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新光  >>  正文
陈新光:上合组织是地区和国际合作的典范
陈新光
2018年04月26日

上海合作组织自2001年成立以来,已走过17年不寻常的历程。在各成员国的齐心协力和共同努力下,上合组织今天已成为现代国际关系架构中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对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可以说,上合组织已成功探索出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新型国际组织模式,成长为最具生命力和影响力的国际合作机制之一,在睦邻友好、高效合作、开放共赢等很多方面成为地区和国际合作的典范。
       上合组织是新型区域合作机制的典范
       2001年6月15日关于成立上海合作组织的历史决定,是成员国为积极促进地区和平与共同发展、深化睦邻友好与伙伴关系、增进相互尊重与信任气氛做出的重要战略抉择。上合组织创立之初,中亚地区积聚了各种安全隐患,上合组织的诞生给中亚安全带来新面貌。
       2001年该组织创立之初,成员国元首签署的第一个共同文件就是《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上海公约》,此后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反恐怖主义公约》,还在塔什干设立了地区反恐机构。成员国把维护地区安全,打击“三股势力”、跨国犯罪、毒品贩运作为头等重要任务。17年来,上合组织国家举行了多轮、双边、多边的联合军事演习,搭建了情报信息交流网络和网络安全合作平台,建立了行之有效的成员国大型活动联合安保机制,抓获了大批国际恐怖主义分子,制止了数百起恐怖事件。上合组织国家还成功抵御了“颜色革命”在欧亚地区的蔓延,上合组织已成为欧亚地区安全稳定的重要支柱。倘若没有上合组织,欧亚地区当今的安全局面难以想象。
       上合组织扩容和发展,联动亚欧两大市场
       2017年上6月9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七次会议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举行,会议讨论决定正式给予印度、巴基斯坦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地位。经过17年的发展,上合组织现在已有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印度、巴基斯坦8个成员国,白俄罗斯、蒙古国、伊朗、阿富汗6个观察员国,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尼泊尔、柬埔寨、土耳其、斯里兰卡6个对话伙伴国。
       统计显示:扩员后,上合组织地域范围从北极延展至南亚,占欧亚大陆面积五分之三,成员国总人口15.25亿,占世界人口的1/4人口占世界近一半,国内生产总值总量将超过14.5万亿美元,占全球总量五分之一。上合组织成员国领土总面积3000多万平方公里,占欧亚大陆的3/5。在2015年上合成员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总和就达到了12.5万亿美元,集中了全球逾半数的黄金外汇储备,如果以后再接纳了伊朗,上合组织将覆盖约70%的亚洲领土和40%的欧洲领土。同时,几条欧亚过境路线(除了经过苏伊士运河的海上路线之外)都将在上合组织的掌控之中。今天,上海合作组织已跻身具有威望和影响力的国际和地区组织之列,成为当代国际关系体系中保障安全、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因素。
       深化“一带一路”合作,更好造福地区和各国人民
       今天的上合国际组织所覆盖的地区已成为世界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当前,上海合作组织政治、经济、安全、人文、对外交往、机制建设六大领域合作稳步推进,整体合作水平不断提升。从各项指标看,上合组织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区域性合作组织。上合组织不仅是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平台,也连接海上丝绸之路,联动亚欧两大市场。在“一带一路”建设规划的六大经济走廊中,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中蒙俄经济走廊、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均经过亚欧大陆,很多沿线国家是上合组织成员国或观察员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与亚欧大陆沿线国家各自发展愿景和规划蓝图的对接。
       中国倡导经济上深化“一带一路”合作,逐步建立区域经济合作制度性安排,进一步扩大人员往来和人文交流,促进民心相通。2015年5月,哈萨克斯坦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同本国“光明之路”经济发展战略的对接,成为最早与中国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的中亚国家。同在当月,中俄两国元首签署《中俄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的联合声明》。2015年7月在上合组织乌法峰会期间,中俄蒙三国元首决定,在对接丝绸之路经济带、欧亚经济联盟建设、“草原之路”倡议基础上,编制《中蒙俄经济走廊合作规划纲要》,使中国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同上海合作组织的各国发展规划相辅相成,共同实施好丝绸之路经济带同欧亚经济联盟对接,以促进欧亚地区平衡发展。2018年6月上合组织将迎来扩员后的首次元首峰会——青岛峰会,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经济影响力极大的区域合作组织,在青岛峰会上将确定新的方向,开启新的时代。

       (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研究员
       全球化智库(CCG)特邀 研究员           陈新光)

【责任编辑:管理员】
全球化智库(CCG)特邀研究员、上海大学经济学院兼职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