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映青  >>  正文
李映青:周重林——行走茶山 探寻云南古茶园秘密
李映青
2020年02月05日

茶马古道研究专家,古茶园理论奠基人周重林

周重林在广州做分享

周重林拜访普洱茶工艺大师邹炳良

一直以来,“古树茶”市场乱象是大家关注的焦点。对一般消费者来说,多了解一些古茶树古茶园古茶山的知识,也许是最为便捷的方法。

2019年末,由中华书局出版的图书《造物记:云南古茶园的秘密》正式发布,这是主创周重林继畅销书《茶叶战争:茶叶与天朝的兴衰》之后的又一部重量级作品,同时也是茶业复兴核心团队全力以赴共同创作的又一部重磅著作。这一次,周重林带着读者用脚步走遍群山,重新认识古茶树。跟中华书局合作的这本书一出版就受到市场关注,短短几天就销售了10000本,成为2019年书市的一匹黑马,获得中华书局的“双十佳图书”以及“中版好书”。

《造物记:云南古茶园的秘密》:关注古茶山、古茶园与古茶树

“小猪会帮人管理茶园吗?”“多依果和茶树有怎样的秘密关系?”“从前的茶园为什么要矮化?”“为什么苦茶只分布在布朗山?”看到这一串关于普洱茶的有趣的问题,是不是让人立刻就有了阅读此书的冲动?

云南古茶园藏着太多太多的秘密,围绕古树茶、普洱茶也从来不缺少话题。然而,几乎没有人能把云南的山山寨寨、每个区域的古茶山、古茶园和古茶树说得清楚。《造物记:云南古茶园的秘密》全书关注古茶山、古茶园与古茶树,周重林和他的团队超过16年的区域观察,足迹跨越西双版纳99%的茶区,56人深度参与,深入茶山最深处,不论是明星小产区,还是客商罕至的地区,均留下了作者的脚印。不论是大名鼎鼎的茶王树,还是于山野之间籍籍无名的小茶树,都被作者深深关注。所以这本书既有对古茶园、古茶树的细致观察,也有对茶农、茶商等人的认真采访,第一次成体系地介绍了西双版纳古茶树,以勐海茶区为重点,详细介绍了大勐宋、布朗山、南糯山、贺开、帕沙以及章郎、小勐宋、曼糯等勐海县重点茶叶产区的情况。

每当作者行走于西双版纳的一村一寨、一山一园,都认真倾听当地茶农的声音,倾听自然的声音,用更宽广的视野、更客观的角度记录每一个小产区的茶叶价格、制作工艺的变化,记录他们在岁月中总结的古树茶鉴别方法、饮茶方式的变化、茶树养护模式的变迁。同时,作者还以人文的情怀了解当地百姓的生活与民族习俗、村寨的变化与经济作物历年来的选择、经济收入的来源与支出方向……种种角度与细节,无不透着作者对茶叶的情感、对美好生活的希望,透过书中这些温暖的文字,我们还看到了西双版纳普洱茶的未来。

据周重林介绍,这本书是茶叶复兴团队超过一年时间投入创作,历经无数次的交流、碰撞与调整、修改,无数次在夜深人静时享受创作的快乐,这才带来内容饱满、视野开阔、蔚为大观的阅读体验,藏于深山、藏于史料背后云南古茶园的秘密方得一览无遗。《造物记:云南古茶园的秘密》既有恢弘场面,也有细枝嫩叶;关心茶价变化,关爱茶农生活;既有史料的溯源、佐证,也有行走过程中心的柔软绽放。在周重林看来,这本书转换了视角,尝试从文明史的角度去看古茶园,从资源到知识,追寻古树茶的价值链,全方位解读古茶树的滋味之源,

“越在山中行走,越能感受到这古老生命源源不断的生命力与青春活力。这是吸引我们专注此书的原因,也是吸引我们持续写作下去的原因。”周重林说。

看过《造物记:云南古茶园的秘密》一书的网友评价道,这本书是一本关乎理想的书,作者做了一个美梦,他希望穿透商业、刻板印象的杂多性,带领你去看一片纯净的土地,看到中国茶的另一种可能。

80后青年专注茶文化 传播茶文化

现为自媒体《茶业复兴》出品人的周重林,曾任云南大学茶马古道文化研究所研究员、云南大学中国当代文艺研究所副所长,最早从事云南地方史研究的他如今却醉心于茶文化研究。

身为一名才思敏捷、文采飞扬的80后青年,周重林今天的成功就是一部典型的寒门学子奋斗史。出生在滇东北师宗县雄壁镇滴水塘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的周重林,幼时家境贫寒,初二开始就去煤山装车换学费。2002年从云南大学中文系毕业后,酷爱写作的周重林放弃了留校工作的机会,去北京《中国青年》杂志做了记者。

而与茶文化的结缘则始于17年前,当时的周重林在一家图书公司负责一个与云南茶马古道相关的课题,由此引发了他对茶文化研究的兴趣,随后又因为编写了《天下普洱》《云南茶典》、参与《普洱》杂志创刊等工作,使他开始深度研究中华传统茶文化。

“80年过去了,著名农学家、农业经济学家,现代茶业复兴和发展的奠基人吴觉农先生提出的中国茶业复兴问题依旧在。在20世纪30年代,红茶是复兴的希望。而今天,普洱茶是产业复兴的希望。70年前要复兴的是实业,而现在要复兴的是文化。”周重林说。为此,从2014年始,为了茶业复兴,周重林在北京、东莞、广州、清迈、勐库、易武等30多个城市马不停蹄地开办讲座,不遗余力地传播茶文化。

期间,周重林和团队一起把资源转化为知识,把知识带出茶山。据了解,两年内,周重林往返勐海40多次,从图片、文字到视频,全方位解析这个地方,最终决定以“考察+游学+论坛+采访+图书”的形式来复兴茶文化。为了搞好茶文化研究,他像茶树一般扎进泥土里,让手脚与地气相连,进村串寨爬山,与茶农、茶商广交朋友,把茶文化研究植根于广袤的田野与茶山。《茶叶战争》、《勐库寻茶记》、《易武与古六大茶山》、《造物记:云南古茶园的秘密》……一本本畅销书出版了,而他,也成长为云南茶文化领域的领军人物。

从文明史的角度来看古茶园

周重林认为,古茶园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奇迹。大自然的力量,信仰的奇迹,良知的坚守,物种的强大,手艺的传承,缺一不可。

云南是世界上唯一拥有连片古茶园的地方,云南现存古茶树资源总分布面积约为329.68万亩,野生种古茶树居群的分布面积约为265.75万亩,栽培种古茶树(园)的分布面积约为63.93万亩,拥有巨大想象空间,然而长久以来,世人对此一无所知。

茶马古道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早期的研究主要是研究消费区以及消费行为带来的影响,而对茶区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民族与茶的对应关系上。为此,周重林一直在思考能不能从古茶园作为第一视觉来完成对一个区域的观察?通过一片茶园,来挖掘一个区域的生态链与价值观,继而凸显一个民族的生活图景,一片土地的文明生活史以及精神史。于是,在《茶叶战争》之后,周重林思考应该从文明史的角度来看古茶园。

周重林把云南古茶园分为九种类型,在他看来,向阳生长的望天古茶园里的望天古茶树足够高,有独享的阳光,故香气高扬,梗长叶厚,故甜感要明显,两者与日照带来的副作用一起构成了独特的喉韵,形成了驰骋江湖的“山野气韵”;以章朗为代表的秀美茶园则展示了茶树的另一古茶园形态,在这里人类干预了茶树的生长,但时间比较晚,干预程度也不深,但这让树感受到了温度,弥补了大自然被遮蔽的阳光;得益于人工干预较早,干预程度深的矮化古茶园,因为通过砍伐、垫石、绑枝来矮化主干,刺激侧枝横向生长的同时增大了树冠面积;作为一种古老又先进的养护模式,藤条茶园靠一双双手经过数百年打磨而成,没有粗壮的树枝,有的只是千千万万纤细柔长的枝条。

同时,布朗族用石头与树木堆砌起来的祭祀台,更像是对干预自然后的忏悔,必须向自然表达敬畏之心。“如果没有敬畏之心,古茶园就会遭到大面积破坏。相信万物都有灵性,万物皆有感情。一草一树,均不可伤害。心怀信仰的他们,一直甘心守护着老祖宗种下的古茶树。”周重林说。

对于茶俗,周重林坦言,云南全境民族饮茶形成各有特色的茶俗,茶俗就是茶从个人嗜好上升为社群灵魂,这里的茶可以生吃、凉拌;煮茶器具包括竹筒、铁锅、罐罐、盖碗。在老曼峨,腌茶茶俗流传千年,至今仍在盛行。

“古茶树最大的魅力,就在于,这根向上以及向下的力量,告诉了我们,自然有生生不息的力量,我们怎么可以辜负她?我们这一代人的努力,就是不辜负大自然。要做的也很简单——抬起茶杯!”周重林说。

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