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祖国  >>  正文
林石文:家乡教育事业的沧桑巨变
我和我的祖国
2019年09月04日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年,70年间,伟大祖国各行各业发生了沧桑巨变。我亲历的家乡教育事业变化,可以说是今昔对比两重天啊!

记得新中国成立初期,福建省东山县乡村大多数利用旧祠堂、古寺庙当校舍。我家乡的岱南村的岱南小学也设在一座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的大庙里。上世纪1965—1972年,我就在这里念小学到初中。当时,教学环境很差,桌椅破旧、地板不平、每逢雨天屋顶就漏水。

1970年,岱南学校招收前楼公社的初中生,但由于当时上初中、高中的学生都得考试,加上家庭困难等原因,全公社仅招一个班共36人男学生。记得我读初中的班主任,是从东山一中调来的颜长发老师,他白天上课教学很认真;夜宿祠堂,在煤油灯下备课、批改学生作业。1972年,全班只有10人参加中考,全部考上东山一中。

1974年,岱南大队投建了一幢一层砖瓦房新校舍,成为全村适龄儿童就学和青、中年人参加夜间学习活动的重要场所。1975年,岱南大队办了农业中学,招收小学毕业未能上初中的学生,由大队划拨了一片农田给农中,供学生们“半农半读”。岱南大队还办了少先队大队,招收未能读完小学的学生,以记工分形式,白天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如土地平整、打扫卫生等,晚上到夜校上课。1975年7月,我高中毕业回乡务农,当任岱南少先队大队大队长,并兼任夜校教师。

改革开放的80年代中末期,各级党委、政府重视智力投资,前楼公社认真贯彻实施《义务教育法》,积极发动群众多渠道筹资办教育,实现“一无二有”,即:校校无危房,班班有教室,学生人人有课桌椅,最终实现村村(行政村)有教学楼。同时,成人教育、乡文化技术学校、幼儿园,办学条件也明显改善。那时,岱南大队依靠群众筹资建成一幢三层教学楼。

进入90年代以来,前楼镇教育事业更上一层楼,全面实施,学杂全免。从“有学上”到“上好学”有序推进,人口文化素质逐年提升。如今,一座座中小学、幼儿园绿树环绕;一幢幢教学楼、办公楼、阅览室、科学实验室交辉相映;一个个教室变成了多媒体教室,黑板成了电子白板,鼠标代替了粉笔,多媒体机是教室里的智多星,是学生们开阔眼界的窗口。塑胶环形跑道、篮球场等是学生们运动健身的场所。

最近,我再次来到岱南小学,在校长张华东的陪同下,参观了校园的新貌,学生教室、教师教研室,听取教学成果介绍。

岱南小学,占地面积6716平方米,教学楼建筑面积1538平方米。学校的办学条件不断得到改善。学校各项设施得到完善,校园宽敞,整洁的桌椅,宽阔的操场,宽敞的水泥路直通学校大门。学校配套有队部室、仪器室、阅览室、美术室、音乐室、心理咨询室、篮球场、环形塑胶跑道、沙坑等场室,布置了“中华传统美德故事”、“学雷锋好榜样,争做时代好少年”、“点燃读书激情,享受阅读乐趣”和安全知识长廊等德育文化环境。学校老师、员工锐意进取,敬业爱岗,安教乐教;学生文明礼貌,勤奋好学。“校风好、教风好、素质好”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在漫长的岁月中,莘莘学子在这育人的摇篮中茁壮成长,岱南小学把一批批毕业生送到中学学习,为上大学及参加社会建设打下良好基础。

回眸历史,硕果累累。如今,给人们最大的欣慰是,学生们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成长成才,有的驰骋政界为人民,有的启迪智慧创大业,多条战线扬美名。家乡教育事业的变迁见证了祖国教育的发展历程,是祖国繁荣富强的最好体现。

1995年重修后的岱南大庙

70年代岱南小学校舍

岱南小学近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