导下的美国政府亦是缺乏定数的背景之下,欧洲领导人们的心情是忧郁的。

但是,在欧盟委员会近期对中国在欧投资活动采取更加严格的评估程序之后,欧洲议会的一些议员在动议对能源、供水、电信等“战略领域”的外商投资予以密切监管。

许多观察家认为,此举旨在针对中国。因为按照欧洲政客的说法,欧盟企业并未拥有中国企业在欧所享有的同样的市场准入,而这些政客甚至声称欧盟在中国的投资正在下降。

事实上,在享受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优惠待遇之后,欧洲以及其他外国投资者开始与中国本国投资者一样对待。并且,由于欧盟在中国积累下来的投资已经相当巨大,维持既有水平甚至略有下降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就扩大海外业务和投资而言,只要翻翻双方的经贸史就不难发现,欧洲才是老手,而中国是后来者。鉴于这些事实,当下或许正是中国和欧盟商讨减少分歧、制订新的双边经贸战略的大好时机。

值得赞赏的是,欧盟认为中国正在推进全球化,而世界需要对此支持。的确,作为近年来推进全球化的引领者,中国一直鼓励海外投资、提供全球公共产品。

不过,尽管欧盟在历史上是区域一体化的推动者,但现在正显露出实行保护主义、以保护本土企业和产品的苗头;但是,大多数成员国和欧盟企业对此不予支持。倡导全球化不仅仅是中国的责任。欧盟、美国以及其他全球化参与者应该比中国更加积极主动。

中欧伙伴关系比较独特:在艰难时期,双方的合作更加紧密,而在正常时期则并不一定如此。仔细考察中欧在全球金融和债务危机时期的互动便可证明这一观点。

无论如何,欧盟当下应优先做的是采取迅速、坚定和战略性的措施来确定新的对外合作方向——如确保中国在欧投资不断增长——以使中欧合作伙伴关系来帮助克服欧盟困难。

欧盟应当意识到,在当下这一关键时刻不支持和中国推进积极的经贸政策将犯下错误。

原因很简单:中国企业创造的更多的就业机会将使更多的欧洲人,尤其是那些努力生活得体面的青年人,对欧盟更有信心。

(本文发表在3月28日出版的《中国日报》上,作者为欧洲分社副社长付敬。实习记者郑锦强翻译。)

【责任编辑:管理员】
中国日报欧盟分社首席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