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飞  >>  正文
杨飞:这五年——法治护航,托起“中国梦”
杨飞
2017年08月19日

“法者,治之端也。”一个现代国家,必须是一个法治国家;一个国家要走向现代化,也必须走向法治化。8月18日,六集政论专题片《法治中国》在中国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首播,并在融媒体平台,全面总结和展示全面依法治国的历史性变革与辉煌成就。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18日晚8时,央视综合频道播出《法治中国》第一集《奉法者强》。这集重点关注顶层设计,追根溯源,引出党的十八大之后为什么要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一问题,从时代发展和世界潮流以及历史变迁、经验教训的层面系统给出答案。事实上,十八大以来的这五年,是全面依法治国举措最有力最集中的五年,成就最丰硕最显著的五年,经验最丰富最系统的五年。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不断建立健全符合发展规律要求的法律制度,诸如制定国家安全法、反间谍法、反恐怖主义法、境外非政府组织境内活动管理法、网络安全法、国家情报法等等,都使得立法不断完善,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法治支撑和保障。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系于执法。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修改《立法法》就曾被称为“用良法管住‘任性’的权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政府厘清行政权力边界、规范行政权力运行、提升依法行政能力,从上到下依法行政也已经成为了共识。弘扬“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治精神,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既推动着执法越来越规范,也让法治中国建设步伐蹄疾步稳。

法律要发生作用,首先全社会要信仰法律。全民守法是弘扬法治精神的基础工程,也是依法治国的关键。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基础性工作,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群众尊法守法学法用法热情高涨,“法律明白人”“村民议事堂”等实践如火如荼,“信访不信法”矛盾得到缓解,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渐成习惯。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回应13亿多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呼声,党的十八大以来司法体制改革也啃下了一块块“硬骨头”:修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正式实施全面两孩政策;依法解决无户口人员户口登记问题,切实保障公民权利……再加上完善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制度、推动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等等,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四梁八柱”,已经立了起来。

“来而不可失者,时也。蹈而不可失者,机也。”当前我们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前所未有地具有实现这个目标的能力和信心,可谓任重而道远。《法治中国》以建设法治中国为主题,体现人民群众因法治进步而不断增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无疑有助于为实现中国梦铸就坚实根基、汇聚磅礴力量,为迎接十九大胜利召开提供舆论支持、营造良好氛围。

时代呼唤法治,人民期盼法治。“行百里者半九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离我们越来越近,当前我们面对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也是前所未有。“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站在过去和未来的交会处,更加需要我们一张蓝图画到底、撸起袖子加油干,以新发展理念为统领,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开启建设法治中国的新征程,以实干圆梦。

(杨飞 陕西省重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责任编辑:管理员】
西安工业大学教师,陕西省重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