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洋  >>  正文
李洋:你我都是他心中的那个听众!
李洋
2017年05月14日

三年多以前,中国刚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时,很少有人意识到,这一倡议会演变成有如此体量和深远影响的全球公共产品。就像80年代初中国改革开放刚起步之时,很少有人相信,中国会在短短30年内超越诸多主要经济体,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今早,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讲话引人瞩目。他讲“一带一路”是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和文明之路,这成了很多媒体评述的重点。

我认为,他的演讲中为“一带一路”做出另一处精彩的注解是他在总结这五点之前所讲到的:“‘一带一路’倡议顺应时代潮流,适应发展规律,符合各国人民利益,具有广阔前景。我们要乘势而上、顺势而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行稳致远,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无论是“一带一路”还是中国的发展,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能够拥有克服险阻的自信和方法,能够拥有一个值得期许的未来,归根结底都是因为决策者对“势”的把握。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势”指势力、现象或形势、状况或情势。对“势”把握得准确,就是对各方势力掌握得准确,对现象解读和形势理解得准确,对状况和情势判断得准确。在这样的前提下,做出的决断往往体现为“顺应时代潮流、适应发展规律,符合人民利益,具有广阔前景”。

对“势”把握得好,就可以做到“乘势而上”和“顺势而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成功地经济腾飞,正是对“势”把握得准确,充分利用了发展初期劳动力和资源成本低的比较优势,进而实现贸易、投资、消费和创新多极增长。在二战后由发展中国家迈进发达国家行列的国家不多,但无不都是走这条路,是“顺势而为”的结果。

“一带一路”在三年左右的时间从倡议到蓝图,再到硕果累累,就在于它顺应了时代潮流。

首先,“一带一路”倡议建立在中国成功发展的“情势”之上,有了实力和经验,才有执行力的基础和决策的自信。实力和视野相伴相生,“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执行,体现了中国的视野和实力。中国这样体量的文明型国家的崛起,绝不会仅满足于一枝独秀,历史上是这样,今天更是如此,中国从来追求都是互利共赢。

其次,“一带一路”倡议以准确判断国内和国际形势为基本前提。“一带一路”建设中各方积极参与。中国经济与相关国家经济的互补性为共商、共建、共享创造了客观的空间,是保证双方平等合作、互利共赢的前提。

再次,“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三年多以来,中国表现出的果断执行力和坚定态度,是能够促成一个倡议从萌芽到枝繁叶茂,再到开花结果的根本保证。一个如此宏大的倡议,在其执行过程中各种势力和状况千变万化,没有高效的执行力和坚定的自信,就无法随机应变。

最后,“一带一路”是开放的,这就让倡议本身不但能顺势,而且能成势,能够让一个倡议转化为引领时势发展和转化的重要力量。

“势”并非玄而又玄,有很多影响它的因素。“一带一路”倡议不仅是基础设施建设和贸易,更包括政策沟通、资金融通和民心沟通。互联互通政策的深度和广度让这一人为的倡议多了更强的适应性,牢牢把握住成“势”的各种因素,让互联互通成为一种自为的动态平衡。

古丝绸之路上,各个部落、帮派、商团、政权之间用了两千多年逐渐磨合形成的这一整套融通体系是留给今天“一带一路”倡议的宝贵历史遗产,由此衍生出的融通范式具有已经被实践证明的合理性和顽强的生命力,保证这一倡议的“行稳致远”和美好未来。

历史上,一国崛起往往起于“识势”,才能“顺势”,进而“乘势”,事半功倍,最终成为引领潮流的强国。一国衰落也在于不能“识势”,才会“逆势”,事倍功半,最终被时代所淘汰。时代,选择了中国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倡议者。某种意义上,中国的担当和倡议本身都是一种时代的必然。

“一带一路”不是刚性的空间体系,而是包容性的方法论意义上的存在。它不会因为一国或一个组织的缺席而有任何失色,也不会因为成就了各国的共同繁荣而居功至伟。它本身就是一种“势”的存在形式。如老子论水:“水几于道;道无所不在,水无所不利,避高趋下,未尝有所逆,善处地也;空处湛静,深不可测。”

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以互联互通、互利共赢为标志的全球化是大势所趋。那些执意竖起壁垒的国家,将一如那些当年被他们以开放淘汰的国家一样,品尝逆水行舟的味道。那些拥抱开放与合作的国家,则会品尝到时代发展的红利,让人民得到切实收益。

“一带一路”倡议是顺势而为,更是乘势而上。这一伟大的实践,归根到底是由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完成的,你我是成势的分子,也可以是造势的英雄。

在这个意义上,你我都是习近平总书记心中的那个听众。

【责任编辑:管理员】
中国日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