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瑞生  >>  正文
孙瑞生:瓜地里的笑声
孙瑞生
2019年08月02日

盛夏的吕梁山,天上没有一丝儿云彩,太阳一出山,满地的庄稼便蔫头耷脑,打不起一点儿精神。

7月3日上午,我们顶着火红的太阳从柳林县城出发,驱车半个多小时,来到距离县城近40公里的薛村镇。

“今年格外旱,往年现在至少有200毫米降雨,今年只有70毫米。”当地有名的旱作农业专家刘笑一见面就说。

我们继续行驶在崎岖的山路上,两旁的玉米田已显出零星的枯叶。

“记住这些玉米田的样子,一会儿的场景会让你们惊讶。”刘笑卖了个关子。

车至山顶,刘笑带我们来到一块面积足有20亩的西瓜地,眼前的景象果然让人眼前一亮,满地的西瓜滚圆滚圆,散发出碧绿的光泽,似乎在与天上的红日叫板。

“西瓜虽然耐旱,但架不住今年的天气,春天就下了一场雨,还下的不是地方。”刘笑小心摆弄着地上的瓜藤说。

看着长势喜人的西瓜,刘笑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影响是有,但不会太大,全沾了地膜覆盖的光。”刘笑告诉记者,今年虽然干旱少雨,但西瓜的行情好。特别是柳林的山地西瓜,日照时间长、温差大,再加上不施化肥、不打农药,市场上很走俏,普通西瓜每公斤能卖到4元,富硒西瓜每公斤能卖到6到8元。

刘笑(中)和柳林县薛村镇的农技人员交流山地西瓜种植经验。孙瑞生摄

刘笑家境贫寒,熟悉他的人都说,他是个不甘寂寞又能折腾的人。

今年56岁的刘笑,出生在干旱缺雨的柳林县三交镇坪上村,打小过着“有雨吃饱饭、无雨饿肚子”的生活。刘笑笑称,小时候家里太穷,父亲受雇在临近的石楼县放羊,家里12个孩子饿死9个,剩下“两个半”,自己是“半个人”,儿时因患鸡胸结核病无钱医治,落下终生残疾。

因为贫穷,刘笑想改变命运,不愿做农民。又由于贫穷,他的很多愿望无法实现。

虽然久旱无雨,但经过地膜保墒的山地西瓜长势喜人。孙瑞生摄

高中毕业的刘笑成绩优异,本来能上大学,但由于残疾被拒之门外。写了4年小说,只字未能发表,也与作家无缘。20岁,煤油灯孵鸡、养鸡,又遇上了罕见的瘟疫,血本无归。21岁,养兔、养猪,因天旱草料难继,半途而辍。之后,种蘑菇、栽天麻,没有技术,又竹篮打水一场空。

“8年13次尝试创业都没能成功。”刘笑说,到头来还得捡起“最不想干的事”——种地。

1983年前后,刘笑分到了1亩2分地。

怎样种地才收入多、不挨饿?

刘笑苦思冥想。

他从村委偷出《山西农民报》,上面有介绍地膜覆盖技术的文章。此时,恰逢县里推广地膜,“瞌睡给了个枕头”,他从别人那里要了半捆地膜,借了6块钱买了西瓜种子,开始尝试。

“好兄弟,你不要再折腾了,咱这穷山坡上,自古以来就没人种过西瓜。”家人对他这些年的失败既有心疼的一面,也有不信任的成分,众人好言相劝。

但生性倔强的刘笑不信这个邪,他把地里的西瓜当成最后的救命稻草,决心赌上一把。

挨过最旱的时候,西瓜苗从地膜下长出,刘笑看到了希望。3个月后,西瓜成熟。他记得清楚,1斤1块钱,总共卖了1600元。

拿着这沓钱,刘笑跑到黄河边,沾着泪水数了三遍。抹掉眼泪,他畅快地笑了许久。

科学种瓜,让刘笑在当地一下出了名。第二年,他一举承包了四亩沙滩地。轻车熟路,又赚了个盆满钵圆,成为三交镇闻名的西瓜专业户,戴上了“西瓜大王”的帽子。

刘笑接受中央媒体记者采访。孙瑞生摄

之后,他又钻研抗旱技术,获得多项技术专利,在吕梁山上声名鹊起。1996年获得“首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农民”荣誉称号;1997年又被团中央授予“首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同时还当选党的十五大代表。几年下来,满载了中央、省、市、县给予的各种奖励和荣誉。

他甚至甩掉了农民的身份,从乡团委书记,一直当到县科协主席。

但当初一心梦想摆脱种地的刘笑,却偏偏又和土地结下了不解之缘。

刘笑说,当初是地膜救了他的命。也因为地膜,他相信科技的力量。自此,他一心扑在研究干旱地区的农业发展上,想改变农民“靠天吃饭”的历史。

“旱地农业就是要琢磨庄稼的用水规律和降雨规律,开沟覆盖,保墒集雨,要学会把雨水保存下来,没雨的时候用。”在柳林县薛村镇阳圪达山的瓜地里,刘笑给记者传授着抗旱节水的知识。

“最宽的地膜有两米,可以做到一膜两沟三垄四行。”

刘笑说,他自己发明的功能复合膜能使用两三年以上。

有他的20亩山地西瓜做示范,在四周的山头上,到处是农户们的一块块瓜地,至少有2000亩。

“一亩地收入最高能达到1万元。”刘笑告诉记者,有一户叫薛乃成和魏翠珍的夫妇,种植十几亩西瓜,这些年每年收入都在十几万元以上。

“瓜地里还可以套种西红柿,一株西红柿能产10斤,平均两元一斤,又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刘笑认为,现在的农民只要动脑筋、懂技术、肯下辛苦,不愁挣不到钱。

山上枣树成林,红枣也是当地农民的一大经济收入。孙瑞生摄

随着技术被广泛应用,刘笑也经常被省内省外的单位和个人邀请去进行技术指导。据了解,他曾一年20多次去到太行山上的高平市石末乡,帮助这个乡近千亩西瓜、西红柿、三缨椒取得了亩均1500元的收入。也曾西渡黄河,用两年时间在陕西延安完成了上千亩旱地节水农业的示范种植。他还远赴吉林、甘肃、河南推广抗旱技术。

农民们尝到了旱作农业的甜头,请教他的人越来越多。他白天在田间进行种植试验,晚上通过微信指导向他求教的各地的农民朋友,为大家释疑解惑。

求教的人太多,忙不过来,他干脆建了个朋友群,取名“草帽大学”。

2019年5月26日,柳林县山地西瓜、西红柿有机种植基地种植启动仪式举行。李勤摄

刘笑向参加启动仪式的农民进行现场授课。李勤摄

刘笑说,“草帽大学”的建立起因于今年5月26日在薛村镇薛王山与马家山交界处的山梁上举行“柳林县山地西瓜、西红柿有机种植基地种植启动仪式”,那天一下子去了400多农民,每人头戴一顶草帽,场面十分壮观。

建群不久,入群学习的农民就达到了微信群上限500人,很多外省的,甘肃、宁夏、陕西、安徽、黑龙江,遍布大江南北。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微信群还吸引了浙江大学的教授加入。

站在海拔800多米的山塬上,刘笑感慨万分。他十分坦率地对记者讲,为了早日推广旱作农业技术,扩大旱作农业规模,他遭最了两年的瓶颈期和困惑期,整整抑郁了两年。

“方向在哪里?自我价值在哪里?”2017年6月,适逢习近平总书记在吕梁视察,强调发展有机旱作农业,山西农业开始向有机旱作发力。四邻八村的村民一次次地叩门请教,最终叩开了刘笑的心结。

刘笑说,从最初人们叫他“刘罗锅”,到之后喊他“刘总”“刘老板”“刘老师”,现在由于建立了“草帽大学”微信群,人们又开玩笑称他“刘校长”。

不断变换的称呼,显示了人们对他更加尊重和信任。

“想不到这辈子把最不想干的事情干出了名堂。”刘笑摘下草帽开心地笑了。

关于作者:孙瑞生,中国日报山西记者站站长

【责任编辑:黄河流】
中国日报山西记者站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