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飞  >>  正文
杨飞:经济形势年中看——总体平稳、稳中向好,高质量发展底气何来?
杨飞
2018年08月13日

7月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最新年度评估,认为“中国经济继续保持强劲发展势头”,该机构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预计2018年中国经济增长率为6.6%,与其4月的预测一致。此前,世界银行6月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预计,受消费增长强劲等利好因素带动,预计今年中国经济增长6.5%,比1月份的预测值上调0.1个百分点。

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数据显示,7月境外机构连续第十七个月增持人民币债券,仓位较去年同期增长60.92%。央行发布的问卷调查报告显示,今年二季度企业家信心指数为75.8%,比上季度提高1.6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提高10.4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开展的中国消费者信心调查显示,二季度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为121.3,连续3个季度处于较乐观区间。

对中国经济的良好预期,背后是中国经济的稳中有进。今年上半年,我国GDP同比增长6.8%,经济增速连续12个季度稳定运行在6.7%—6.9%的中高速区间。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1%,呈现温和上涨态势,也说明市场供求基本平衡。可见,尽管面临一些新问题新挑战,但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稳的格局依然牢固,进的态势更加凸显,稳中有进的大趋势不会改变。

稳中有进,是因为中国经济有底气。上半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8万亿元人民币,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8.5%。彭博社报道称,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从过去的“世界工厂”变成“全球超市”,现在中国人是以自己的购买力,成为全球经济的顶梁柱。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中等收入群体,巨大的消费升级需求还将持续释放,这也意味着中国经济增长的平稳性会进一步增强。

新动能加速崛起,也正在重塑中国经济增长格局。上半年,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涌现,为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打开了全新空间。比如,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就分别增长了11.6%和9.2%,均快于整体工业。以此为缩影,过去5年,我国的市场主体数量增加近80%,现已超过1亿户,新动能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1/3。加速崛起的新动能正在重塑中国经济的增长格局,已成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

积极应对,中国经济“稳”的态势更加明显。稳字当头,提高政策前瞻性灵活性有效性;补足短板,以深化供给侧改革助力高质量发展;防范风险,金融要更好服务实体经济;破解难题,坚定深化改革开放激发经济活力;遏制涨价,坚定解决好房地产市场问题;稳定就业,做好民生保障和社会稳定工作……7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的六点具体要求,也让中国经济“稳”的态势更加趋于明显。

韧性强、潜力大、后劲足,高质量发展彰显中国经济“新颜值”。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从一穷二白、满目疮痍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托举起覆盖13亿多人的全球最大社会保障网,创造了每年减贫1300多万人的脱贫奇迹。展望下半年,全面深化改革还将增强更多内生动力。比如,今年11月就将举办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通过深化改革、持续创新、改善供给,中国经济将保持稳中向好态势迈向高质量发展。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当前中国正处于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尽管外部环境变化明显,但中国依然是世界上表现最好、潜力最大、韧性最足的经济体之一。只要13亿多人民群众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精准施策、对症下药,以钉钉子精神做实做细做好各项工作,必能推动中国经济在高质量发展的轨道上行稳致远。

(作者是陕西省重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责任编辑:管理员】
西安工业大学教师,陕西省重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