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洋  >>  正文
李洋:张扣扣解剖了舆论场
李洋
2018年02月22日

随着相关媒体在张扣扣老家的实地采访浮出水面,这起悲剧的英雄主义色彩是时候褪去了。

张扣扣手刃父子三人,不伤及妇孺。壮哉?悲哉!

凡是为他立牌坊的人,请准备好了,再过二十年,如果被他“赦免”的,但却目睹惨剧发生的王家的孩子如法炮制,那么你们是不是要拆了老牌坊,才能有砖瓦木料再盖新牌坊?王家的后代最好也能选春节、上坟的档期,如果再有退伍军人的身份效果会更好。

法院可难了,这次免了张扣扣的死罪,小心二十年后再被人说成贪赃枉法;判了张扣扣死罪,小心眼前汹涌的口诛笔伐。

法律从来不是万能的。千万别信那些总把法治挂在嘴边的说辞。但法律是避免“胡来”的最大公约数,是群体认可的行为底线。赞成以复仇的方式绕开法律,本质上是对法律的背叛。换言之,就是不跟你玩儿了。在这个前提下,就别再拿什么冤案说事儿。

中国的法律和司法制度有诸多不完善,却是维护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大国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石。如果谁说这套制度不灵了,恐怕他们头脑不灵了。难不成要重回替天行道那一套?道义属于情理范畴,法律要兼顾,但绝不会被其左右。能把人间悲剧说成替天行道,人心可畏!

张扣扣的案子,有冤的伸冤,有罪的法办。自首、放过妇女和幼儿、动机和舆论都能成为他为自己辩护的有利条件,但无论如何,都不能掩盖杀死三人的结果。

舆论再热闹都只不过在四个条件里做足了其中之一。尽管如此,张扣扣的案子却再次展现了这个舆论场本身的残暴和冷酷。

要在舆论一边倒的人群中发出不同的声音,总要冒被群殴的风险,尽管他们从来都以理性和思考自我称道。但真正做到这两点,从来都是单个人,很少是一群人。而能让单个人心甘情愿地交出这两样特质,从而走进人群的往往只是他们的情绪。

酿造情绪总要用些“猛药”,哪有比人命更好的药引子呢?哪有比新媒体更好的大酱缸呢?

百余年前,西方以煽色腥著称的“黄色新闻”兴起。从历史的角度看那段历史,没有贬义。以今人的姿态苛求历史本身就是一种变态。那段时间是现代新闻传播业的青春期。但今天还要搞那一套,就是耍流氓了。不客气地讲,当下基于新媒体的舆论场正在重走这段老路。

给中年扣上“油腻”的帽子;以创业者的鲜血洗白追求“十万加”的自卑;以戏谑的口吻写岳父流感死亡笔记,放在北京的舞台上,编织进中年危机的焦虑中,再佐以公益科普的调味料,通过公司化运营的渠道发布。

原来亿万人过马路时都要刷的“朋友圈”是一个如此容易实现个人野心的地方。二十一世纪还有施行奴隶制的地方?
在这里你只要了解了人性的弱点和“黄色新闻”传播的规律,你就可以成为众多头脑的奴隶主。成为靠“控制阅读”制造流量和广告收益的“金主”。所有的热点,最好有血有性,都可以是激素、化肥和农药,受众不断被催化的焦虑、自豪、恐惧和同情疯长起来就像用了药的韭菜。至于割韭菜,手拿把攥的事儿。

换个角度讲,一个个头脑都需要发泄的渠道。身体排泄上厕所,头脑要发泄,读那些精心设计的文字就可以达到同样的目的,不啻于“头脑公厕”。

时时刻刻能“上厕所”,谁还憋到春晚上呢?春晚不美了吗?非也!是你没有欲望了。

把骂春晚同骂导演结合起来,把单个节目和危机与主义结合起来,把今天和过去结合起来,不论你属于几零后,总能找到适合你发泄的角度。这文章就齐活了。唯独不见对艺术本身的探讨和分析。

更有甚者发明出“知识付费”一说,赚钱不要脸,能到这种地步,可谓前无古人。能把这个口号挂在嘴边的“老师”首先否定的是人本身。还有什么资格谈学习,谈知识?

尼采说:“千万不要忘记,我们飞得越高,在那些不能飞的人眼中就越渺小。”如是,当我们仿佛掌握了一切真理、道义和知识时,恐怕才变成了那种真正一无是处的人。

【责任编辑:管理员】
中国日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