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洋  >>  正文
李洋:围猎外资企业,透支美国未来
李洋
2020年10月20日

果然,美国政府10月8号表示已经上诉到联邦法院,要求驳回后者对暂缓执行TikTok下载禁令的裁决,并给出了后续时间表:10月16号之前美国政府给出开案陈述,TikTok于11月6日前做出回应,美国政府于11月12日前回复。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法院9月27日做出的上述裁决只是暂时否决了数小时后将于9月28日生效的TikTok下载禁令,并未提及美国政府要求的11月12日对TikTok的“封杀”大限。

两个11月12日的重合绝非巧合。

这是这届美国政府惯用的伎俩。就像在特朗普宣布TikTok9月28日下载禁令后美国商务部原本有整整45天出台实施细则,但这个以高效务实著称的联邦政府部门却用了44天多的时间出台了一个语焉不详的细则,留给TikTok公司不到一天的时间做出应对。

也许这届美国政府对“高效务实”有自己独到的理解 — 规则只是实现目的的一种手段而已。

如果按照美国政府上诉时提出的时间表操作,若美国政府真正拖到11月12日作出回应,那么也就意味着TikTok几乎没有时间再通过司法途径应对当天的“封杀”大限。

如果美国政府按照这个时间表赢得这次上诉 — 这并不会让任何人觉得奇怪 — 那么TikTok前期取得的“缓期执行”也就彻底功亏一篑。

显然,法院此前的“暂缓令”进一步加剧了美国政府对TikTok的极限施压,目的是让其全盘接受由美国总统“原则同意”的与甲骨文公司和沃尔玛公司的所谓“合作协议”。

这份在许多甚至第三方看来都是极为不平等的“协议”不仅让美国公司轻而易举地得到了TikTok相当的股权,而且让美方在公司董事会决策层有着不容挑战的话语权,更让美国公司获得了TikTok原本独有的源代码和核心算法。

这本质上是要强迫一家中国公司“美国化”。其中涉及中国政府限制出口的技术和算法,中国政府绝不会允许这样对中国企业的公然劫掠。

无需赘言,无论是国家安全,还是数据安全,都是华盛顿采用政治手段洗劫外国公司的“牌坊”罢了。

正是诸如TikTok、华为和中芯国际这样企业的商业成功、技术优势和发展前景让美国政府不惜采用下作的手段,明火执仗地大搞“打砸抢”:政府开路,美企随后,就像狮子、猎狗与秃鹫一样,对外国企业进行围猎和分食。

在全面遏制中国的错误的战略决策之下,打压中国企业仿佛更多的是政治考量。其实,在这个过程中美国之外,没有哪国哪家企业可以幸免,即便它们现在仿佛是旁观者一样。此前美国政府对法国著名的通信公司阿尔斯通的成功“整合”说明美国对外国企业的打压本质上并不取决于它来自哪个国家。只要领先于美国的,它都不会容忍。谁知道华盛顿瞄准的下一家企业会是谁?

上月末大约3500家美国企业,其中包含了几乎各个产业的巨头,起诉美国政府对华关税严重侵蚀了其商业利益和发展就是给这届美国政府提了一个醒儿 — 你所做的无非是损人不利己的勾当。就像这些美国公司在诉讼词中说的那样,与中国展开的“不受限制的、无限的贸易战”不仅是损害本国利益的,更是美国政府滥用权力的证据,其背后的法治和物质代价都不容忽视。

与贸易战类似,美国政府对外资企业的洗劫同样必然会伤及自身,因为这样做不仅严重损害美国的营商环境和国际信誉,而且会冲击全球供应链和价值链的根基。当全球系统根基动摇之时,坐在最顶端的人往往最先掉下来,也摔得最狠。

一直以来,美国都把自己塑造为市场经济和自由竞争的标杆。但其针对外国企业的一系列不光彩的操作无不证明,美国只不过是一个残忍的捕食者,容不下他国企业的商业成功和技术领先。那些被它放在霸权祭坛上的诸如“自由”、“民主”、“人权”等符号性祭品此时也都有了实际价值。

在世界范围内,美国的所作所为是在逆多边主义而行。越来越多共同挑战需要国际社会集思广益,共克时艰的时候,就像特朗普在联大演讲时讲的,美国却要号召每个国家都把自己放在首位。这无异于废弃迎接全球化挑战的共同的“战壕”,重掘各自为战的“散兵坑”。

【责任编辑:吕佳珊】
中国日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