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瑞生  >>  正文
孙瑞生:90岁老人的英语“修行”
孙瑞生
2021年04月15日

“Good evening ! 同学们,晚上好!我们现在开始学习第一节的单词内容……”

每周一、三、五的晚8时,山西太原90岁高龄的张鸣和老人都会准时坐在书桌前,打开微信视频对话框开始无偿讲授英语,手边是一本翻到书页起了毛边的《老年出国英语会话》,内页笔记干净整齐。

屏幕那边的学员,同样是几位老人,他们之中,年纪最大的70多岁,最小的也有50多岁。

张鸣和老人学习《老年出国英语会话》。彭可儿摄

从2019年1月建立起英语学习“修行群”,迄今为止,在张鸣和的带领下,老人们一同学习英语已经超过100小时,每周三节课,从未有人失约。

学习小组中72岁的学员刘泽说:“张鸣和老师向来不辞辛劳,他在把带领大家学习当做事业来做,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无人不叹一句佩服,他是我们最好的榜样。”

“严师益友”是另一位72岁学生徐松珍对张鸣和老人的评价,“我们几个学员都是家庭主妇,家事很多,但英语学习从来不曾落下。从不能开口的‘哑巴英语’,到可以简单应用,这都要归功于张老日复一日的监督和鼓励。”

67岁的学友董润梅也在小组中找到了英语学习的快乐:“我基础薄弱,从前在老年大学很难跟上老师的进度,多亏了张老师的耐心负责,我现在偶尔还能用英语和孙辈简单对话,真是受益匪浅!”

张鸣和老人翻阅各种资料精心备课。彭可儿摄

“佩服”“感谢”与“受益匪浅”是成员们说得最多的词,“坚持”“毅力”则是张鸣和老人学习精神的最好总结。一如徐松珍对学习小组名称“修行群”的解读:“学习就是一种苦修,如果吃不了苦就学不到东西。”

张鸣和老人,是太原老年开放大学学员,也是近日刚刚获评的“全民终身学习之星”。退休前,他曾是一位大学教师,所学专业是电气,并非外语,但他说:“英语就是世界普通话,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走向世界,就必须掌握一定程度的外国语。”于是,退休后,他毅然开始自学英语,随后,进入老年大学,后来又进入老年开放大学,主攻英语口语。

张鸣和老人坚持活到老、学到老,手不释卷。彭可儿摄

张鸣和家住晋源区,距离市中心的学校有25公里路程,每日往返50多公里。为了上一次课,他清晨5点就得起床,6点拄着拐杖出门去赶首班公交车,要坐一个多小时到市内,下车后再打出租车,方能在9点钟准时坐在教室第一排等待开课。

“我有腰间盘突出的毛病,腿不太好,从我家到公共汽车站有100多米,走起来并不容易。”单是上课之路,对一位九十岁的老人而言就宛如一次“长征”,但他却表示:“学有所得,甘之如饴,不以为苦。”

学员定期在一起交流学习。张鸣和提供

曾经,包括家人在内的很多人都不理解张鸣和老人为学习所付出的时间和精力,也曾有人对他说:“活一天就开心一天,过一天就舒服一天,何必如此辛苦。”他却说:“人生如梦,在世上,始终要有远大的理想,执着的追求,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人到老年,既没有工作的压力,也不需要为生活而奔忙,就更应该用这宝贵的闲适时间,做一些自己喜欢又有价值的事情,而读书学习,就是我认为最有意义的事。”

“有志者,事竟成。”2018年6月22日,张鸣和赴北京参加国家开放大学英语口语大赛,获得了那场比赛唯一一个特等奖。

那天,在一众年轻人中,苍颜白发的他拄着拐杖上台,坐在轮椅上完成了题为《Praising Our Open University》的英文演讲。

2018年参加国家开放大学首届学生英语口语大赛总决赛。张鸣和提供

“Ladies and gentlemen, my name is William Zhang, I’m a student of Open Universt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台上精彩不断,台下掌声如雷。讲罢,观众席里的一位外国嘉宾上前深深地拥抱了老人。有一位评委说:“张鸣和老人的故事,说明我们国家已经进入终身学习阶段,张老便是老年人终身学习的典范和榜样。”

3月8日,休完寒假的英语学习“修行群”重新开课了。张鸣和老人为大家布置了新的学习任务,“老同学”们又从家务事中抽出身来,把精力交给听说读写,将休闲时间让给每周三节的英文“网课”。

张鸣和说,今年的教学目标,是要让每一位学员都可以真正甩开书本,大胆自然地让英语脱口而出。而他自己,也希望在有生之年能让自身口语水平有一个新的突破。

张鸣和老人手捧获奖证书。彭可儿摄

老有所学,学无止境。随着社会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老有所学”早已提上老年人的生活日程。像英文学习“修行群”的师生们一样,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不仅关心衣食住行、医疗健康等生活保障,更对文化、科技、娱乐等新知识、新事物十分关注,希望通过学习拓展生命的广度。一如张鸣和老人所言:“无论何时都要实现自己的价值,希望在有生之年可以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为实现中国梦出一份力。”

关于作者:孙瑞生,中国日报山西记者站站长

中国日报山西记者站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