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洋  >>  正文
李洋:收起你们的“纳粹礼”和“皇军装”!
李洋
2017年08月10日

8月5日,俩中国人在德国柏林国会大楼前,右手手指合拢向前,斜向上45度角,伸直手臂,拍照留念,因此被拘留,各罚500欧元了事。8月8日,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发文,谴责四个青年穿着一种特殊的制服,在仓库旧址前拍照,说那这是无耻的亵渎行径。

这两件事要是日本狂热分子所为,下文就可以由机器人代笔。可偏偏主角是中国人,他们的国家在二战中伤亡总人数超过3500万,几乎超过了其他所有国家伤亡人数的总和。

这六位揭了20世纪的伤疤。

七十多年了,地下的枯骨还保留着他们死去时的姿态。但地面上早已日新月异了,原本很多坚固的东西烟消云散。钟表的指针就像一对绝望的手臂,把属于历史的推进过去的深渊,把无数个未来归结为当下。

时间这种绝对的霸权,总给人制造一种向前看的假象,其实人不是未来的产物。生命存在于过去,未来只有死亡。

文化都有自己的禁忌,有的因为宗教,有的因为历史。它们都是过去的宠儿,最长寿。它们的同辈,无数的风物符号不断演化,但唯有禁忌倔强地守卫着文化底线。某种意义上,我们是谁,决定因素不在我们赞成的,而在我们反对的。

一个手势,一件衣服,本身轻得很,但在某些文化场域内,它们却具有了生命不可承受之重。人活得累,因为他们不仅有动物畏惧的本能,还要有文化意义上的敬畏,否则人与动物无异。

我无意把他们的行为归结为对德国文化法律了解不够,归结为年轻人不懂世事,我更无意要由此引出反思我们的教育乃至战争观的宏大题目。

前者侮辱了大时代。时代没有温度,有态度,没有记忆,有记录。后者则侮辱了小人物。时代不是你的保姆,你也不是时代的奴隶。

70多年,三四代人的样子。最年轻的士兵,今天已行将入木。20世纪真正的终结,肇始于小人物们对那个时代记忆的终结。这种变化,在六位当事人身上已经很明显。人遗忘的越快,脚步就越快,但他们脚下的土地还无法和过去做一个了断。

换句话说,他们的行为发生在日本,还会有如此反响吗?靖国神社公祭时节,穿着那一身制服招摇过市的大有人在。

在时代的裹挟中,能和土地建立联系的人就一个国家的“压舱石”。德国全民的对战争的反思本身就是在一个百废待兴的国家重建公民与土地联系的重要手段。仓廪不实,一样可以知荣辱。日本在经济腾飞前并未完成战争悔罪和民族反思,仓廪实,一样可以不知荣辱。

和平发展时间越久,对苦难和死亡的回忆就越模糊。经历过战争和革命洗礼的最后一代人远去之后,我们似乎只记得自己赞同什么,而忘记了自己反对什么。

信息时代更加剧了个体身份认同的危机。手机屏、电脑屏、电视屏、电影屏,四块屏跑赢了原本要走的路,取代了原本必读的书。人生如航船,没有了压舱的路和书,人变老了,心还在飘摇,存在成了远航的终极价值。

德国纳粹和日本侵略者在上个世纪犯下的“反人类罪”本身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有一丝一毫的减损。那个手势,那身制服,则被永远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有一丝一毫的改变。

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要感谢时代的记录。那些令人发指的罪行就像一面镜子,但借助这面镜子,人性的微光却足以照亮前路。

别让它蒙上灰尘。里面有我们的先辈,也有我们的未来。

【责任编辑:管理员】
中国日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