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建明  >>  正文
赵建明:以问题为导向推动为民服务落地生根
赵建明
2018年08月29日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也是推动社会进步发展的强大动因。坚持问题导向是各级开展工作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和思想方法。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充分利用调查研究、社情民意联系、大走访等各种有效载体,经常深入企业、居民家中倾听心声,了解实情,发现问题,寻求对策,推动发展。

从国家发展的宏观层面看,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转型,失业就业、环境治理、民生保障的压力不断增长;从社会治理的中观层面看,随着全面依法治国理念深入,广大人民群众的依法维权意识,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从现实问题的微观层面看,像乡村(社区)消防安全、生活配套设施不规范、不完善,公共交通出行不方便,周边卫生环境脏乱差等,关乎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工作生活、入学入托、休闲娱乐深层次矛盾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一定程度上激起了民怨和民愤,产生了诋毁党的形象行为,政府的公信力也受到了挑战。

从各级通报发生的社会安全稳定事故案件中不难看出,产生这些矛盾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不能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涉及国际国内政策形势和国民道德素养,属于客观原因;有的是一些政府部门和少数党员干部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推诿扯皮、徇私枉法造成的,属于主观原因。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党必须牢记,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担当,是党的十九大对提高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发出的最强音,也是新时代对各级政府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赋予的神圣使命。

一是要树立“心中有民、心中有责”的善政意识。各级政府组织和党员干部都是人民的公仆,特别是乡镇(街道)一级政府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直接面对村(社)基层一线,服务于广大居民,自身作风形象和行为处事风格直接影响党在广大人民群众心中的威信。对待我们从事的工作,要以“人民好公仆”焦裕禄、“四有”书记谷文昌、“樵夫”廖俊波、“新愚公”李保国为榜样,牢记“愧民之心、为民初心”的从政美德,自觉维护国家建设发展、社会安全稳定的大局,以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增进民生福祉为目标,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困难疾苦放在心上,责己虑事,直面不足,严以律己,一心为公,真诚服务,统筹社会治理、城市管理和民生事务,在推动矛盾问题解决上见真章、动真格、求实效,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二是要谨记“百姓之事无小事,心无百姓莫为官”的从政准则。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处处事事都与老百姓打交道,凡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问题的事,件件都是大事,具体到每一户或者每个人来说可能就是天就是地。要浓厚赤子之情,内化愧责之心,强化担当意识,善待我们的衣食父母,把老百姓的利益高举头顶,做任何一件事和定每一项决策,都要有诚惶诚恐的心态、一心为民的境界,注重点点滴滴,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妥善处理老百姓反映的各项矛盾问题,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各级政府组织的大事,从人民群众最关注最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带领人民群众共同攻克在社会治理中遇到的一个又一个难题,最大程度地发挥政府公信力。

三是要厚植直面百姓推动问题有效解决的服务根基。坚持民众满意度为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作决策订规划推项目,多一些“便民通”、“惠民包”,少一点“镜中花”、“水中月”,多做雪中送炭的实事好事,少搞锦上添花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脚踏实地,带着为民深情一件接着一件办,扛起群众期待一年接着一年干,带领人民群众共创美好生活,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责任编辑:管理员】
转业老兵,现从事基层治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