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祖国  >>  正文
王建成:我的作家梦
我和我的祖国
2019年04月15日

新中国成立70年,7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和成就令人豪情激荡,慷慨万千。而这70年与每一个中国人的人生经历与梦想都心心相印,息息相关,我也是一样。

新中国给每一个人带来了希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都在追求自己的梦想。回顾这几十年的与祖国发展一同走过的追梦路,令人不禁心潮激荡,久久不能平息。

我出生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比新中国成立晚10年,但经历了新中国大半的时光。从少年时我就开始做“作家梦”,立志用手中的笔讴歌新中国、新时代,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虽然一路走得艰辛,但最终还是坚持走了下来。到今天的老年仍然不懈,仍然在追求自己人生的作家梦想,成为现时代的一个追梦人。

“很久的夜晚,夜深人静时,一个11岁的小男孩躲在床上被窝里,打着手电光,用一支圆珠笔在一本作业簿上写着稚嫩的文字。

他不时伸出小手,拉拉被角,不让透出亮光,让板壁那边的母亲发现。

那是1970年的冬夜,那个小男孩就是我……”

这是我在出版的第一本散文集《美丽的光泽我的家》后记中的一段话,真实地记载了我少年时开始追逐作家梦想的情景。

那时正值“文革”的年代,读书无用,书籍匮乏,书店卖的都是政治书居多,让人读之无味。正好父亲单位造反派没收了一批“四旧”书籍,放在我家隔壁公家食堂的一间杂屋里。抱着一种对这类书的好奇,晚上我从破了洞的纱窗口爬进去,抱出一大叠来。里面有《呐喊》《子夜》《保卫延安》《红旗谱》《女神》等,在后来的无数天我从早到晚地读,半懂不懂地读出点意思,一下就迷住了。接着又进去抱出第二叠、第三叠……从这些书中我认识了鲁迅、郭沫若、茅盾、梁斌等现代著名的大作家,心中对他们充满了无限的崇敬和羡慕,幻想有一天成为他们一样的人。于是找来纸笔怕人看见,每天晚上躲在被窝里开始随意地写,有时写到更深半夜,做着自己幼小的“作家梦”。

几年下来,倒也写了厚厚的10多本。现在看来都是稚拙可笑之作,可那时却觉得意非凡。也选了几篇投向报刊,却是“泥牛入海”,没有一点音讯。心中不觉自己不行,反而认为是没遇见伯乐。一次邻居承锦大哥厂里搞大批判,要写几首“批判诗”。看我经常写写画画,就叫帮写了几首看似顺口溜的“诗”,没想到他在厂里大会上“豪言壮语”地一念,倒有点气势和效果,回来着实夸赞了我一番。从此更增添了我的写作信心,觉得今生作家非我莫属。

我是1966年进小学,1976年高中毕业,整个读书生涯包括了“文革”十年。特别是高中只读二年,一年到校办农场学农,半年到工厂学工,正经读书只有半年,所以虽然挂名高中,但实际连现在的初中生水平都没有。在学习写作的过程中,我知道要成为一个作家,必须有良好的学识功底。有丰厚的文化积淀和生活积累。于是我要补上文化的不足,每天坚持读书写作,参加业余文化班补习。1978年国家实行高考制度时,我曾想复习参加高考,让自己接受大学的学习来提高自己。可是我高中毕业因为有些原因,我没有下乡插队,父亲托人送我进了工厂工作,在当地的造漆厂当工人,后来厂里培养我,送我到苏州造漆厂学习涂料造漆技术工艺。因为厂里技术培训就我一人,所以领导明确告诉不准参加高考。我文化水平不足,也没有把握考上,最终还是要靠厂里,何况当时找到工作不容易,所以虽然有想法也只好作罢。“人生没有单行道”,当时《中国青年报》登出的一些有志青年自学成才的佼佼者,经我很大的启发。我想我不能上大学,但可当当作家,虽然文学的道路艰辛,但我要走下去。用笔抒写时代,抒写自己的人生,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的有用之才。也许就是从那时起,更坚定了我的“作家梦”,立志一生都为追求这个梦想而奋斗。

在工厂那段时间,也正是粉碎“四人帮”后改革开放时期,文学成为当时青年人一件时髦的事情。厂里不少年轻人都有这个爱好,有的人还在县文化馆创办的文艺刊物上发表作品,散发着油墨香的铅字刊物,让我又嫉妒又羡慕。心里想人家能发表,我为何不能。我那时努力地写稿,拿着所谓的作品到处去请教人,到文化馆找老师指点,并向一些文学刊物投稿。终于一天,我的处女作发表出来,是首叫《划船》的小诗,发表在地区刚刚创办的《武夷山》文艺杂志上。用稿通知单上面有两行字:大作发在第一期,望今后继续努力。让我激动了很久,到处给人看,也让我更有信心地学习写作。

1984年我所在的福建光泽小县城从北大荒调来一位 “右派”作家,年已50多岁,是省级作协会员。其台湾题材的散文作品在当时全省文学界很有名气,未见他之前我已读过他的作品,觉得他如圣人一般让人仰止。可是一接触,他说话和霭可亲,倒是让我感到也是平常人一样。后来他创办了县文学协会,我成了第一批会员。接着县里又成立了文联,由这位老作家负责。我听了他一些创作的辅导,又替他抄了不少稿,从中学到了不少东西,明确了当作家的创作路径。当时城乡不少年轻人受这位老作家的影响,大家经常在一起学习交流和活动,在文联创办的《光泽文艺》报刊上发表文章。大家都和我一样充满了对文学热爱,心中充满了创作的激情,想当作家的念头非常强烈,作家梦似乎成了当时年轻的我们每个人不顾一切的追求。

也许因为文学爱好,也改变了我的命运。我所在的造漆厂从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走下坡路,经营不善,工人回家拿生活费,我也回到了家里。正好有了整块的时间,让我写出了不少作品。1982年10月一天,县总工会领导到我家来,说看了我的文学作品,愿意接收我去总工会工作。我当时欣喜若狂,没有犹豫就答应下来,后来正式调入了县总工会机关。因为我有文学功底,机关公文是最基本的要求,我适应了一段后写起来就轻车路熟。不上二年,写出的一些大材料受到了领导的重视,成为整个县直机关会写公文的人之一。我写的工作经验总结材料,调研报告和通讯报道在全省工会系统都有名气。《劳模管理的实践》的一篇经验材料曾被全国总工会推广,还撰写出了《劳模风采》报告文学集。并有不少工会工厂工人为主题的文学作品在报刊发表,因此有“笔杆子”和“作家”的名声。县委办和县政府办以及一些部门想调我,我没有走。县主要领导也多次要我去做秘书,我也没去。我心里认为在总工会这里相对轻松,让我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学习创作,来实现自己的作家梦想。

工会工作18年,我不断学习锻炼,机关行政和文学素养都得到一定的提高。1999年11月我调到县医院任党支部常务负责人,宣传医院,宣传医疗业务,宣传医务人员,让我充分发挥了写作专长。我写出了数百篇医疗卫生题材的文学作品,发表在各级报刊上,小小说“灯光”获全国卫生系统文艺作品大赛三等奖。并陆续出了《岁月留影》《医院文艺作品集》等10本文化丛书,这在全省医院是绝无仅有的,医院被评为全市卫生宣传文化先进集体,我个人获全国医院宣传标兵等。

多少年来,为了追求作家梦,我阅读了古今中外大量的作家著作,从中汲取文学创作的养分,来不断提高自己。到今天我已有数百万字的文学作品在全国、省市报刊发表,有上百篇获奖。出版了《美丽的光泽我的家》散文集,主编了《光泽历史文化故事传奇》《光泽记忆》《红色记忆》《光泽纵览》等文学书籍。也加入了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散文学会、中国散文家协会、福建省作家协会,被聘为武夷研究院特约研究员等,并兼任县文联副主席,分管文学创作工作,在人们眼里也算是个“作家”。

前些年,有几位国内知名的老作家说,你的实际文学水平够了中国作家协会的标准,但入会条件要有2本以上的著作,我们当你介绍人。我这些年写了些东西,光散文作品我可以再出三五本书没问题。可是出版要求单书单号,一本书出版费用在6万元上下,这是个不小的数字。但我认为出钱出书,来加入协会总不情愿。文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真正意义上的作家是要写出高质量、震撼人心的作品,努力反映这个伟大的时代,努力讴歌我们伟大的国家。然而我知道我这个“作家”是不称职的,我的天赋达不到,只有勤奋努力地学习创作,不断培养自己的学识、素养、才华,争取写出最好的作品,真正以作品说话,成为人们认可的作家。

新中国已走过了70年,回首走过的人生路,经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大半时光,我感慨,我自豪。为此我也感谢祖国发展的这个伟大时代,它毕竟给每一个人有一个梦想的机会,每个人年轻时都有梦,让没上大学的我走上了写作这条路,追求我的作家梦。让我没有碌碌无为,让我与共和国岁月一同成长,让我成为一个追梦人,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当今天我已进入了生命老年,审视年轻时一直走过来的作家路,心里无限感慨,酸甜苦辣都有,但我不后悔。我从少年起就追求当作家的梦想,人生因此丰富多彩,不懈奋进,受益无穷。我是在用一生的奋斗来追逐自己的梦想,虽然我的才情离一个真正作家的路还很远,作家的思想高度、艺术造诣、人格影响和精神魅力,让我高山仰止,是今生永远达不到的,然而却是支撑我去追求的信念和动力。从年轻到年老,一步一步地去追求我当作家的梦想。正如习总书记在今年新年讲话时所说的一样“我们都是追梦人!”是啊,新中国成立已经70年,我们每个人命运都和伟大祖国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在前进的道路上奋力追逐国家强盛的梦,追逐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梦,也追逐我们每个人的人生幸福梦!

哦,我的作家梦!永远的作家梦!

【责任编辑:许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