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洋  >>  正文
李洋:时势造金庸
李洋
2018年10月31日

金庸走了。

金庸创作的黄金期从1955年持续到1972年正是香港社会快速发展的黄金期。香港没有经历过民国和共和国,更像是清朝直接进入殖民地时期。金庸的作品为现代化中依然徘徊在“道统”世界的中国头脑开辟出一片精神家园。武侠小说满足了中国人的江湖情结。

世上只有一个属于金庸的位置,您在合适的时间出现在了合适的位置。

八十年代,当中国大陆通过改革开放开始经济腾飞时,金庸的小说伴随文化热的潮流成为国民面向西方的精神初恋中的一抹昔日的余晖,扮演着其在香港相似的作用。他创造了一个可以通过个人修炼就足以改变世界的侠义世界,对个体越来越无力的现代性存在无疑可算作一种精神意淫。

某种意义上,金庸的作品是中国古典侠义公案小说的现代转型,但也是这一类型小说的历史绝唱。但其想象力、文学造诣与语言能力上远不及明清小说所达到的巅峰水平。十几部小说越到后期越落入了可复制的俗套,离严格意义上文学的边界越来越远。金庸有旧式家学的底子,有现代教育的学历,更有民族国家动荡危亡的经历。这些都在他旧式白话的字里行间有所体现,但他的真正的专业造诣不及许多同辈。长寿有个好处,才子可以混成大师。

金庸创作生涯持续了将近20年,但其多部小说在情节和语言上并无实质突破。门派之争、神功秘籍、侠义可亲、美女英雄,新瓶儿能不断装下旧酒,并且屡试不爽,另一个原因在于中国现代通俗小说发育不良,如悬疑、科幻、恐怖和言情相比西方可算荒漠。在这个通俗小说的戈壁滩上,突然出现一个武侠的“江湖”,恰逢国民心理需要,阅读饥渴,再加上能轻易制造万人空巷的影视公司无米下炊,一个人的海市蜃楼也就成了一群人的“乌托邦”。

好的文学作品可以跨越文化,但金庸的书变成其他语言就没了韵味,成了小众读物。另一个毋庸讳言的原因是其情节单调乏味。而且金庸的书最好也不要像在国内一样把人变魔怔了(很多武侠片都有请勿模仿的提示),在国际上把中国人的形象脸谱化为一群为了所谓江湖道义打打杀杀的偏执狂。金庸的书在国际市场上的冷遇从一个侧面佐证了其文学价值淡薄。一个致命的弱点是,他缺乏与时代的关联,缺少对人文的关怀。这决定了金庸的作品充其量只算“地方粮票”。

从金庸的履历看,他绝对是成功的畅销书作家,也可以说写畅销书最棒的新闻工作者。但他依然与文学家之间存在难以逾越的鸿沟。他原本有机会努力尝试实现这个突破,但有些套路写久了,人也就荒废了。金庸有着丰富的人生经历,是时代巨变的见证者,但他并未突破自己的舒适区挑战更高的文学领域的尝试。

金庸的作品何时读都可以,快餐消遣罢了。但最好趁年轻时,无书可读时,叛逆时读,一翻开你就成了金粉儿。但过了人生的这个阶段,或者说社会超越了那个需要武侠的饥渴期,他的书翻翻得了,貌似能看下去的无非是早期的金粉儿在怀旧,要么是能旁若无人地公放评书或广场舞音乐的,眼睛还没花的老天使们。

您走了,但郭靖、乔峰、张无忌、令狐冲、杨过、韦小宝们永远都是最初的样子。谢谢您在有限的生命中,为十多亿人留下一个永远的江湖。

(原文首发于微信公号“瓜农日记”)

 

【责任编辑:管理员】
中国日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