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利  >>  正文
王永利:《飞吧 嫦娥》开辟融媒体短视频科普大有可为的新空间
王永利
2020年12月22日

12月17日,“嫦娥五号”探测器返回器携月壤返回。在20多天的时间里,“嫦娥五号”克服重重艰险,跨越多个惊心时刻,圆满完成中国探月工程一期任务。

在此期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精心策划、精准定位、精细打磨,高效制作推出融媒体科学短视频《飞吧 嫦娥》。该片共7集,每集5分钟,紧紧围绕“嫦娥五号”从出发到回家的征途,聚焦“嫦娥五号”追月关键“动作”,撷取发射、测控、落月、采集、交会对接、月壤转移、返回等7个重要环节,以科研专家的权威解读、难得一见的科研试验影像以及高水准的节目质量,硬核诠释中国探月的科技亮点,在众多的新闻热点报道中独树一帜,令人耳目一新。

一、首次独家公开“嫦娥五号”珍贵研制镜头,彰显中国科技迈向航天强国的里程碑

《飞吧 嫦娥》首次公开了部分科研关键环节和技术的研制场景,通过亲历研制过程的工程师、科学家的权威解读,展示了“嫦娥五号”工程的难度和挑战。“嫦娥五号”创下五项“中国首次”:一是地外天体采样,二是地外天体点火起飞,三是月轨对接,四是高速回归,五是地外样品的研究与分析。在103个小时的飞行过程中,“嫦娥五号”顺利地完成月面起飞、交会对接、返地控制等一系列高难度环节,为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发展规划画上了圆满句号。该片独家精准聚焦,详解硬核技术,如“嫦娥五号”在月球进行的软着陆,改变了过去探测器的盲降方式。用反推力发动机进行“刹车”,这项技术难度极高,只有个别国家掌握,也查找不到任何有价值的参考资料。历经无数次失败,烧毁了四五台样机,兰晓辉团队耗费两年的时间,终于突破难关。月表面采样和深度钻取,工程师邓湘金介绍,经过无数次试验,一款空心的螺旋钻头脱颖而出。采集到的月壤,直接进入安装在钻杆里的一个软袋子中,钻的同时也解决了取的问题。从采样到封装,无人操作,基本实现全自动。月壤转移时,轨道器和上升器之间仍然有626毫米的空间,如何在太空中跨越这段半米多的距离?工程师们脑洞大开,从毛毛虫蠕动的原理中获取灵感,设计出精确的连杆蠕动抓取推送装置,解决了这一难题。上升器月面起飞也是一个绝活,与地球环境不一样,没有安全的发射架,在38万公里远的月球上进行无人点火发射,远程遥控对接技术。其中很多成绩在我国航天史,乃至当今世界航天史上都是第一次。该片彰显了中国不断提升的航天能力与坚定毅力,及其背后众多科研人员的集体智慧和不懈奋斗,从而使本片对“嫦娥五号”的呈现不仅到位,而且与众不同。这部短纪录片是对锲而不舍的新时代科技创新精神的致敬。它以“航天精神”为内核,与当下现实形成观照和呼应,释放出民族精神的强大力量。

二、创新制作方式,紧贴新闻时效,生动勾勒探月工程科技魅力。

“嫦娥五号”全球瞩目,如何在最短时间用纪录片反映这一重大科学事件,是一个新的传播课题。传统的长纪录片,制作流程长、周期长,无法在新闻热点时效内满足观众需求。因此,导演组选择主动进行创作方式和表达语态的改变,从当下观众的收视需求和习惯出发,积极利用自身优势和长期积累,不断探索内容供给的创新方式,最终着眼于对科学短视频的深度打造,注重发挥其短小精悍,快速反应的特点,有利于全网传播,也有利于为同题材长片的制作播出进行知识铺垫和品牌铺垫。

本片展现了过硬的创作实力,既完成了对新闻时效的紧密贴合,又完成了对科技内涵的深入挖掘和艺术表达,为中国航天贡献了一份独特的视觉档案。简洁凝练的解说词与酷炫的音画元素,以及围绕“嫦娥五号”探月任务提炼的有趣问题和形象比喻,都在短时间内迅速引发了观众对科研奥秘的关注与探究,生动勾勒了科技创新的魅力。如为什么选择“胖五”?第一集揭秘“嫦娥五号”探测器重达8.2吨,只有“长征五号”大推力火箭才能托起它,并把它直接送入地月转移轨道。如中国的深空测控站都分布在哪里?拥有哪些“千里眼”?第二集详细揭示中国深空测控网的科技奥妙。第三集解读“嫦娥五号”软着陆的关键技术。为什么着陆前还要悬停片刻?怎么判断着陆点是否平坦?如果有石头或者深坑,该如何躲避?随后各集则进一步聚焦月壤的采集和返回。如月壤怎么铲?如何挖?钻头有什么特别之处?取芯管外为什么要套一个长筒袜一样的小袋子?交会对接如何“相见握手”? 月壤转移装置有什么巧妙设计?返回器靠什么来控制姿态和轨迹,找到正确的回收地点?该片以国际视角,细腻的写实风格,娓娓道来“嫦娥五号”背后的故事。通过采访,深入浅出,制造悬念,在及时解答一个个问号中,呈现出对重要事件的叙事和纪录美学的观照。此外,该片影像构图工整,画面剪辑丰富饱满,声音设计新颖独到,三维动画演示通俗形象。《飞吧 嫦娥》制作精良,代表了当代电视制作的前沿水平。

三、用纪录片形态延伸时事热点话题,打造融媒体多样态传播,助力创新精神在中华民族中的深植与培育

纪录片是时代的晴雨表,是时代的体察和记录,是对时代的思考和表达。《飞吧 嫦娥》用纪录片的形态贴近并延伸时事热点话题,是科学类节目的又一次创新实践。本片通过对科技题材的创新表达,激发并引导大众思考科学技术创新将对人类未来产生怎样的巨大影响和改变,积极助力科技创新精神在中华民族中的深植与培育。

《飞吧 嫦娥》在央视纪录频道、央视频进行首播,同时针对网络用户特点,充分开发本片视频资源,全方位、多角度、多主题进行碎片化视频生产,有几分钟精编版短视频,也有伴随每集播出的精切选段等等,视频提供丰富多彩,实现了多渠道多屏幕的结合。#飞吧嫦娥#微博话题阅读量1043万次,“硬核科技”微信推文累计阅读量2万加。

央视频《飞吧 嫦娥》、微博、微信公众号、#飞吧嫦娥#“话题,@CCTV9纪录#微博纪录片联盟#等等,形成了融媒体传播矩阵,几乎每一集和短视频都成为“爆款”收割巨大流量,引起海内外观众的强烈关注。“嫦娥五号为你打CALL!”“为祖国骄傲!”“太赞了中国航天人!”“我完全被《飞吧 嫦娥》深深吸引!每一集要两刷!”“钻取月壤原来这么不容易!”“毛毛虫蠕动居然让航天人发明了连杆蠕动抓取推送装置!太了不起!”“中国确实迈入航天强国,嫦娥五号就是里程碑!”形成舆论热点!

“用新闻的速度创作融媒体短视频,用纪录片的艺术呈现‘嫦娥五号’探月工程”,不仅创新了纪录片时度效的纪录,《飞吧 嫦娥》从多个维度普及展示嫦娥五号和航天科学知识,彰显中国科技迈向航天强国的里程碑,致敬锲而不舍勇于创新精益求精“航天精神”,提升观众的科学素养,既有权威性,又不失趣味性和话题感,带来新奇的观看体验,成为科普短片精品力作,开辟了融媒体短视频在科普领域大有可为的新空间!

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制片人、高级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