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宇晟  >>  正文
许宇晟:“半拉儿瓢”的音乐记忆 ——哈尔滨铁路博物馆随笔之三
许宇晟
2019年03月18日

凡留痕,皆可为记忆。在哈尔滨,不经意间与老建筑邂逅,是再寻常不过了。听年长者讲过往的故事,讲与这座城市发生或些微或刻骨的记忆,不仅可增进后来者获得知识的营养感和参与度,还能使人们对脚下土地、身边草木陡觉亲近,举目一望,倍感沧桑。

中东铁路俱乐部露天剧场(“半拉儿瓢”)

哈尔滨的音乐格调,给与了哈尔滨一张特殊的名片。城市与铁路共同成长,屈辱、抗争、发展之外,还有文化交融,倾注活力的一些闪光。现哈尔滨铁路博物馆后面,也就是原中东铁路俱乐部后院,本有一个木结构的半球形露天舞台,绿化带和休闲长椅一直绵延到中东铁路中央图书馆,整个舞台内外涂有白漆,素雅洁整,绿化如浪,舞台如蚌,巨壳张启,音迷耳畔,人们都形象称这个“贝壳式”露天舞台为“半拉儿瓢”。1908年从黑龙江对岸的俄罗斯远道而来了一支乐队——第二后阿穆尔(黑龙江)铁路团交响乐队,4月,哈尔滨东清铁路管理局交响乐团成立。1925年3月,中东铁路俱乐部露天音乐台落成使用,“半拉儿瓢”成为“中国第一个交响乐团”——哈尔滨交响乐团演出地之一。希多罗夫在《一个小提琴手的回忆》中记载:“夏日的铁路俱乐部花园每晚都有音乐会的表演,交响乐队在埃姆·梅特勒和A.3.斯卢茨基的指挥下演奏。”这里曾是中东铁路高级官员们的聚会娱乐之地,中东铁路管理局局长“白毛将军”霍尔瓦特的夫人,借在地显赫,加上在其母与沙俄皇后的亲属关系,曾在这里开办了“华俄栖流所”,一时成为当时流亡之士的“圣堂”。1936年,时誉“世界歌王”的俄国大歌唱家夏里亚宾,曾经在此演出,那首古老的俄罗斯民歌《伏尔加船夫曲》,经过这位天才歌王的艺术打磨,变得更加深沉、悲壮,似闻纤夫脚步声声,躬身拖着货船由远及近,又由近趋远,艺术形象更加完美。

建筑声学神秘而又实用,“半拉儿瓢”别致新颖,声效极佳。设计者巧妙地将声学原理赋予建造美、自然美,舞台昼如贝、夜如月,这种造型既可最大限度地保证演出时乐器不被雨水淋湿,又能保证良好的声音反射效果,音乐骤起,歌声环绕,即使无麦克风等音响辅助,也可保证良好的语音清晰度,在空旷的场地上,听众能获得最佳的视听享受,甚至周边在家居民也能怡然听得曼妙的音乐。

东清铁路管理局交响乐团在铁路俱乐部露天剧场演出

夏夜风爽,“半拉儿瓢”10米多高的圆弧顶,环灯齐亮,台下观众能清楚看到演员一举一动、一笑一颦,25米宽的舞台若半弯卧月,闪在星夜,显得格外气质清雅。1961年7月,第一届“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在这里举行,“哈尔滨之夏音乐会”与“羊城歌会”、“上海之春”并称为中国音乐三大盛事。当时8台节目10场演出,就有包括闭幕式在内的其余9场演出在“半拉儿瓢”举行。“哈响”乐团的演奏家演奏了贝多芬第六《田园交响曲》第一乐章和柴可夫斯基《天鹅湖》组曲等作品。2010年6月22日,哈尔滨被联合国授予“音乐之都”荣誉称号。之所以授予这座城市为“Music City”,是因为哈尔滨具有百年的音乐文化传承历史,音乐是哈尔滨这座城市的固化品牌。她不仅有着百年的交响乐团,而且有着在中国持续最久的城市音乐节——“哈尔滨之夏音乐会”。

“半拉儿瓢”在后来新剧场建设中被拆除,至今仍令人追忆唏嘘。“半拉儿瓢”承载着不同种族、文明和宗教人们的音乐活动轨迹,传播交流中西文化,影响至远。因了这些前定的渐续积攒,因了积淀的脉络自由伸展,才使哈尔滨这座城市,成为中华大地上独一无二的美丽存在。

1961年第一届“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在“半拉儿瓢”演出照

中国铁路作协会员、黑龙江省作协会员,著有诗集《火车奔向雪国》、《怅然的笛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