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硕  >>  正文
黄硕: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攸关师德师风
黄硕
2021年03月12日

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教授孟安明认为,中小学教育的基地是学校,但各种有偿补课班层出不穷,学生疲于应付、睡眠不足、体质不达标;家长苦不堪言,经济负担重。教育的家庭成本节节上升,影响到全社会生育意愿。(2021年3月9日 北京日报客户端)

中小学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加班”,给学生有偿补课,老师的收入是增加了,但对学生来说,增加了学业负担。我国中小学的教学大纲从专业角度把教学进度、难易程度等安排得适合各年级学生的学业情况,任课教师按照大纲的规划及节奏开展教学,可以满足学生的课业需求。

据媒体报道,有偿补课基本上呈现两种形式:教师在家给学生补课以及在校外培训机构补课。地点虽然不同,但是性质是一样的。在休息时间,有些学生私下来老师这边“吃小灶”,“弯道超车”现象的出现对其他没有额外补课的学生来说,容易在心里产生疑虑甚至困惑,是不是也要加入到补课的行列呢?!这无疑会对平日的正常教学构成一定影响。

让家长和孩子或许多想的是,在老师那补课的同学会不会提前得到小测验或考试的相关信息,包括侧重点、范围等课堂上老师可能不方便跟学生“透露”的部分,牵涉到教师是否“一碗水端平”的师德水准。进行额外有偿补课的同学成绩更好的可能性是存在的,随着此类情况的持续,构成一种心理暗示:没有老师的私下补课,成绩有可能达不到预期。长此以往,或在学生、家长、任课教师之间形成助推私下有偿补课的循环。

坚持教育的初衷,从平常细节做起。教育的社会属性表明,教育事业具备公共性等特征。如果教师看到讲台下的潜在利益,把挣私钱纳入到收入范围内,自然给对待学生厚此薄彼现象的发生创造条件。简言之,损害的是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家长往往抱持希望自己家孩子成绩能更好的心态,促使其在得知别人家的孩子“吃小灶”后进行评估:自己的孩子要不要跟进,也额外花时间、花钱补课。教师有偿补课所得到的费用给家庭支出添加成本,增大家长养孩子的负担。结果清楚地摆在大家面前,出钱的一方是家长,直接得利的一方是任课教师,占用的是学生的休息时间。补课时间是额外的,休息时间减少了,有的学生睡眠不足、体质不达标跟补课不能说没有关系。

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攸关师德师风,私下有偿补课不光是钱的事,社会各界主要关注的还是师德师风。有道德属于做人的本分,更会影响教师职业行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关乎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在职业培训中,需加大教师在师德师风方面的教育与引导,在教育界促成守行规的行业共识。

“禁止在职中小学老师有偿补课”有章可循。教育部在2015年印发了《严禁中小学校和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的规定》,其中包含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师德师风建设、切实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等举措。

孟安明委员在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提到“禁止在职中小学老师有偿补课”,是对有关规定的呼应,希望引起各方注意。在有章可循的背景下,期待未来继续有所作为,激浊扬清,为中国教育事业迈上一个又一个新台阶接续努力。

【责任编辑:徐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