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利  >>  正文
王永利:纪录电影《九零后》——致敬青春的国家相册
王永利
2021年06月20日

以西南联大“教书救国、读书报国”为题材的纪录电影《九零后》于5月29日全国院线上映。由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摄制,云南润视荣光影业出品,腾讯影业、哔哩哔哩影业、中央党校大有影视中心、云集将来、云南金彩视界影业和上海大象伙伴影业联合出品,引发热烈反响。

一、以“青春”作为切入点,彰显 “刚毅坚卓”精神,艺术呈现联大学子成长为时代栋梁。

电影叫《九零后》,其实是一语双关,这些西南联大的校友们都是思想界各个领域的大师,他们年事已高,但依然保持着“九零后”一般的纯粹和激情。98岁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100周岁的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获得者许渊冲,99岁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王希季,106岁的《让子弹飞》原著作家马识途……16位平均年龄超过96岁的长者,以亲历者的身份和视角,带领观众通过大银幕重返西南联大,为我们描绘了那段燃情岁月。

西南联大被誉为“中国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玛峰”,是中国教育史、乃至世界教育史上的一段佳话与传奇。1937年,日军侵华,南开、清华、北大三校南迁,在昆明组建“西南联合大学”,一时学者云集,人才辈出。这所仅仅存续了八年的大学,为中国培养出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5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8位“两弹一星”功勋、172位院士和100多位人文大师。

西南联大“刚毅坚卓”的品质是中国优秀知识分子群体与国家民族患难与共的缩影,在简陋的茅草房中上课,在拥挤床铺上忍受臭虫噬咬的瘙痒,在日本飞机轰炸下“跑警报”,在松林里、小山边上,土坝上西南联大师生在一起辩论,争得脸红耳赤;在旷野树下,风华正茂的杨振宁和邓稼先一起朗读《吊古战场文》浩浩乎,平沙无垠,夐不见人。河水萦带,群山纠纷……

时代因素与天才汇聚,综合成就了西南联大。闻一多、陈寅恪、吴大猷等一代杰出大师们的指点,朱光亚、邓稼先、李政道、杨振宁、汪曾祺、许渊冲等莘莘学子们的才华加勤奋不可或缺,但抗战带来的时不我待的紧张感,逼迫师生们在思想和行动上刻不容缓地前行,“爱国、民主、科学”,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影片揭示,中国共产党为发扬西南联大“刚毅坚卓”精神起到关键作用。党组织不断发展壮大。“一二·一”运动就是在西南联大地下党组织的直接领导下进行的。这也是中国青年运动史上继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之后的第三个里程碑。八年中有15位师生为了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献出了宝贵生命,其中有10名是中共党员。

西南联大,改变了学子们一生。物理系的叶企孙老师和吴大猷老师破格推荐几位优秀学生出国留学。吴大猷先生还特地为了朱光亚、邓稼先、杨振宁、李政道等,留学的青年学子开了一门量子力学课。杨振宁、李政道成为最早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华裔学者。获奖后,影片以旁白的形式念诵了两人不约而同写给西南联大时期的恩师吴大猷的信,感谢大猷老师给予的教诲和方向,奠定了他们后来科学研究的基础。字里行间,情真意切。

学子们从西南联大走向世界,又从世界回到中国回到百废待兴的故乡。新中国成立,留学美国的朱光亚发出给留学青年的公开信,号召大家报效祖国。从1949年8月到1956年10月2290位海外留学生从世界各地回归祖国。1964年10月16日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70年4月24日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为了国防建设,甘愿做无名英雄。朱光亚35岁时受命担任中国研制核武器的科学技术领导人,他在两弹的研制中是科技众帅之帅。他对自己的成就和贡献,从来只字不提……

这群联大学子“90后”,用自己的坚守和伟大的成就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和精神坐标。

二、真情“口述”还原感人故事,人物刻画细腻、立体、鲜活,知识分子的风骨呼之欲出。

影片是以杨苡 (98岁/2017年 翻译家 诗人)口述开始:“我的命不好,因为我没有爸爸。我的父亲是1919年去世的,就是我生下那年去世的……”非常个人化的叙述,一下子抓住了人心。

影片刻画了这位知识女性淡泊名利却睿智洞察世间一切,感情细腻,时刻做最好的自己。她回忆了自己的暗恋,更回忆了联大时的烽火岁月,丈夫赵瑞蕻离世20年了,她已习惯独立,坚持翻译和写作。她说,Make the most of everyday。每一天一定要做得最好。

《九零后》用西南联大学子个体生命的角度进行叙事,拉近了和当下年轻人的心理距离,甚至产生了共情,在心灵上产生情感共振。

山河沦落处,群星闪耀时。影片刻画了西南联大一群老师高山仰止的却朴实可爱形象。吴大猷在教室的角落放着买菜的篮子;陈寅恪上课时闭目滔滔不绝的旁征博引;周培源一早起来去给马洗澡;傅斯年、朱自清和费孝通和学生们一样跑警报;罗庸讲杜诗时的抬目远眺:“你们看,窗外就是长安,就是终南山!”闻一多登台振臂讲演:“威胁和平的枪声,就在我们头顶!发动内战的人,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绝不能容忍这样的暴行,我们要把反内战的工作坚决进行下去!勇敢的人,不要怕!”1946年7月15日,最后一次讲演后,闻一多被特务枪杀于昆明街头……

其次,刻画了西南联大学子的精神底色。邓稼先在西南联大上学时,以pure这个词来律己,因他比同学要年幼几岁,又长着一张娃娃脸,后来大家就给他起了个外号,叫做pure。就是纯粹、纯净的意思。影片似以“pure”(纯粹)一词概括了西南联大这一代学人的底色。忠于内心,永葆信仰,让他们拥有无惧时间的精神力量,永远保存着面对生活的好奇与热情。

作为中国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邓稼先做出了巨大贡献,奉献了自己的生命。为什么从原子弹到氢弹,美国用了六七年时间,而我们只用了两年时间?稼先用他那顽皮的一笑回答了这一问题。镜头长长定格了他顽皮的一笑。可爱的笑容,令人难忘。邓稼先因辐射患癌症,尽管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病痛无情地折磨着他,但他依然心系国家核事业的发展,痴心无悔!

“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这不仅是联大校歌,也是学子的人生坐标。两弹一星功勋、中国科学院院士、卫星与返回技术专家王希季挥着手说“我就是想做一个人杰,能够为抗战出力,能够为建设出力,能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出力,能够为富国强军出力。”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联大学子、焊接工程专家潘际銮,回忆把第一条高铁做出来的情景,“那时一共焊了3800个头。现在焊了多少呢,焊了84万个头,因为全国一共22000公里的高铁,都焊起来了。”他研发整套焊接钢轨工艺是全世界第一。他激动地说,活着就要做大事,“所谓重要的大事,就是对国家,或者对工程有贡献的事。越是难的题目我越想做。难,你做成功了才有意义!”

谦逊、含蓄、腼腆。马识途,当年是党员骨干,1941年秋,转移往云南昆明;他将高中毕业证书的马千木添一笔改名马千禾,考入西南联合大学,先后在外文系、中文系学习4年,担任西南联大党支部书记,从事学生运动。他如今著作等身,成为著名的作家。在镜头前,他像个憨厚的孩子,沉浸在回忆中。

2010年,获得“中国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的首位亚洲获得者许渊冲,身居陋室,笔耕不辍,脸几乎贴在电脑上,百岁之年,每天要写1000多字。镜头中他最率真,他提到同学巫宁坤的时候,会很凡尔赛地说,他法文不行,70多分,我99呀!问他佩服谁,他会说杨振宁啊,英文比我还高一分呐! 活脱脱一个单纯可爱的形象!

的确,一个pure字,16位从西南联大走来的“90后”,天赋异禀和天道酬勤都在静水流深中得以展现。

三、抢救式的采访,多元的美学追求,诗意的视听表达,打造典藏精品。

《九零后》记录本身,也是“抢救式”的,与时间赛跑。纪录片中出镜的联大学子,平均年龄已经96岁,每一次记录都可能是最后一次。而在《九零后》制作期间,就又有多位老人猝然长逝。就在刚刚,许渊冲大师也走了,影片中最顽皮可爱的“老小孩”,永远定格在镜头中。纪录片的影像由此具备历史“活化石”的意义。

结构上,以少胜多,展现精华,将繁杂的题材和内容处理得恰到好处,从个体命运观照西南联大宏大主题,“我始终觉得,把个体生命故事讲好了,一段历史才显得丰满和立体,它的传播才有价值,才会让人感受到一种美感,这个美不是视觉上的美丽,里面有伤痛、有惋惜,有时候甚至有愤怒,呈现的是一种多元的美感。”——导演/制片人徐蓓说。

国际视角和多元的文化兼容并蓄,代入感极强,《One Day When We Were Young》(《当我们年轻时》),这成了纪录片《九零后》的英文名。国际通行的叙事手法不仅吸引了国内观众,也让全球观众产生了浓厚兴趣。片中既有故事,又有云南多彩的梯田,江西九江庐山的云雾,扬州彩衣巷的烟火……伴随情节合理出现,构成一种跨时光的对话,天地亘古辽远,其间或硝烟烽火或和平宁静,反差对比很有张力。台湾著名音乐人范宗沛将《松花江上》的旋律做了不同乐器的变奏呈现,为该片赋予了或舒缓悠扬或哀婉动人的氛围。

制作精良,视听表达唯美,并以诗意贯彻始终。如缪弘牺牲的这个段落,令很多观众动容。缪弘和他的哥哥缪中在1942年愤然离开了任伪职的父亲,考上联大,之后兄弟二人皆投笔从戎,参军抗日。在日本宣布投降的前11天,19岁的缪弘冲上战场,以身殉国。全校师生深陷悲痛之中,影片展示了缪弘的诗句,而此处,环境声消失了,炮声被推到极远的背景里,大提琴缓慢地消失。黑画面持续了12秒之久,直到一根火柴点燃了一根红烛,寓意深刻。接下来出现诗人同学李广田的诗作旁白,悲愤铿锵,催人泪下。

《西南联大》曾创造了豆瓣评分9.4的炸裂级口碑,作为姊妹篇,《九零后》又赢得好评如潮。云南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罗杰、原中国青报党组书记、总编辑、社长陈小川、北京电影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胡智锋、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俞虹等都给予了高度赞扬,认为是近年来人文纪录片的精品,具有非常高典藏价值。

以史为镜,可以明志。《九零后》既表现西南联大的“魂”,又铸就起国家的“魂”、民族的“魂”与时代的“魂”,实现了跨越年代的灵魂与当代青年的精神碰撞。这是一部令人热血沸腾的青春礼赞,是知识分子铮铮铁骨的传记,是民族精神的丰碑,表达了个体价值与国家命运之间共鸣,激励当今青年一代珍惜眼前,摈弃“平躺”,坚持学习、不断进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王永利)

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制片人、高级编辑。