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利  >>  正文
王永利:人民日报金台随感生态笔谈以细腻笔触唱响生态和谐之歌
王永利
2020年04月06日

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成为一种普遍的公民共识,形成一种良好的社会风尚。从1月6日到18日,人民日报在第20版传统品牌栏目“金台随感”里,推出 “生态笔谈”系列文章共6篇,《绿与美》《老人与树》《大沙漠与聚宝盆》《河流与乡愁》《裸鲤与青海湖》《节约与时尚》以文学笔触讲述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展示生态文明建设的巨大成就与建设性经验,描绘美丽中国的时代画卷。发表以来在社会引发热烈反响,掀起了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热烈讨论。

一、以大立意聚焦生态建设辉煌成就,凝聚公民共识,推进形成社会风尚。

2012年,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美丽中国”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2015年,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首次写进五年规划(十三五规划)的任务目标。

文章聚焦生态建设的成就:中国的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是目前地球上最大的生态建设工程。涉及25个省份、2279个县、3200万农户、1.22亿农村人口。实施20年来,已经退耕还林还草2亿亩,匹配荒山荒地造林3亿亩,总投资超过5000亿元。在“退”和“还”的过程中,神州大地的植被样态持续提升,面貌气质也越来越好。在“退”和“还”的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得到重新调整;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也产生了重大飞跃。

文章凝聚公民共识。我们已经步入新时代。如今,绿是思维方式、发展方式,也是生活方式;而美则是强国的奋进目标之一。美,不光是对绿水青山的诗意描述,它更意味着,一切都应该是美的——无论是大地、江河、空气、食物,还是人的思想和灵魂。

二、以典型故事,反映人进沙退、老人种树等故事,感动人心。

这组文章,有的讲述了塞罕坝的故事,有的讲述了鄂尔多斯沙漠的故事,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是老人种树的故事。山西保德县87岁的老人张侯拉。爬了半个世纪的山,种了半个世纪的树,吃了半个世纪的黑豆。他用白面换成黑豆,中间的差价去林场购买树苗。年轻时他用两个银元的本钱,凑成一副针头线脑花花绿绿的货郎担,不挣一分钱,只跟人换树苗。他还有一个绝招:蹲在林业局苗圃边上,把淘汰下来的树秧子抱走。然后爬上九塔山挖坑种树。张侯拉过了七十岁,腿脚不方便了,便在九塔山住了十年,除了回家拿黑豆,到林业局捡树苗,从不下山。“捡来的苗苗能长成树吗?真是树疯子!”他从不辩解,只是日复一日地挖坑、种树、护林。如今已成林面积三百一十亩,共三十万零七百四十五棵树,其中根植于流泥淌坡地的有二十四万棵,九塔山小流域每年流失的土壤减少两万吨。何止九塔山?群众纷纷出来指认:这几片林子、那些个山头、山洪冲出的沟坎边、黄沙圪梁坡上,都有张侯拉种的树。文章还讲述了云南陆良县有种草种树三十多年的“陆良八老”,八老中最长者为王家云,八十七岁,最年轻的是王小苗,七十三岁。三十多年前,八位老人面对山民的贫穷、陆良喀斯特地貌形成的荒山荒地,他们商议:为自己,更为子孙,上山种树!七千四百亩的石漠化山丘上,三十年可以计算的是挖断了数以千计的锄头,但是,为后代留下了郁郁葱葱的山林。

三细腻笔触描绘美丽中国时代画卷,夹叙夹议,讴歌生态和谐。

这六篇文章,欣赏性、可读性非常强。无论是从摇曳的芭茅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写起,还是康巴什城市整体的美化绿化,红海子湿地渐渐恢复,现在是“一望无际的水面和随风起伏的芦苇,不时有鱼儿跃出水面,水鸟‘啾啾’的鸣叫声此起彼伏。”无论是写珍贵的古生物——青海湖裸鲤轻移曼舞,年复一年洄游在河湖之间。这些从远古漫游到今日的精灵,因无鳞的身体而得名,一代代在青海湖自在而缓慢地生长着,十年才能长到一斤。它们不仅是此处食物链上的主要环节,也是青海湖生态变迁的见证者。还是写“飘洒落叶的银杏林,在夕阳照射下,恍如一片金色的世界。”细腻的笔触如绘画一样,给人以画面感,仿佛看到了栩栩如生的美丽自然景观。

文章的议论,也是有感而发,不长篇大论,点到为止,仿佛像诗歌一样,令人陶醉其中,又余音绕梁,有回味感:“站在鄂尔多斯沙漠上,你会体会到一种崭新的生态思想的磅礴力量。这片土地上刮起的绿色风暴,让曾经的千年荒漠,正在我们的手上变成聚宝盆!”

人民日报“金台随感”推出 “生态笔谈”,组织作者深入祖国的边疆大漠,用第一手采访所得,展现了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展示生态文明建设的巨大成就与建设性经验,生动描绘了美丽中国的时代画卷,“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既有思想性,又有欣赏性。

(王永利)

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制片人、高级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