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新光  >>  正文
陈新光:“就地过年”展示出中华民族无比强大的向心力
陈新光
2021年02月11日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然而农历辛丑年春节,正是疫情防控的严峻时刻,包括许多漂泊异乡的游子,放弃回乡团圆的机会,响应政府的号召选择就地过年,一方面是考虑到疫情防控和个人健康需要,另一方面主动放弃回乡团圆的机会,更加体现出中华民族无比强大的向心力,这种付出和牺牲值得世人的尊敬。

崇尚为国分忧、舍小家为大家的家国情怀

作为中华文明立足传承之根基,长达数千年的农耕文化留给我们无数宝贵遗产。春节历来也是我国人群聚集流动量最大的时间段,每到春运被称为“人类最大规模的迁徙”。2021年春节期间,面对疫情防控压力,“就地过年”无疑是减少人员流动、降低病毒传播和感染风险的“最优选”,为的是尽可能保障每个人的安全。然而这个春节,很多人因为疫情防控需要就地过年,这是摆在人伦日常和社会治理面前的一道重大考题。

中华民族向来有为国分忧、舍小家为大家的家国情怀。2020年春节期间正值武汉封城,全市九百万市民自觉困居屋内,四万多名医护人员星夜驰援,为控制疫情扩散、保障人民生命与健康作出了卓越贡献。今年,各地政府倡导人员减少流动、就地过年,心有家国情怀的中国人民一定程度上让度了个人利益,顾全了疫情防控、人民安全的“国之大者”。据预测,2021年全国春运期间发送旅客17亿人次左右,日均4000万人次,比2019年下降四成多,比2020年增加一成多。但在春节来临之际,全国多地又出现散发疫情的中风险和底风险地区,实际的客流又比先前预测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尤其是北京、上海和深圳等超大城市更为明显。

就地过年,过足一个“文化年”

文化赋予中华民族以最深远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作为中华文明立足传承之根基,长达数千年的农耕文化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寒暑相推,而岁成焉”,中华文明的祖先发现以年为周期的自然现象并以此指导我们的生产生活,最终形成了内涵深厚的文化积淀。随着时代发展、科技进步,以及物质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过年”的文化意味日益凸显。

传统佳节历来是国人重温中华文化传统的黄金时间。选择就地过年,在新春佳节期间同样可以用“神州万里同怀抱”的家国情怀来弥补,源自于根植深远的文化传统,即“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小到写福字、送春联,大到公益演出、文化展览、开发博物馆、“非遗”体验,从中重新体会前人的生活方式,为文化传统保鲜保温,从而涵养个人的道德修养。同时,通过现代传媒手段,实现云上“亲人团聚和互致祝福”,构建数字时代的新年俗、新时尚,让留下来的人不失落、不寂寞,从中体现的是社会治理的水准、文明城市的温度。

留下“就地过年也是年”的温馨

作为中国人最重视的传统节日,千百年来“过年”被赋予了太多的情感和文化内涵,它不仅承载着人们团圆的喜悦、乡土的情怀,还承载着人们家园的守望、精神的归依,是所有节日中文化内涵最为厚重的一个。为巩固疫情防控成果,鼓励人们就地过年,全国多地都发布了保障人民群众就地过年的措施,涉及群众出行、生活保障、货运物流、安全生产等方面。其中,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浙江省义乌市给就地过年的人们送上礼包,有购物券、数据流量包、医疗生活服务、减免房租的倡议等等。

今年提倡就地过年的目的是减少流动、防控疫情。各地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相关社区机构为了让就地过年的人们过得温馨舒畅,还精心组织与认真安排春节的文化、体育等活动。在做好防疫、保证安全前提下,文化场馆、旅游景区、特色街巷等场所尽量满足公众的“年味刚需”。也可以通过云端过大年,在大年夜通过网络将分散各地的家人联系起来,一起包饺子,一起分享年夜饭,一起举杯祝愿,实现 “云团圆”。同时,外来建设者通过文化传媒的接通,融入到一座城市的文化脉动,不仅增强了自己对这座城市的归属感和凝聚力,也让就地过年的人们有了与家乡不同的、更新颖的新年体验。笔者研判,或许农历辛丑年的这个特殊春节,将会给世人留下无数“就地过年也是年”的温馨场景,多少年后依然难以忘怀。

上海研究院兼职研究员 陈新光

全球化智库(CCG)特邀研究员

2021年2月11日(除夕)

【责任编辑:许聃】
全球化智库(CCG)特邀研究员、上海大学经济学院兼职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